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变温模拟环境下多元介质腐蚀-冲蚀耦合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849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147904.9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海洋变温模拟环境下多元介质腐蚀‑冲蚀耦合试验装置,本发明腐蚀‑冲蚀耦合试验装置包括多元气氛发生及耦合系统、固体颗粒物混合系统、冲蚀颗粒及盐雾气氛耦合装置和腐蚀‑冲蚀反应系统,多个盐类气氛发生器、微生物气氛发生器和污染气氛发生器通过气管与多元气氛混合装置相连通,海洋环境固体颗粒发生器、选定粒径固体颗粒发生器、海洋黏着类固体颗粒发生器通过管路与搅拌混合加热装置相连通,搅拌混合加热装置与冲蚀颗粒及盐雾气氛耦合装置相连,冲蚀颗粒及盐雾气氛耦合装置通过冲蚀输出管道与腐蚀‑冲蚀反应系统相连。本发明能够满足现有实验室环境下海洋大气多元介质腐蚀气氛与冲蚀硬质颗粒多介质变温环境的复合检测试验。

    海洋变温模拟环境下多元介质腐蚀-冲蚀耦合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8495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47904.9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海洋变温模拟环境下多元介质腐蚀‑冲蚀耦合试验装置,本发明腐蚀‑冲蚀耦合试验装置包括多元气氛发生及耦合系统、固体颗粒物混合系统、冲蚀颗粒及盐雾气氛耦合装置和腐蚀‑冲蚀反应系统,多个盐类气氛发生器、微生物气氛发生器和污染气氛发生器通过气管与多元气氛混合装置相连通,海洋环境固体颗粒发生器、选定粒径固体颗粒发生器、海洋黏着类固体颗粒发生器通过管路与搅拌混合加热装置相连通,搅拌混合加热装置与冲蚀颗粒及盐雾气氛耦合装置相连,冲蚀颗粒及盐雾气氛耦合装置通过冲蚀输出管道与腐蚀‑冲蚀反应系统相连。本发明能够满足现有实验室环境下海洋大气多元介质腐蚀气氛与冲蚀硬质颗粒多介质变温环境的复合检测试验。

    高熵主元集成磷光离子的温敏功能梯度环境障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18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0162.4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高熵主元集成磷光离子的温敏功能梯度环境障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实现硅酸盐环境障涂层内部的非接触式测温与长时稳定服役。制备方法:一、稀土氧化物混合物与二氧化硅湿法球磨处理,固相合成反应得到硅酸盐陶瓷粉末;二、向PVA溶液中加入硅酸盐陶瓷粉末,喷雾造粒;三、对陶瓷基基体进行粗化处理;四、沉积Si粘结层;五、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沉积焦硅酸盐温敏亚层;六、采用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将面层粉末沉积在焦硅酸盐温敏亚层表面。本发明添加多元低热膨胀稀土离子对硅酸盐环境障涂层进行高熵化改性,通过晶格畸变效应与鸡尾酒效应使温敏亚层的热膨胀系数降低,使涂层在高温热循环过程中能够长时、稳定的服役。

    模拟极地环境动力端叶片过冷及多相流冲蚀综合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766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42829.5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模拟极地环境动力端叶片过冷及多相流冲蚀综合测试系统,本发明要解决动力端叶片缺乏极地环境条件下服役状态模拟试验设备的问题。本发明综合测试系统包括叶片运转模拟单元、低温环境模拟单元和介质填充装置,叶片运转模拟单元中在主轴上设置有多个转子,动力端叶片沿圆周方向安装在转子上,内螺旋管道伸入防泄罩内并对向动力端叶片,介质填充装置包括多个填充舱室,补压通道与各填充舱室相连通,低温环境模拟单元包括介质预冷装置、稳压罐、增压机、低温冷气管道和极冷装置。本发明通过低温环境模拟单元及复合冲蚀单元实现极地环境模拟,结合叶片运转模拟单元及除尘装置等可实现模拟极地环境下的动力端叶片多相流冲蚀性能测试。

    一种可连续调节实时监控多自由度冲蚀辅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6330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607734.8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一种可连续调节实时监控多自由度冲蚀辅助系统,本发明属于材料试验模拟装置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冲蚀试验装置难以进行多参数控制的问题。本发明可连续调节实时监控多自由度冲蚀辅助系统包括机械臂装置、高速样品台和耐蚀箱,其中机械臂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臂、连接臂、活动臂和两个液压伸缩杆,所述的高速样品台是在固定圆盘上设置有多条沿径向分布的滑轨,每条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夹具件,夹块和夹具件之间夹固有试件,在耐蚀箱内设置高速样品台,机械臂装置的喷枪对准夹具件上夹固的试件,高速样品台的旋转底座由电机驱动旋转。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冲蚀过程的各项参数变化以及样品表面损伤情况,利用控制装置,调整冲蚀工艺参数。

