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频带刚度及阻尼可调式半主动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688492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46316.5

    申请日:2017-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00 F16F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可用于减振降噪领域的一种宽频带刚度及阻尼可调式半主动吸振器。本发明包括动子、定子及阻尼调节结构三个部分;动子部分包括衔铁、励磁线圈和阻尼线圈以及机械弹簧;定子包括上端盖、外壳、下端盖、连接中轴的上、下直线轴承、连接上、下端盖与外壳的螺母;阻尼调节配置部分包括连接轴、螺纹壳、固定螺母及永磁铁。本发明设计的吸振器可以通过调节电流大小调节吸振器的刚度,在电流无法变化的某些突发情况下,所设计电磁式半主动吸振器依旧可以通过线圈接入的多少实现电磁刚度或者电磁阻尼的改变。

    一种宽频带刚度及阻尼可调式半主动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688492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146316.5

    申请日:2017-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可用于减振降噪领域的一种宽频带刚度及阻尼可调式半主动吸振器。本发明包括动子、定子及阻尼调节结构三个部分;动子部分包括衔铁、励磁线圈和阻尼线圈以及机械弹簧;定子包括上端盖、外壳、下端盖、连接中轴的上、下直线轴承、连接上、下端盖与外壳的螺母;阻尼调节配置部分包括连接轴、螺纹壳、固定螺母及永磁铁。本发明设计的吸振器可以通过调节电流大小调节吸振器的刚度,在电流无法变化的某些突发情况下,所设计电磁式半主动吸振器依旧可以通过线圈接入的多少实现电磁刚度或者电磁阻尼的改变。

    一种基于径向磁场的电磁式振动能量换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0761226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05768.X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径向磁场的电磁式振动能量换能器,主要由上盖组件、动子组件、底座、壳体、紧定螺钉、中心轴及主弹簧组成。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这样实现的:永磁铁将磁轭磁化,形成的磁回路在磁轭凹槽的空隙中产生径向的磁场;整个装置通过底座的安装孔安装在振源上,动子组件和主弹簧构成质量弹簧系统,其部件与振源的位置相对固定,当装置受到振源的激励时,动子组件发生往复振动,线圈与动子发生相对运动,线圈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压,由此振源的振动能量转化为了电能。再将电压通过导线引出到外部的能量采集电路中进行整流、滤波、存储等操作,并对负载电路供电。在谐振状态下的装置输出电能功率最大,效率最高。

    一种采用压电片进行对中性调节的准零刚度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7654552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0768010.3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压电片进行对中性调节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包括支撑板、底座,支撑板和底座之间安装机械弹簧、定子和动子,定子固定在底座上,定子上缠绕线圈,动子位于定子的外部,支撑板和动子安装座通过支撑杆安装在动子的上下两端,支撑杆与支撑板相固定,支撑杆的下端位于动子安装座的导向孔里,动子安装座位于底座的上方,动子安装座上安装直线轴承,底座上设置导向轴,导向轴穿过动子安装座并与直线轴承配合形成直线运动副,每个直线运动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支撑杆。本发明采用板簧和压电材料组合的方式,使得整个调整机构大为简化,从而结构更加可靠,且不易发生故障,调整更为便捷,响应更加迅速,并且高径比小。

    一种采用压电片进行对中性调节的准零刚度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765455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768010.3

    申请日:2017-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00 F16F2228/06 F16F2230/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压电片进行对中性调节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包括支撑板、底座,支撑板和底座之间安装机械弹簧、定子和动子,定子固定在底座上,定子上缠绕线圈,动子位于定子的外部,支撑板和动子安装座通过支撑杆安装在动子的上下两端,支撑杆与支撑板相固定,支撑杆的下端位于动子安装座的导向孔里,动子安装座位于底座的上方,动子安装座上安装直线轴承,底座上设置导向轴,导向轴穿过动子安装座并与直线轴承配合形成直线运动副,每个直线运动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支撑杆。本发明采用板簧和压电材料组合的方式,使得整个调整机构大为简化,从而结构更加可靠,且不易发生故障,调整更为便捷,响应更加迅速,并且高径比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