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811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0458414.3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储气罐动态参数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刻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一压力值,确定第一时刻的工质热力学状态参数;获取储气罐体积,确定第一时刻的工质总质量,确定第二时刻的工质总质量;确定第二时刻的工质密度,确定第二时刻的工质比热力学能;确定第二时刻的第二温度值和第二压力值,当第二温度值或第二压力值达到设定阈值时,输出第二时刻的时间序列和工质热力学状态参数。根据高压储气罐初始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预测下一时刻热力参数,实现高压储气罐动态参数预测,进而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及时调整运行方案,降低隐患并延长寿命,同时能够为压缩气体储能系统滑压运行方案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925478.X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能量储存技术领域,沿二氧化碳流动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储气罐、膨胀机组和低压储气罐,所述低压储气罐内设有吸附剂填充区,所述吸附剂填充区设有吸附剂;所述膨胀机组包括再热器和膨胀机,所述高压储气罐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再热器的低温侧入口,所述再热器的低温侧出口连接所述膨胀机的进气口,所述膨胀机的出气口连接所述低压储气罐的进气口,且所述再热器的高温侧入口和高温侧出口均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吸附剂填充区。本发明以高品位吸附热作为热源,通过再热器换热并即时供应为膨胀前再热,使二氧化碳膨胀做功能力更强,可有效提升膨胀机发电效率,提高净电输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69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460451.8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式低压CO2气热联储联供装置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包括低压储气罐、换热器、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低压储气罐内设有吸附剂填充区,所述吸附剂填充区内设有吸附剂;所述换热器的入口端分别适于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二截止阀与第一热网回水端口连接,出口端适于与第一热网给水端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用于使热网回水与所述吸附剂填充区进行换热;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二截止阀并联且不同时开启。本发明以CO2为工质储能,通过吸附剂的吸附效应,可实现低压CO2高密度储存和高效释放,储存密度高,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循环流量和能量储能密度,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系统整体的体积和造价,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38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58415.8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动态运行方法及装置,涉及压缩气体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动态运行方法,包括:获取初始时刻高压储气单元的初始温度值和初始压力值;在压缩储能过程中,根据初始压力值确定末级压缩机压比,根据末级压缩机压比确定充气质量流量,确定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在膨胀释能过程中,根据初始压力值确定初级膨胀机膨胀比,根据初级膨胀机膨胀比确定放气质量流量,确定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将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作为初始温度值和初始压力值进行迭代循环。实现系统动态运行特性与高压储气单元运行特性的实时匹配,同时实现实际气体热力参数动态计算以及高压储气单元动态参数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6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60451.8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式低压CO2气热联储联供装置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包括低压储气罐、换热器、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低压储气罐内设有吸附剂填充区,所述吸附剂填充区内设有吸附剂;所述换热器的入口端分别适于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二截止阀与第一热网回水端口连接,出口端适于与第一热网给水端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用于使热网回水与所述吸附剂填充区进行换热;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二截止阀并联且不同时开启。本发明以CO2为工质储能,通过吸附剂的吸附效应,可实现低压CO2高密度储存和高效释放,储存密度高,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循环流量和能量储能密度,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系统整体的体积和造价,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1809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68931.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热共储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所述气热共储系统包括吸附塔、风机和换热器,吸附塔内设置有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塔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管路,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吸附塔的出气口连接,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换热器的第一进气口连接,换热器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三管路与吸附塔的进气口连接,换热器上还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风机的风速以及进入吸附塔内的气体温度稳定,能够保证变温段以稳定的速度向前推移,从而实现排气或储气温度和排气或储气流量的稳定,解决吸附剂非线性升温和吸附剂非线性吸附和脱附的问题,满足上下游设备的气量需求,简化气热共储系统的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03128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460517.3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灵活储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压储气罐、压缩机、储能换热器、高压储气罐、释能换热器和膨胀机,且膨胀机与回热器、低压储气罐依次连接;还包括热网水循环单元,热网水循环单元包括热泵和第一换热器,热泵的低温侧入口和第一换热器的高温侧出口适于连接城市一级热网端口,且热泵的低温侧出口连接储能换热器的低温侧入口,高温侧入口连接储能换热器的低温侧出口,高温侧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高温侧入口,第一换热器用于对低压储气罐加热。本发明基于夜间电负荷低与热负荷高的用能特性,将夜间低谷电能及时存储与热负荷即时供应,实现热电解耦,有利于能源的充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4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8749.4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F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用P.V.T.t法的高温高压超临界CO2流量计恒流标定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恒流标定装置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二氧化碳常温液态储罐、入口压缩泵、可调温标准储气罐、稳压减压阀、恒流增压泵、加热器、过滤器、第二压力表、第二温度计、待检流量计、减温器、第三温度计和流量调节阀。本发明将获得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增压升温过程进行分解,并通过前置的可调温标准储气罐+稳压减压阀这一组合结构通过补压升温法得到符合待检流量计标定需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本发明通过对可调温标准储气罐应用P.V.T.t法实现二氧化碳流量标定,通过可调温标准储气罐上的温度调节模块,保证二氧化碳处于超临界状态,并提高储气罐的二氧化碳输出质量以增加标定时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458422.8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式压缩超临界CO2热电联储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能量储存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压储气单元、压缩单元、高压储气单元和膨胀单元,且膨胀单元与低压储气单元连接;低压储气单元内设有吸附剂,用于吸附CO2;压缩单元用于将低压储气单元内解吸附的CO2压缩为超临界CO2;高压储气单元用于储存超临界CO2;膨胀单元用于使高压储气单元释放的超临界CO2膨胀做功。本发明利用CO2工质压缩储电和膨胀发电进行储电以实现电能的削峰填谷,同时利用CO2的脱附热和吸附热的结合进行储热以向外界供热,实现热电联储联供。而且,通过调控低压储气过程的吸附热和解吸附过程脱附热的内循环比例,可实现储能热电比的灵活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3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458415.8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动态运行方法及装置,涉及压缩气体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动态运行方法,包括:获取初始时刻高压储气单元的初始温度值和初始压力值;在压缩储能过程中,根据初始压力值确定末级压缩机压比,根据末级压缩机压比确定充气质量流量,确定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在膨胀释能过程中,根据初始压力值确定初级膨胀机膨胀比,根据初级膨胀机膨胀比确定放气质量流量,确定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将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作为初始温度值和初始压力值进行迭代循环。实现系统动态运行特性与高压储气单元运行特性的实时匹配,同时实现实际气体热力参数动态计算以及高压储气单元动态参数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