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迎风快速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754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1347621.6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迎风快速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该测量装置的采样器主体与烟道垂直,采样器主体上端设置有采样器头部,采样器头部伸入烟道内,采样器头部平直段的底部连通有泄流管道,端口为采样嘴,平直段内布置两层金属丝网,采样器主体的中部为一段直管,其中设置有接触式湿烟气加热器,采样器主体的下部安装有采样器把手端;接触式湿烟气加热器的下方布置两支热电偶和两支湿敏电容,采用双支湿敏电容测量相对湿度进行互相校正,并取平均值,通过测得的烟气平均温度、烟气平均相对湿度,计算出绝对含湿量。解决了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如何进行准确测量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等速采样,保证了测量的烟气与烟道中的烟气一致。

    燃煤流化床锅炉床层温度床层压降测量探头

    公开(公告)号:CN10831807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23902.2

    申请日:2018-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煤流化床锅炉床层温度床层压降测量探头,具体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燃煤流化床锅炉床层内床层温度和床层压降不能联合测量的问题。套管为带有底盖的圆筒形,测温头为与套管直径相同的半球形,测温头设于套管的一端,测温头与套管的一端为一体结构并与套管构成套管一端封闭的空腔;集气管I为与套管同心的圆环,集气管I设于套管的管体内表面的上部;测压管I的一端与集气管I的管体相连,测压管I呈折线状,并且测压管的另一端从套管的底盖伸出套管外;热电偶的一端与测温头的内表面相连,热电偶贯穿套管与测温头构成的空腔,并延伸至空腔外;耐温绝电填充体填充于测温头与套管构成的空腔内。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综合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141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85482.5

    申请日:2014-03-11

    Abstract: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综合处理方法,涉及湿法脱硫烟气处理技术。为了解决湿法脱硫后烟气中含有大量的微细脱硫浆液雾滴及未脱除的硫酸雾是大气PM2.5的来源之一,直接排入大气中会严重污染空气环境的问题。将脱硫后烟气的温度经喷淋降温塔进行降温处理;在喷淋降温塔出口,降温用循环水和从烟气中冷凝下来的回收水分构成降温后热水,利用热泵系统将降温后热水冷却,热泵系统加热热网的回水或是电厂冷凝水;降温热水由热泵冷却后的水部分用作降温用循环水、部分作为回收水;回收水部分用作脱硫系统的用水或部分外供;从喷淋降温塔降温后的烟气,通过湿式静电除尘器,脱除脱硫后烟气中的PM2.5颗粒、硫酸雾。实现燃煤电厂的节水、节能及污染物的终端把关。

    一种膜式壁结构锅炉散热损失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8031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510762109.3

    申请日:2015-11-11

    Abstract: 一种膜式壁结构锅炉散热损失测试装置,本发明采用具有膜式壁结构的电炉、可控硅智能仪表控温系统、保温材料温度分层测试系统,膜式壁结构的炉体内分别设有加热器,通过可控硅智能仪表控温系统依据设定加热速率加热至设定温度并保持稳定。前侧炉墙表面可增减不同密度、材质、厚度、层间隙保温材料,通过温度分层测试系统可计算不同保温材料温度梯度及表面发射率,直观显示不同保温材料保温特性。前侧炉墙也可根据炉墙表面温度、面积、环境温度、空气流速准确测试、计算对流与辐射热损失,反应锅炉散热损失个体差异。

    一种迎风快速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75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347621.6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迎风快速过饱和烟气含湿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该测量装置的采样器主体与烟道垂直,采样器主体上端设置有采样器头部,采样器头部伸入烟道内,采样器头部平直段的底部连通有泄流管道,端口为采样嘴,平直段内布置两层金属丝网,采样器主体的中部为一段直管,其中设置有接触式湿烟气加热器,采样器主体的下部安装有采样器把手端;接触式湿烟气加热器的下方布置两支热电偶和两支湿敏电容,采用双支湿敏电容测量相对湿度进行互相校正,并取平均值,通过测得的烟气平均温度、烟气平均相对湿度,计算出绝对含湿量。解决了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含湿量如何进行准确测量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等速采样,保证了测量的烟气与烟道中的烟气一致。

