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6710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89481.5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超外差式随机共振检测系统的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一种随机共振检测的装置及方法,为了解决(1)现有随机共振系统不适用于f0>1的频率信号;(2)108量级频率的信号无法通过随机共振系统进行检测的两个问题。外部待测信号与混频器输入端相连,混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的数据输出端与引入积分补偿的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的数据输入端相连,引入积分补偿的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的数据输出端与外部数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对1~108频率的信号进行随机共振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168621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443072.3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8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布式波束形成的海面无线传感网分簇方法,涉及无线传感网的分布式波束形成技术领域。为了实现海面传感器与卫星进行通信时无基站情况下的簇间通信的问题,也是为了解决海面传感器直接与卫星进行通信时采用载波相位同步技术出现的分布式网络层数过多而导致的无法实现同步的问题,及由此导致的海面传感器层数减少,海面传感器节点数量相应减少导致的无法满足波束与卫星通信的功率需求的问题。投放到海面的传感器浮标要协作进行波束形成,首先要自组织形成分布式网络,并推举出簇头对各节点及节点信息进行管理,然后所有节点共同将数据以波束的方式上传给卫星。它还适用于其它没有基站或飞行器进行中继的无线传感网远距离通信的场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067107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210589481.5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超外差式随机共振检测系统的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一种随机共振检测的装置及方法,为了解决(1)现有随机共振系统不适用于f0>1的频率信号;(2)108量级频率的信号无法通过随机共振系统进行检测的两个问题。外部待测信号与混频器输入端相连,混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的数据输出端与引入积分补偿的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的数据输入端相连,引入积分补偿的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的数据输出端与外部数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对1~108频率的信号进行随机共振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168621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43072.3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8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布式波束形成的海面无线传感网分簇方法,涉及无线传感网的分布式波束形成技术领域。为了实现海面传感器与卫星进行通信时无基站情况下的簇间通信的问题,也是为了解决海面传感器直接与卫星进行通信时采用载波相位同步技术出现的分布式网络层数过多而导致的无法实现同步的问题,及由此导致的海面传感器层数减少,海面传感器节点数量相应减少导致的无法满足波束与卫星通信的功率需求的问题。投放到海面的传感器浮标要协作进行波束形成,首先要自组织形成分布式网络,并推举出簇头对各节点及节点信息进行管理,然后所有节点共同将数据以波束的方式上传给卫星。它还适用于其它没有基站或飞行器进行中继的无线传感网远距离通信的场景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