一种用于叶片热机械疲劳-蠕变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0091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810672455.6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一种用于叶片热机械疲劳‑蠕变的试验装置,属于机械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试验手段无法保证热冲击试验及其相关实验的准确性的问题。技术要点:叶根夹具具有气流入口、水平气流通道、竖直气流通道及气流出口,气流由气流入口进入,依次流经水平气流通道、竖直气流通道,由气流出口流出,最终进入叶片内部流道,电磁感应线圈缠绕于叶片上。叶片热机械疲劳‑蠕变的试验装置通过液压系统来模拟旋转离心力,通过电磁感应线圈来模拟高温环境,通过叶根夹具、空气压缩机及空气储存单元来模拟叶片内部气流。通过在叶片夹具位置设置气流通道,来为叶片内部通道供气,从而达到模拟真实运行环境的目的,使试验更加准确。

    一种压气机叶片中弧线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829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88695.0

    申请日:2019-04-11

    Abstract: 一种压气机叶片中弧线计算方法,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计算方法迭代次数多,且在压气机叶片前缘、尾缘附近往往误差较大,结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直接在背弧上求得一点E,使得该点的横坐标为C、D两点横坐标的平均值。然后在法线上寻找一点O,使得O到点A、点E的距离相等。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根据该圆与背弧的交点个数判断点O是否为内切圆圆心。如若不是,以新的C、D点构成的圆弧为搜索范围继续寻找。每循环一次都会将目标范围缩小,一般只需要迭代3-5次即可找到中弧线上的点,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

    一种用于叶片热机械疲劳-蠕变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0091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672455.6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一种用于叶片热机械疲劳-蠕变的试验装置,属于机械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试验手段无法保证热冲击试验及其相关实验的准确性的问题。技术要点:叶根夹具具有气流入口、水平气流通道、竖直气流通道及气流出口,气流由气流入口进入,依次流经水平气流通道、竖直气流通道,由气流出口流出,最终进入叶片内部流道,电磁感应线圈缠绕于叶片上。叶片热机械疲劳-蠕变的试验装置通过液压系统来模拟旋转离心力,通过电磁感应线圈来模拟高温环境,通过叶根夹具、空气压缩机及空气储存单元来模拟叶片内部气流。通过在叶片夹具位置设置气流通道,来为叶片内部通道供气,从而达到模拟真实运行环境的目的,使试验更加准确。

    一种适用于5-6MW等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叶轮及叶轮叶片的造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155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910016382.X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5‑6MW等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叶轮及叶轮叶片的造型方法,属于透平叶轮的研发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轮盘,轮盘上呈逆时针布置有叶片,叶片包括叶片根部、叶片弧形部和叶片顶部;叶轮叶片入口区域、叶轮叶片出口区域在子午面内的型线与轴向方向的夹角为入口倾角α1和出口倾角α2,α1为90度,α2为0度;叶轮叶片入口区域与轮盘进气侧圆周线A的切线方向的夹角为入口叶片角β1,为90度;叶轮叶片出气侧区域与轮盘出气侧圆周线B的切线方向的夹角为出口叶片角β2,出口叶片角β2从轮盘侧至轮盖侧为68度至22.9度。本发明叶轮叶片压力面与吸力面的斜率与曲率光顺,气动效率高,强度满足校核标准,可在变工况条件下安全高效运行。

    一种燃气轮机的动力透平

    公开(公告)号:CN1103599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89526.8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的动力透平,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设置在机匣形成空间内的动力透平转子和叶片组,叶片组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级静叶、第一级动叶、第二级静叶和第二级动叶,第一级静叶、第二级静叶依次固定安装在机匣上;动力透平转子的拉杆依次穿过第一级轮盘、中间盘和第二级轮盘,并通过压紧机构将其沿轴向压紧,第一级轮盘、中间盘和第二级轮盘均套装在动力透平轴上,第一级动叶安装在第一级轮盘上,第二级动叶安装在第二级轮盘上,动力透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力透平入口和动力透平出口。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且气动性能良好,采用两级透平,合理分配各级焓降,改善气动性能,提高了0.8%-1.2%的效率。