    一种燃煤流化床锅炉密相区温度压降浓度联合测量探头

    公开(公告)号:CN11059554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917409.2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煤流化床锅炉密相区温度压降浓度联合测量探头,属于测量探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煤流化床锅炉密相区温度压降浓度联合测量探头。解决了如何准确测量密相区床层温度、压降和氧气浓度的问题。它包括探头头部、热电偶、测压管、抽气管、第一内管、第二内管和外管,所述热电偶通过第一内通道引出后与温度测量仪相连,所述探头头部开设有头部孔和侧壁面孔,所述侧壁面孔与测压管相连,所述测压管通过第二内通道引出后与压力测量仪相连,所述头部孔与抽气管相连,所述抽气管与第二内管相连,所述第二内管出口端与烟气成分测量仪相连。它主要用于对燃煤流化床锅炉密相区温度压降浓度的测量。

    一种大颗粒煤焦燃烧特性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0519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23963.0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颗粒煤焦燃烧特性测试系统,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该测试系统包括炉体和支撑炉体的支架;还包括工作台、升降装置、水冷装置和进气均风装置;通过将炉体分为三段加热区,上段加热区与下段加热区最高加热温度为1350℃,中间段加热区的最高加热温度为1600℃,可实际模拟层燃锅炉大颗粒燃烧高温需求。并通过采用双导轨升降平台控制燃料的升降速率与升降高度,以模拟层燃锅炉燃料入炉后升温、燃烧、燃尽的过程。本发明公开的测试系统能有效解决目前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煤焦反应特性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优化层燃锅炉燃烧提供理论支撑,适于推广与应用。

    燃煤流化床锅炉床层温度床层压降测量探头

    公开(公告)号:CN108318074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0123902.2

    申请日:2018-0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煤流化床锅炉床层温度床层压降测量探头,具体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燃煤流化床锅炉床层内床层温度和床层压降不能联合测量的问题。套管为带有底盖的圆筒形,测温头为与套管直径相同的半球形,测温头设于套管的一端,测温头与套管的一端为一体结构并与套管构成套管一端封闭的空腔;集气管I为与套管同心的圆环,集气管I设于套管的管体内表面的上部;测压管I的一端与集气管I的管体相连,测压管I呈折线状,并且测压管的另一端从套管的底盖伸出套管外;热电偶的一端与测温头的内表面相连,热电偶贯穿套管与测温头构成的空腔,并延伸至空腔外;耐温绝电填充体填充于测温头与套管构成的空腔内。

    一种燃煤流化床锅炉密相区温度压降浓度联合测量探头

    公开(公告)号:CN11059554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17409.2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煤流化床锅炉密相区温度压降浓度联合测量探头,属于测量探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煤流化床锅炉密相区温度压降浓度联合测量探头。解决了如何准确测量密相区床层温度、压降和氧气浓度的问题。它包括探头头部、热电偶、测压管、抽气管、第一内管、第二内管和外管,所述热电偶通过第一内通道引出后与温度测量仪相连,所述探头头部开设有头部孔和侧壁面孔,所述侧壁面孔与测压管相连,所述测压管通过第二内通道引出后与压力测量仪相连,所述头部孔与抽气管相连,所述抽气管与第二内管相连,所述第二内管出口端与烟气成分测量仪相连。它主要用于对燃煤流化床锅炉密相区温度压降浓度的测量。

    一种膜式壁结构锅炉散热损失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8031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762109.3

    申请日:2015-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膜式壁结构锅炉散热损失测试装置,本发明采用具有膜式壁结构的电炉、可控硅智能仪表控温系统、保温材料温度分层测试系统,膜式壁结构的炉体内分别设有加热器,通过可控硅智能仪表控温系统依据设定加热速率加热至设定温度并保持稳定。前侧炉墙表面可增减不同密度、材质、厚度、层间隙保温材料,通过温度分层测试系统可计算不同保温材料温度梯度及表面发射率,直观显示不同保温材料保温特性。前侧炉墙也可根据炉墙表面温度、面积、环境温度、空气流速准确测试、计算对流与辐射热损失,反应锅炉散热损失个体差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