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98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74171.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艇底结构及水陆两栖艇,涉及水陆两栖艇的技术领域。减振艇底结构包括:减振气囊和高分子耐磨板;减振气囊和高分子耐磨板位于主船体的底部,减振气囊位于高分子耐磨板与主船体之间;减振气囊为圆筒形结构,其延伸方向为从主船体的艉至艏;减振气囊的数量为多个,且沿主船体的左右方向排列;减振气囊的形状跟随主船体的艇底型线;高分子耐磨板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交叉叠放的方式进行铺设,并且形状跟随主船体的艇底型线;高分子耐磨板的左右两侧与主船体的左右两侧相固定。本发明能够解决了传统耐磨层上设置的减震系统存在减振效果差、维修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1989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74171.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艇底结构及水陆两栖艇,涉及水陆两栖艇的技术领域。减振艇底结构包括:减振气囊和高分子耐磨板;减振气囊和高分子耐磨板位于主船体的底部,减振气囊位于高分子耐磨板与主船体之间;减振气囊为圆筒形结构,其延伸方向为从主船体的艉至艏;减振气囊的数量为多个,且沿主船体的左右方向排列;减振气囊的形状跟随主船体的艇底型线;高分子耐磨板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交叉叠放的方式进行铺设,并且形状跟随主船体的艇底型线;高分子耐磨板的左右两侧与主船体的左右两侧相固定。本发明能够解决了传统耐磨层上设置的减震系统存在减振效果差、维修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83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25437.9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面和冰雪路面行驶的两栖艇,涉及船艇技术领域,水面和冰雪路面行驶的两栖艇包括艇本体、履带移动底盘、浮箱结构和推进器,两个所述履带移动底盘分别设置于所述艇本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履带移动底盘相对所述艇本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四个所述浮箱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艇本体的四角处,且四个所述浮箱结构相对所述艇本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所述推进器设置于所述艇本体的尾部。本发明的水面和冰雪路面行驶的两栖艇,相比于现有技术,既可以在水面和冰雪路面上顺利行驶,又可以在水面和冰雪路面的过渡段,即浮冰区顺利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2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5968.X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8/20 , G06N5/04 , G06Q10/063 ,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极区船舶风险分析及决策系统,属于船舶安全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用户交互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存储层,还包括当前情况风险评估模块、损失计算模块和系统数据更新模块;用户交互层为三个模块提供了与船员交互的界面;数据处理层为当前情况风险评估模块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分析计算提供支持,也为损失计算模块中的各项费用计算提供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在系统数据更新模块中实现数据的转化和存储;数据存储层则为三个模块提供数据的存储和读取服务,确保模块能够获取所需数据。本发明能够对船舶可能遇到的冰困、冰损风险进行评估、辅助决策及损失计算,为船员提供有效的支持和航行建议,为实际极区船舶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3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15970.7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北极航道船舶航行风险动态评估方法,属于船舶航行安全技术领域,首先从环境‑人‑船三方面识别影响北极航道船舶航行风险因素;建立北极航道船舶航行风险等级标准;构建北极航道船舶航行风险静态贝叶斯网络图模型;确定静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参数,构建北极航道船舶航行风险动态贝叶斯网络;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对北极航道船舶航行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本发明考虑了环境、船舶和人为因素,并结合了多年海洋气象再分析数据和专家知识,能够根据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条件进行更新,对北极航道冰困和船冰碰撞风险进行动态评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