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烧结高强度铜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693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19778.4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烧结高强度铜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铜浆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表面改性的铜纳米颗粒50‑60wt%、有机载体40‑50wt%,所述铜纳米颗粒通过经过分散剂处理后的Cu(CH3COO)2与还原剂NaBH4反应得到,所述表面改性为采用表面改性剂与铜纳米颗粒混合,进行表面改性;所述分散剂包括吡啶、吡啶甲醇、巯基吡啶、羟乙基吡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改性剂包括甲酸、草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载体包括乙二醇、丙三醇、松油醇、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在低于300℃下焊接得到致密无孔隙的焊接接头,相比于现有技术,在同等的焊接条件下,得到的接头的强度更高。

    多孔金属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63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30083.9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孔金属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一种多孔金属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原料,原料的组成包括质量比为(6~10):(1~3)的氧化铜以及造孔剂,其中造孔剂的粒径为10μm~100μm,氧化铜的粒径为1μm~100 μm,造孔剂的粒径与氧化铜的粒径为(2~100):1;研磨、压制原料,制备素胚;还原素胚,制备还原胚;去除还原胚中的造孔剂。本申请提供的多孔金属铜的制备方法,通过氧化铜以及造孔剂进行配合后,依次经过压制、还原以及去除造孔剂,根据氧化铜以及造孔剂的尺寸限定以及二者之间的质量比限定后进行配合后获得表面孔径可调节的多孔金属铜。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制备多孔金属铜材料。

    双连续活性微乳液和纳米多孔铜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8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297528.5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连续活性微乳液和纳米多孔铜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双连续活性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水中加入铜盐、表面活性剂、硫酸和盐酸,混合后得到水相;水相中,所述铜盐为1‑5mol/L,表面活性剂为0.25‑0.5mol/L;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助表面活化剂,混合后得到有机相;有机相中,助表面活性剂的体积百分比为5~15%;将水相和有机相混合,进行超声处理,得到三相溶液,抽取三相溶液的中间层,得到双连续活性微乳液。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备的铜膜,制备过程温和,而且残留的软模板容易清除,得到的铜膜在与铜焊盘进行混合烧结的过程中,不仅具有低温回流能力,且焊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一种基于热分解铜盐的自还原铜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47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59720.9

    申请日:2024-11-20

    Inventor: 陈宏涛 王奉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分解铜盐的自还原铜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自还原铜膏的成分包括热分解铜盐和有机溶剂,所述热分解铜盐为甲酸铜盐、草酸铜盐、碳酸铜盐、富马酸铜盐、方酸铜盐、美拉酸铜盐或烟酸铜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溶剂为α‑松油醇、乙二醇、聚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外加还原剂,在烧结过程中通过热分解铜盐得到纳米铜颗粒,依靠自还原实现的铜膏烧结连接,铜盐分解释放的还原性气体可有效缓解烧结工艺中铜颗粒的氧化,促进烧结颈形成,通过减少孔隙率和提高机械强度来增强烧结接头的质量;而且烧结工艺灵活,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制造工艺和条件。

    一种Bi-B-Zn系玻璃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844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37577.7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B‑Zn系玻璃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玻璃银浆包含的成分为:吡啶改性纳米银、五元Bi系玻璃料粉末、载体溶剂、乙酸纤维素、大豆卵磷脂、1‑2丙二醇,所述五元Bi系玻璃料粉末的成分及其摩尔百分比为Bi2O3 35%、H3BO340%‑45%、ZnO 15%、BaO 4%、SrO 1%‑6%;所述吡啶改性纳米银、五元Bi系玻璃料粉末的质量比为0.1~1.5:5。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玻璃银浆熔点低,在用于钠钙玻璃基片之间的互连时,没有杂质相析出,气密性好,表明了玻璃料与玻璃基板之间的出色键合质量。而且玻璃银浆键合后的连接材料具有高屈服强度和硬度。

    CoSn3-Sn3Ag复合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878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73488.6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Sn3‑Sn3Ag复合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电镀液的组分为CoSn3纳米晶、Sn(CH3SO3)2、Ag盐、助剂和溶剂,其中所述CoSn3纳米晶的浓度为1‑12g/L,Sn(CH3SO3)2的浓度为20‑30g/L,所述Sn(CH3SO3)2与Ag盐的摩尔比为(25‑35):1;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表面活性剂、配位剂、晶粒细化剂、整流剂、pH调节剂。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电镀液中添加CoSn3纳米晶,有效提高锡帽的润湿性,并降低表面张力而增强沸腾,提高凸点Sn帽焊接质量,提高了Sn帽在服役过程中的可靠性,并提高了锡银共晶接头的整体机械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