    一种适用于5-6MW等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叶轮及叶轮叶片的造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155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910016382.X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5-6MW等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叶轮及叶轮叶片的造型方法,属于透平叶轮的研发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轮盘,轮盘上呈逆时针布置有叶片,叶片包括叶片根部、叶片弧形部和叶片顶部;叶轮叶片入口区域、叶轮叶片出口区域在子午面内的型线与轴向方向的夹角为入口倾角α1和出口倾角α2,α1为90度,α2为0度;叶轮叶片入口区域与轮盘进气侧圆周线A的切线方向的夹角为入口叶片角β1,为90度;叶轮叶片出气侧区域与轮盘出气侧圆周线B的切线方向的夹角为出口叶片角β2,出口叶片角β2从轮盘侧至轮盖侧为68度至22.9度。本发明叶轮叶片压力面与吸力面的斜率与曲率光顺,气动效率高,强度满足校核标准,可在变工况条件下安全高效运行。

    一种中等功率燃气轮机用动力涡轮的第二级导叶片

    公开(公告)号:CN210564673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262273.8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轮机叶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等功率燃气轮机用动力涡轮的第二级导叶片,是针对现有导叶片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的现状所提出的,其包括:叶片上端壁、叶片工作部分和叶片下端壁,叶片上端壁、叶片工作部分和叶片下端壁由上到下制成一体,叶片工作部分的型线为变截面扭叶片,沿动叶片高度截面形状不同,相邻两截面间有相对扭转,叶片工作部分以靠近叶片下端壁的截面O‑O为基准,由截面O‑O向下定义为截面A‑A,由截面O‑O向上依次定义为截面B‑B、截面C‑C、截面D‑D、截面E‑E、截面F‑F和截面G‑G,通过对叶片工作部分上各参数尺寸结构的调整,使优化后的第二级导叶片气动效率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一种中型燃气轮机用动力涡轮的第一级动叶片

    公开(公告)号:CN210152730U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21102374.9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轮机叶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型燃气轮机用动力涡轮的第一级动叶片,是针对现有第一级动叶片由于叶型不够光顺、效率低下等问题所提出的,其包括由上至下制成的叶片工作部分、中间体和叶根,叶片工作部分的型线为变截面扭叶片,沿动叶片高度截面形状不同,截面面积由中间体至叶片工作部分的顶部逐渐减小,相邻两截面间有相对扭转,以叶根靠近中间体的叶根截面O-O为基准,由截面O-O向上依次定义为截面A-A、B-B、C-C、D-D、E-E、F-F和G-G,通过对叶片各截面高度、轴向宽度、弦长、进气角、型线最大厚度及出气边厚度尺寸结构的调整,优化了之前叶片的压力分布,使叶片在安全性和高效性上有了更大提高。

    一种中等功率燃气轮机用动力涡轮的第三级动叶片

    公开(公告)号:CN209129673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2092610.5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中等功率燃气轮机用动力涡轮的第三级动叶片,属于燃气轮机叶片技术领域,是针对现有第三级动叶片叶片型面设计不光顺、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所提出的,其包括由上至下制成的叶片工作部分、中间体和叶根,叶片工作部分的型线为变截面扭叶片,沿动叶片高度截面形状不同,截面面积由中间体至叶片工作部分的顶部逐渐减小,相邻两截面间有相对扭转,以叶根靠近中间体的叶根截面O-O为基准,由截面O-O向上依次定义为截面A-A、B-B、C-C、D-D、E-E、F-F、G-G和H-H,通过对叶片各截面高度、轴向宽度、弦长、进气角、型线最大厚度及出气边厚度尺寸结构的调整,提高了空气动力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