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7183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710287399.X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结构及水下航行器授电系统。所述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耦合单元,所述耦合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初级单元和次级单元,所述初级单元包括初级铁芯和绕制在所述初级铁芯上的初级线圈,所述次级单元包括次级铁芯和绕制在所述次级铁芯上的次级线圈,所述初级铁芯和次级铁芯为弧形。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结构,由于其加入铁芯,而且ε型铁芯为圆弧形,可以最大程度减小气隙。同时对称使用的耦合单元因相互吸引的电磁力可以保证初级单元与次级单元对准,这些都将提高耦合系数,从而提高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8849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0414499.9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IPC: B60L53/122 , B64C39/02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无人机,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接收装置和设置在降落面上的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线圈;发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发射线圈,两个发射线圈中相邻的部分中的电流的方向相同,以在相邻的部分所在的区域形成发射区域;接收线圈的轴线与发射线圈的轴线之间具有不为零的夹角;当无人机落在发射装置的发射区域时,发射装置对无人机充电。本申请中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区域范围较宽,充电范围更广,对无人降落精度要求低。当无人机返航后自动降落到发射区域上,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自主进行电能补给,充满电后继续执行任务,让无人机真正做到完全无人自主飞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070005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288509.4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2J50/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非接触式授电装置、授电系统及自对准方法,在所述水下航行器上设置有次级耦合器,所述授电装置包括:水下航行器定位结构、抱紧结构和初级耦合器,其中,所述水下航行器定位结构用于在水下航行器进行水下充电时对所述航行器进行定位;所述抱紧结构包括多个推杆,多个推杆能够在靠近或者远离处于待充电状态下的所述水下航行器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初级耦合器设置在多个推杆的自由端的端部,当水下航行器进行水下充电时,所述多个推杆的自由端在不同的方向上抵接在所述水下航行器的外壁上,进而通过所述初级耦合器和次级耦合器的耦合对所述水下航行器进行充电。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于非接触能量传输领域,其中初级耦合器和次级耦合器气隙小,能量传输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68849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14499.9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无人机,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接收装置和设置在降落面上的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线圈;发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发射线圈,两个发射线圈中相邻的部分中的电流的方向相同,以在相邻的部分所在的区域形成发射区域;接收线圈的轴线与发射线圈的轴线之间具有不为零的夹角;当无人机落在发射装置的发射区域时,发射装置对无人机充电。本申请中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区域范围较宽,充电范围更广,对无人降落精度要求低。当无人机返航后自动降落到发射区域上,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自主进行电能补给,充满电后继续执行任务,让无人机真正做到完全无人自主飞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