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3240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27450.8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后刀面磨损的球头铣刀铣削力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确定方法包括:计算铣刀后刀面已经磨损的球头铣刀的前刀面的微元剪切力;建立所述铣刀后刀面已磨损的球头铣刀后刀面应力分布模型,获得后刀面应力分布模型;建立基于球头铣刀后刀面摩擦效应的摩擦应力模型;计算平面槽切的铣削力系数;根据所述铣削力系数、后刀面应力分布模型和摩擦应力模型计算所述球头后刀面磨损的铣削力。实现了对后刀面已经磨损的球头铣刀的铣削力的实时准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48108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47096.7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铣削加工过程中测量切削力的无线测力系统及其方法,系统包括三个薄膜PVDF传感器,嵌入式微控单元,电荷放大器,无线传输设备,信号接收设备,FIR滤波器。PVDF传感器对铣刀切削变形量进行检测,把变形量转化成电荷信号,通过电荷放大器来增强信号,把增强后电信号经FIR滤波器处理,传输到无线传输设备,无线传输设备发射无线信号被安装在机箱上的信号接收设备接收,通过PC端实时检测铣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变化。本发明可克服传统测力仪的以下缺点:1、有限频率带宽(典型谐振频率为2-4KHz);2、降低机床/切削系统刚度;3、对加工工件具有尺寸限制且自身尺寸较大,不便于携带;4、价格高,一般的压电式测力仪价格在十几万;5、测试信号易失真。
-
公开(公告)号:CN106270591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838535.5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3B29/02
Abstract: 一种被动式减振镗杆,属于机加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动力吸振式减振镗杆对镗削参数的适应性差的问题。在所述镗杆内,靠近其前端的位置设置有前端开口的空腔,空腔的开口端与刀头的后端相对密封设置。在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由滑座、多个弹性支撑元件和吸振块构成的吸振单元。滑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吸振块中部经多个弹性支撑元件与滑座内壁相连。滑座能够在空腔内滑动。靠近空腔前端的吸振块经第一压缩弹簧与刀头相连,靠近空腔后端的吸振块经第二压缩弹簧与空腔后端面相连。相邻的两个滑座经连接套相连。在所述镗杆静止时,相邻的两个吸振块紧密接触,在所述镗杆振动时,相邻的两个吸振块之间能够发生滑动摩擦。本发明用于深孔镗削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903517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93187.2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减振夹具及拼接模具铣削用智能减振系统,它涉及一种减振夹具及减振系统。在汽车覆盖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拼接模具对多个模件进行拼接,由于刀具刃口部位承受着频繁的交变切削载荷,使刀片出现过度磨损或破损,严重时还会引发刀体整体断裂,进而降低了模具的型面精度。本发明中外支撑框通过多个第一柔性铰链与中间支撑框相连,中间支撑框通过多个第二柔性铰链与内支撑板相连,内支撑板上有多个拼接件用夹持孔;本发明中实验台上设有测力仪,测力仪上设有减振夹具,测力仪通过放大器与数据采集箱相连,上层架体设有调节器,调节器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与计算机相连,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箱与计算机相连。本发明用于汽车覆盖件加工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422258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0206213.8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拼接模具加工的智能减振平台,它涉及一种智能减振平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拼接模具加工的智能减振平台。本发明为了解决在拼接模具加工过程中,由于拼接模具硬度大及硬度差明显的特点,使得拼接模具加工过程中常出现振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平台主体、数据采集箱、计算机、PLC控制器、固态调压器、加速度传感器、八个阻尼缸组件和多个质量块单元,平台主体是矩形块体,且平台主体的四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两个所述阻尼缸组件,所述阻尼缸组件与固态调压器连接,固态调压器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与数据采集箱连接,数据采集箱与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加速度传感器与拼接模具连接,平台主体的上表面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设有所述质量块单元。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42225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06213.8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1/0032 , F16F15/022 , F16F15/03 , F16F15/04
Abstract: 一种用于拼接模具加工的智能减振平台,它涉及一种智能减振平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拼接模具加工的智能减振平台。本发明为了解决在拼接模具加工过程中,由于拼接模具硬度大及硬度差明显的特点,使得拼接模具加工过程中常出现振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平台主体、数据采集箱、计算机、PLC控制器、固态调压器、加速度传感器、八个阻尼缸组件和多个质量块单元,平台主体是矩形块体,且平台主体的四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两个所述阻尼缸组件,所述阻尼缸组件与固态调压器连接,固态调压器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与数据采集箱连接,数据采集箱与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加速度传感器与拼接模具连接,平台主体的上表面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设有所述质量块单元。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27059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38535.5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3B2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29/022
Abstract: 一种被动式减振镗杆,属于机加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动力吸振式减振镗杆对镗削参数的适应性差的问题。在所述镗杆内,靠近其前端的位置设置有前端开口的空腔,空腔的开口端与刀头的后端相对密封设置。在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由滑座、多个弹性支撑元件和吸振块构成的吸振单元。滑座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吸振块中部经多个弹性支撑元件与滑座内壁相连。滑座能够在空腔内滑动。靠近空腔前端的吸振块经第一压缩弹簧与刀头相连,靠近空腔后端的吸振块经第二压缩弹簧与空腔后端面相连。相邻的两个滑座经连接套相连。在所述镗杆静止时,相邻的两个吸振块紧密接触,在所述镗杆振动时,相邻的两个吸振块之间能够发生滑动摩擦。本发明用于深孔镗削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973240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627450.8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3Q17/09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后刀面磨损的球头铣刀铣削力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确定方法包括:计算铣刀后刀面已经磨损的球头铣刀的前刀面的微元剪切力;建立所述铣刀后刀面已磨损的球头铣刀后刀面应力分布模型,获得后刀面应力分布模型;建立基于球头铣刀后刀面摩擦效应的摩擦应力模型;计算平面槽切的铣削力系数;根据所述铣削力系数、后刀面应力分布模型和摩擦应力模型计算所述球头后刀面磨损的铣削力。实现了对后刀面已经磨损的球头铣刀的铣削力的实时准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57114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811627476.2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平头立铣刀前刀面的瞬时温度确定方法及系统。建立所述铣刀与工件之间的瞬时接触角的模型;在所述铣刀和所述工件均未变形和振动,切削刃每次铣削均从距离已加工表面处切入的条件下,建立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根据所述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计算未变形切屑厚度;建立第一变形区热源对所述铣刀前刀面产生温升影响的温度场模型;建立第二变形区热源对所述铣刀前刀面产生温升影响的温度场模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场模型、所述第二温度场模型和所述铣刀前刀面温度场模型计算所述铣刀前刀面的瞬时温度。采用分别对第一变形区热源和第二变形区热源的温度场模型的建立,提高了切削过程中铣刀温度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711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627476.2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平头立铣刀前刀面的瞬时温度确定方法及系统。建立所述铣刀与工件之间的瞬时接触角的模型;在所述铣刀和所述工件均未变形和振动,切削刃每次铣削均从距离已加工表面处切入的条件下,建立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根据所述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计算未变形切屑厚度;建立第一变形区热源对所述铣刀前刀面产生温升影响的温度场模型;建立第二变形区热源对所述铣刀前刀面产生温升影响的温度场模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场模型、所述第二温度场模型和所述铣刀前刀面温度场模型计算所述铣刀前刀面的瞬时温度。采用分别对第一变形区热源和第二变形区热源的温度场模型的建立,提高了切削过程中铣刀温度监测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