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干扰力矩的气浮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383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05688.5

    申请日:2020-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干扰力矩的气浮机器人系统,属于控制领域。本发明一种微干扰力矩的气浮机器人系统中相机通过气浮机器人顶部的靶标来确定气浮机器人的位姿信息,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将测量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实时位姿信息和指令位姿信息的偏差量计算控制指令,然后通过驱动板控制风扇转动,从而使气浮机器人能够实现指定的位姿。本发明利用全局图像测量定姿的微干扰力矩的新型气浮机器人系统,能够模拟航天器平台的在轨工作过程,提供一个微干扰力矩的空间动力学环境,系统各部件布局更加合理,控制更加方便,并为用户提供多种接口,便于用户自行测试控制算法和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一种同时考虑性能指标与质量一致性的电磁继电器多目标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81787.2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考虑性能指标与质量一致性的电磁继电器多目标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随机抽样确定决策参数组合样本;步骤2、有限元仿真方法计算参数组合样本吸力;步骤3、建立多模型堆叠的吸力快速计算模型;步骤4、均匀抽样与引入正态分布权重的吸力标准差计算;步骤5、目标函数建立与优化问题降维;步骤6、Pareto最优解集求解与最优参数组合筛选。与其他参数优化方法不同,本发明建立了吸力的快速计算模型,考虑了实际工程应用时的约束情况,真正地逼近了最优参数组合,做到了减小吸力波动的同时优化了吸力均值,具有整体优化效果好、结果客观、时间和人力成本低的优势。

    一种基于吸反力配合的电磁继电器吸合电压免调率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7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47251.4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吸反力配合的电磁继电器吸合电压免调率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如下:步骤1、零件尺寸、装配参数分布确定与吸合过程关键位置定义;步骤2、吸合过程关键位置电磁吸力单因素分析与关键影响因素筛选;步骤3、各关键位置分布中单点位置取值下吸反力分布求解与匹配不合格率计算;步骤4、各关键位置分布影响下吸反力匹配不合格率计算;步骤5、各关键位置分布的综合影响下的继电器动作电压免调率计算。本发明以指标要求吸合电压为基准,综合考虑了该电压下、各关键参数分布影响下、各吸合过程衔铁关键位置下的吸反力分布的匹配合格情况,从而计算获得吸合电压免调率,能够对电磁继电器的吸合电压免调率实现准确、高效的计算。

    一种单永磁复合衔铁电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3611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1050627.4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一种单永磁复合衔铁电磁机构,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复合衔铁的中部与转轴连接;转轴以及复合衔铁设置在轭铁架的中部,轭铁架的相对内壁分别与对应的铁心的一端连接,两个铁心设置在转轴以及复合衔铁的两侧,复合衔铁的两端与轭铁架配合设置;每个铁心另一端的外侧均套装有线圈骨架,并两个铁心设置在底板上,每个线圈骨架的外侧均缠绕有线圈,两个线圈串联设置。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双稳态电磁机构的电磁效率,进一步降低了含永磁继电器的吸合电压与驱动功耗,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减小继电器体积与重量,可应用于含永磁继电器等多种电磁系统,并最终达到提高继电器灵敏度的用户需求。

    一种球度误差与光洁度一体化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675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90347.4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一种球度误差与光洁度一体化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属于精密测量技术领域。为解决大尺寸球球度误差和光洁度的同步、连续、高精度测量,本发明由底座、气浮轴承、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支架、待测气浮球组成,气浮轴承安装于底座的中心位置,待测气浮球置于气浮轴承上,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的个数为2个,支架的个数为4个;激光发射器安装于支架上,支架安装于底座上,2个激光发射器对称的置于待测气浮球的两侧;激光接收器安装于支架上,支架安装于底座上,1个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被待测气浮球反射后再被同侧的1个激光接收器接收,形成2路工作光路。本发明能对大尺寸球体实现高精度、无接触、高效便捷的球度误差与光洁度一体化测量。