    一种可连续调节实时监控多自由度冲蚀辅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6330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1607734.8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一种可连续调节实时监控多自由度冲蚀辅助系统,本发明属于材料试验模拟装置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冲蚀试验装置难以进行多参数控制的问题。本发明可连续调节实时监控多自由度冲蚀辅助系统包括机械臂装置、高速样品台和耐蚀箱,其中机械臂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臂、连接臂、活动臂和两个液压伸缩杆,所述的高速样品台是在固定圆盘上设置有多条沿径向分布的滑轨,每条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夹具件,夹块和夹具件之间夹固有试件,在耐蚀箱内设置高速样品台,机械臂装置的喷枪对准夹具件上夹固的试件,高速样品台的旋转底座由电机驱动旋转。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冲蚀过程的各项参数变化以及样品表面损伤情况,利用控制装置,调整冲蚀工艺参数。

    含有闭-通孔结构的用于多元改性相负载的陶瓷基粉末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3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92717.9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含有闭‑通孔结构的用于多元改性相负载的陶瓷基粉末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陶粉末无法作为负载载体以及无法调节涂层孔隙率的问题。制备方法:一、配置分散剂水溶液;二、向分散剂水溶液加入陶瓷粉末,制备一体化浆料;三、将粘结剂加入到一体化浆料中;四、将发泡剂以及催发活性相依次加入粘稠的一体化浆料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使气泡变成微气泡,得到发泡一体化浆料;五、发泡一体化浆料装入浆料罐中,浆料罐外加超声场,然后对发泡一体化浆料进行喷雾造粒,干燥得到含有闭‑通孔结构的陶瓷基粉末。本发明利用发泡‑喷雾造粒法,制备含有均匀三维孔洞,气孔率较高,孔隙分布均匀,且表面粗糙的具有通‑闭孔结构的陶瓷粉末。

    模拟极地深冷环境下多介质冲刷损伤的加速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6512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517899.9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模拟极地深冷环境下多介质冲刷损伤的加速试验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模拟极地地区海上装备及船舶等机械设备在复杂环境作用。本发明加速试验装置中的加速装置由藕状多通道管道、增压室、混料管道和加速喷嘴组成竖直圆筒形,混料管道内形成S形折流通道,加速喷嘴由上至下由收缩段、喉部平直段、发散段和近平直段组成,加速喷嘴的喷出口与环境模拟舱连通,空压机通过第一介质输送管路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第二介质输送管路与藕状多通道管道相连通,制冰机中的固体冰碴介质以及盐雾经过管路输送至藕状多通道管道中。本发明所述的多介质冲刷损伤的加速试验装置能对多相环境进行模拟耦合,并实现冲蚀‑腐蚀联合作用的加速试验。

    晶须/纤维表面织构化纳米凸点结构改性方法及其强韧化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669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85749.1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晶须/纤维表面织构化纳米凸点结构改性方法及其强韧化应用,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化学表面改性晶须/纤维的修饰方法中试剂具有污染性,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改性方法:一、将晶须或者纤维和纳米颗粒加入到分散剂中,形成晶须/纤维‑纳米颗粒混合前驱体溶液;二、将晶须/纤维‑纳米颗粒混合前驱体溶液涂覆在预热的陶瓷基板上;三、通过激光束对前驱体涂层进行高能量密度的辐照,四、对改性的晶须/纤维用去离子水进行反复清洗。本发明该改性的晶须/纤维作为增韧补强相添加到热防护涂层或复合材料中。本发明利用高能激光技术在晶须/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织构化纳米凸点结构,不使用化学修饰试剂,工艺简单,并实现晶须对基体材料的强韧化提升。

    热障涂层用多主元合金粘结层硬度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40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14049.8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热障涂层用多主元合金粘结层硬度的预测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实验法筛选适用于热障金属粘结层的多主元合金体系的效率低的问题。预测方法:一、建立本征关系模型;二、计算合金系统微观晶格内原子之间形成的最小固体角θmin和最大固体角θmax,进而计算得到畸变度参数γ;三、计算合金系统中因各原子的半径差所引起的对晶格造成的畸变度参数δ;四、由参数γ和δ计算反映合金系统晶格畸变量级的无量纲参数ε;五、绘制ε∝HVreal关系曲线,通过该关系曲线预测多主元合金粘结层硬度。本发明通过对合金系统微观晶格点阵中多原子尺寸效应、多尺寸原子堆积效应、合金硬度三者之间建立本征关系,实现对多主元合金硬度的准确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