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0588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383485.9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透过散射介质成像的双偏振相位共轭方法,包括:全息记录过程、共轭回放过程和图像相加过程;全息记录过程通过四步相移全息术,分别记录散射光两个相互垂直的偏振方向的相位;共轭回放过程通过在空间光调制器上依次加载散射光的两个偏振方向的共轭相位,调制产生相位共轭光并逆向透过散射介质;图像相加过程通过将共轭回放过程得到的两个共轭结果图相加,从而提升了透过散射介质成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73756.1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透过散射介质的圆柱矢量光束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旋转偏振片选择入射光的偏振状态,测量两个偏振方向的传输矩阵;S2、使用掩膜构建新算子,获得对圆柱矢量光束进行编码的传输矩阵;S3、将两个偏振状态的输出光场进行组合,进行二元偏振近似,得到偏振传输矩阵;S4、将共轭偏振光场加载于空间光调制器上,经过光路回放,实现透过散射介质生成圆柱矢量光束。本发明结合圆柱矢量光束的偏振特性,使其与偏振传输矩阵相结合,成功实现透过散射介质生成圆柱矢量光束的研究。为通过散射介质的超分辨成像开辟了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99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79095.4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编码孔径相关全息术的虚拟点扩散函数记录方法,属于计算成像、编码成像领域。记录编码孔径相关全息术的点扩散函数时,受到点光源尺寸和功率的限制,其成像距离和空间分辨率被制约。本发明通过波前调制器件模拟点光源的波前,并记录相应的强度分布,此强度分布被称为虚拟点扩散函数。虚拟点扩散函数与真实点扩散函数具有近似的强度分布模式,可以代替真实点扩散函数进行图像重建。相比于经典编码孔径相关全息术,本方法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能力和更远的重建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48947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623327.9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传输矩阵的透过散射介质聚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散射介质放置在4f系统的频谱面附近,通过旋转偏振片选择入射光的偏振状态,并经过散射介质形成散斑,使用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形成的散斑图案;S2、使用hadamard基以及四步相移法来计算出射光场的相位信息,测量两个偏振方向的传输矩阵;S3、将两个偏振状态的输出光场进行组合,并与预设共轭偏振光场进行互相关运算,对所得偏振角进行二元偏振近似,从而得到偏振传输矩阵;S4、将共轭偏振光场加载于空间光调制器上,经过光路回放,实现透过散射介质聚焦。本发明所述的偏振传输矩阵方法可以实现对散射介质偏振特性的研究,能够有效的恢复散射介质对偏振信息的扰乱,实现透过散射介质聚焦。
-
公开(公告)号:CN1148947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23327.9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传输矩阵的透过散射介质聚焦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散射介质放置在4f系统的频谱面附近,通过旋转偏振片选择入射光的偏振状态,并经过散射介质形成散斑,使用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形成的散斑图案;S2、使用hadamard基以及四步相移法来计算出射光场的相位信息,测量两个偏振方向的传输矩阵;S3、将两个偏振状态的输出光场进行组合,并与预设共轭偏振光场进行互相关运算,对所得偏振角进行二元偏振近似,从而得到偏振传输矩阵;S4、将共轭偏振光场加载于空间光调制器上,经过光路回放,实现透过散射介质聚焦。本发明所述的偏振传输矩阵方法可以实现对散射介质偏振特性的研究,能够有效的恢复散射介质对偏振信息的扰乱,实现透过散射介质聚焦。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679095.4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编码孔径相关全息术的虚拟点扩散函数记录方法,属于计算成像、编码成像领域。记录编码孔径相关全息术的点扩散函数时,受到点光源尺寸和功率的限制,其成像距离和空间分辨率被制约。本发明通过波前调制器件模拟点光源的波前,并记录相应的强度分布,此强度分布被称为虚拟点扩散函数。虚拟点扩散函数与真实点扩散函数具有近似的强度分布模式,可以代替真实点扩散函数进行图像重建。相比于经典编码孔径相关全息术,本方法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能力和更远的重建距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