    一种球度误差与光洁度一体化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67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90347.4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一种球度误差与光洁度一体化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属于精密测量技术领域。为解决大尺寸球球度误差和光洁度的同步、连续、高精度测量,本发明由底座、气浮轴承、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支架、待测气浮球组成,气浮轴承安装于底座的中心位置,待测气浮球置于气浮轴承上,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的个数为2个,支架的个数为4个;激光发射器安装于支架上,支架安装于底座上,2个激光发射器对称的置于待测气浮球的两侧;激光接收器安装于支架上,支架安装于底座上,1个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被待测气浮球反射后再被同侧的1个激光接收器接收,形成2路工作光路。本发明能对大尺寸球体实现高精度、无接触、高效便捷的球度误差与光洁度一体化测量。

    一种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触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197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14636.1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触头结构,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灭弧室顶部水平相对安装一对L型静触头,灭弧室的腔体内设置动触头,动触头底部连接传动机构,L型静触头由圆柱型触头作为竖向支臂和板型导体作为横向支臂组合固定而成,两个L型静触头的竖向支臂与灭弧室顶部连接固定,且竖向支臂上分别套装设置导磁环,两个L型静触头的横向支臂之间留有间隔并位于灭弧室的腔体内上部,动触头为板状触头并平行布置在两个L型静触头的横向支臂下部。在减小作用于动触头的电斥力磁场的同时,还改变了该电斥力磁场的方向,通过两者共同作用有效削减了电斥力的有效值,提高直流接触器的抗短路能力及工作可靠性。

    一种单永磁复合衔铁电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361157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050627.4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一种单永磁复合衔铁电磁机构,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复合衔铁的中部与转轴连接;转轴以及复合衔铁设置在轭铁架的中部,轭铁架的相对内壁分别与对应的铁心的一端连接,两个铁心设置在转轴以及复合衔铁的两侧,复合衔铁的两端与复合衔铁配合设置;每个铁心另一端的外侧均套装有线圈骨架,并两个铁心设置在底板上,每个线圈骨架的外侧均缠绕有线圈,两个线圈串联设置。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双稳态电磁机构的电磁效率,进一步降低了含永磁继电器的吸合电压与驱动功耗,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减小继电器体积与重量,可应用于含永磁继电器等多种电磁系统,并最终达到提高继电器灵敏度的用户需求。

    一种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触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214069U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20891075.2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触头结构,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灭弧室顶部水平相对安装一对L型静触头,灭弧室的腔体内设置动触头,动触头底部连接传动机构,L型静触头由圆柱型触头作为竖向支臂和板型导体作为横向支臂组合固定而成,两个L型静触头的竖向支臂与灭弧室顶部连接固定,且竖向支臂上分别套装设置导磁环,两个L型静触头的横向支臂之间留有间隔并位于灭弧室的腔体内上部,动触头为板状触头并平行布置在两个L型静触头的横向支臂下部。在减小作用于动触头的电斥力磁场的同时,还改变了该电斥力磁场的方向,通过两者共同作用有效削减了电斥力的有效值,提高直流接触器的抗短路能力及工作可靠性。

    一种单永磁复合衔铁电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5578376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2163925.6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一种单永磁复合衔铁电磁机构,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复合衔铁的中部与转轴连接;转轴以及复合衔铁设置在轭铁架的中部,轭铁架的相对内壁分别与对应的铁心的一端连接,两个铁心设置在转轴以及复合衔铁的两侧,复合衔铁的两端与复合衔铁配合设置;每个铁心另一端的外侧均套装有线圈骨架,并两个铁心设置在底板上,每个线圈骨架的外侧均缠绕有线圈,两个线圈串联设置。本实用新型有效提升了双稳态电磁机构的电磁效率,进一步降低了含永磁继电器的吸合电压与驱动功耗,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减小继电器体积与重量,可应用于含永磁继电器等多种电磁系统,并最终达到提高继电器灵敏度的用户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