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水节理化软岩隧道开挖施工灾变评估与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340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14224.5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节理化软岩隧道开挖施工灾变评估与预警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在施工时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对施工方向富水区状况进行探测,与此同时监测节理化软岩变形情况,将两种状况下风险同时传送并分析,使得系统预警更加全面,充分保障人民财产安全;在系统运算得出风险等级时,一方面自动传送至施工人员并指导疏散方案,同时传回至管理中心由监控人员二次研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计算数据与人工经验相结合,若研判结果出现偏差可由管理中心二次发出指示,对现场进行下一步生产工作指导。本发明能够实施监测风险、自动计算风险等级、自动预警和对已有风险信息进行机器学习,可以更好利用已有数据指导隧道施工。

    一种空隙探测系统及复杂地层下的隧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5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84364.3

    申请日:2024-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隙探测系统及复杂地层下的隧道施工方法,所述空隙探测系统包括电磁雷达探测装置、贯入探查装置和处理装置,电磁雷达探测装置发送电磁雷达并接收电磁雷达的反射数据,电磁雷达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被发送到处理装置中;贯入探查装置包括贯入部件和保持部件,贯入构件可进退地收纳在保持构件的内部,贯入部件的前端安装有压力计,保持部件的后端部设置有行程计,贯入探查装置通过沿着盾构机外表面的法线推出贯入部件测量空隙C的深度,将其作为空隙C的实测值使用,并将测量结果传输到处理装置,最后保存在存储单元中。本发明能够减少因填充材料注入过少或过多而引起的地层失稳,提高盾构隧道的施工质量。

    三元多级多维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937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25275.7

    申请日:2014-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多级多维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其突出的协同效应和独特的多级多维结构,发挥出优异的电化学综合性能。所述复合材料由低维纳米结构的TiO2和次相高比容量金属氧化物以及二维微米(x?y平面方向)高电导率质朴石墨烯构成。本发明通过四氢呋喃溶液混合法,以降低溶液系统的总表面自由能为驱动力,将纳米结构的TiO2和高比容量金属氧化物均匀负载并紧密结合在质朴石墨烯纳米片的裸露表面上。本发明的三元多级多维结构复合材料有效结合了每一种组分的突出功能:TiO2优异的循环性能和突出的安全性,次相金属氧化物的高比容量和质朴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能。

    一种三维立体银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7713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00577.7

    申请日:2015-0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立体银网的制备方法,利用真空溅射镀银法在聚氨酯海绵表面溅射一薄层金属银实现其导电化,进而在其表面进行电镀银,复刻聚氨酯海绵的立体网络结构,最后经烧结和还原工艺,得到三维立体银网。这种三维立体银网具有丰富的开孔结构,用于锌—氧化银电池的集流体,可以实现三维集流,并利用其高度多孔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另外该三维立体银网透气性好,具有优良的气/液扩散性,可以用做石油和天然气化学工业生产中理想的反应催化剂。

    三元多级多维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937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25275.7

    申请日:2014-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H01M4/48 H01M4/62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多级多维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其突出的协同效应和独特的多级多维结构,发挥出优异的电化学综合性能。所述复合材料由低维纳米结构的TiO2和次相高比容量金属氧化物以及二维微米(x-y平面方向)高电导率质朴石墨烯构成。本发明通过四氢呋喃溶液混合法,以降低溶液系统的总表面自由能为驱动力,将纳米结构的TiO2和高比容量金属氧化物均匀负载并紧密结合在质朴石墨烯纳米片的裸露表面上。本发明的三元多级多维结构复合材料有效结合了每一种组分的突出功能:TiO2优异的循环性能和突出的安全性,次相金属氧化物的高比容量和质朴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能。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0140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508136.3

    申请日:2014-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将乙基纤维素溶于松油醇,并加入1Ce10ScSZ粉体,球磨后得到1Ce10ScSZ单分散的浆料;然后滴加适量1Ce10ScSZ浆料到阳极基体中心,在NiO-ScSZ阳极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1Ce10ScSZ电解质膜胚,热处理后多次旋转涂覆,最后将1Ce10ScSZ电解质膜胚高温烧结。该方法得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均匀、致密、平整,电池开路电压接近于理论值,输出性能高。制备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即可进行,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并且1Ce10ScSZ薄膜的厚度可以通过旋转涂覆次数方便地加以控制,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MoS2中空管-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微纳结构锂电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3456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37887.0

    申请日:2015-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H01M4/1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2中空管-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微纳结构锂电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纳结构锂电负极以MoS2中空管作为基体,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作为阻隔剂,在MoS2中空管表面修饰有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本发明可以采用水热法或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法将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自组装在MoS2中空管表面。本发明的MoS2中空管-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微纳结构有效结合了这两种高比容量负极材料的结构特点:MoS2中空微纳管作为基体可以提供丰富的微孔和大量的内部自由空间中空,不仅促进Li+的传输和储存,而且容纳锂离子反复嵌入和脱嵌所造成的体积膨胀;而颗粒状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阻隔剂可以抑制管状MoS2的团聚,为Li+的传输增大管间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