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26874A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03132615.3
申请日:2003-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0/02
Abstract: 一种碳立体织物纤维整体表面改性的方法,它属于碳立体织物及其复合材料领域。它将进行了去涂层处理的碳立体织物浸入铵盐溶液中作为阳极,以对石墨板作为阴极,通以脉冲式直流电流进行改性处理,然后采用超声离心法进行清洗,再烘干;具体条件如下:(1)去涂层处理是采用烧蚀法,即在N2保护下300~400℃烧蚀2~6h;(2)铵盐溶液其浓度为0.001mol/l~1.5mol/l;(3)改性处理的电流密度为20~1000mA/g,脉冲频率为0.002~20Hz,脉冲工作比为0.01~0.7;(4)改性处理时间为5~50min,处理温度为10~50℃。它是一种可以有效的对碳立体织物中的纤维进行均匀化表面改性,并使其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性和整体综合性能得到改善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482608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610034468.8
申请日:2006-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玄武岩纤维性能的杂化浆料的制备方法、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方法,本发明结合表面涂层技术与超声浸渍改性技术,采用改性的杂化浆料对玄武岩纤维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可以使其表面性能得到改善,与基体树脂的浸润速度提高,浸润量增大,浸润效果改善,采用的超声连续强迫涂敷工艺可以使涂层物质均匀地涂敷在每根纤维表面,消除纤维束间的涂敷差异,同时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可以尽可能的强化纤维与涂层间的结合,使纤维本体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纤维本体拉伸强度提高,耐高温性能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830861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34468.8
申请日:2006-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玄武岩纤维性能的杂化浆料的制备方法、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方法,本发明结合表面涂层技术与超声浸渍改性技术,采用改性的杂化浆料对玄武岩纤维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可以使其表面性能得到改善,与基体树脂的浸润速度提高,浸润量增大,浸润效果改善,采用的超声连续强迫涂敷工艺可以使涂层物质均匀地涂敷在每根纤维表面,消除纤维束间的涂敷差异,同时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可以尽可能地强化纤维与涂层间的结合,使纤维本体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纤维本体拉伸强度提高,耐高温性能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219935C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03132615.3
申请日:2003-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0/02
Abstract: 一种碳立体织物纤维整体表面改性的方法,它属于碳立体织物及其复合材料领域。它将进行了去涂层处理的碳立体织物浸入铵盐溶液中作为阳极,以对石墨板作为阴极,通以脉冲式直流电流进行改性处理,然后采用超声离心法进行清洗,再烘干;具体条件如下:(1)去涂层处理是采用烧蚀法,即在N2保护下300~400℃烧蚀2~6h;(2)铵盐溶液其浓度为0.001mol/l~1.5mol/l;(3)改性处理的电流密度为20~1000mA/g,脉冲频率为0.002~20Hz,脉冲工作比为0.01~0.7;(4)改性处理时间为5~50min,处理温度为10~50℃。它是一种可以有效的对碳立体织物中的纤维进行均匀化表面改性,并使其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性和整体综合性能得到改善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219125C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03132486.X
申请日:2003-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5/00
Abstract: 碳纤维表面有机高分子-无机纳米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碳纤维表面有机高分子-无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含有0.01%~5%重量的有机高分子与无机复合体纳米颗粒的酮、醇稀薄液体浆料。其制备方法是将金属或非金属醇盐加入到用酸或碱调至pH值为4.5~10.5的酮、醇混合溶剂中,放置1~10小时,加入带有羟基、羧基、氨基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在20~30℃反应1~60分钟,使醇盐水解-缩合后,形成胶体颗粒,并与高分子化合物之间通过氢键和缔合/偶合的相互作用,得到浓度为10~100g/L的浆料,所加金属或非金属醇盐是酮、醇溶液的重量的0.01~5%。它解决了目前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使碳纤维的刚性增加、韧性降低的问颗。
-
公开(公告)号:CN1477260A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03132486.X
申请日:2003-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5/00
Abstract: 碳纤维表面有机高分子——无机纳米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碳纤维表面有机高分子——无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含有0.01%-5%重量的有机高分子——无机纳米颗粒的酮、醇稀薄液体浆料。其制备方法是将金属或非金属醇盐加入到用酸或碱调至pH值为4.5~10.5的酮、醇混合溶剂中,放置1~10小时,加入带有羟基、羧基、氨基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在20~30℃反应1~60分钟,使醇盐水解—缩合后,形成胶体颗粒,并与高分子化合物之间通过氢键和缔合/偶合的相互作用,得到浓度为10~100g/L的浆料。所加金属或非金属醇盐是酮、醇溶液的重量的0.01~5%。它解决了目前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使碳纤维的刚性增加、韧性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351451C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510010289.6
申请日:2005-08-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改善宽幅预浸料浸润性的方法及所用的装置,它涉及一种改善预浸料浸润性的方法及所用的装置。本发明解决了预浸料生产中,采用纤维改性技术不能改善预浸料浸润性;采用超声振荡技术不适于热固性树脂;采用超声浸润窄带技术无法实现宽幅纤维布浸胶处理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是:将烘干后的纤维布19浸热固性树脂后,在超声功率源15控制的组合式换能器14上通过,再经烘干、卷捆,纤维布19的幅宽W为0.1~1.5m;本发明的装置是:框架的左侧放置有第一烘干炉1和卷辊10,框架的右侧放置有第二烘干炉9和卷绕机11,框架的上端面与组合式换能器14固接,框架上固定有超声功率源15。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大大改善宽幅预浸料浸润性。
-
公开(公告)号:CN1303040C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510010050.9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52 , C04B35/524
Abstract: 热结构沥青基炭/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热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方法存在分散不均匀、抗氧化性差、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差的缺陷,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由重量百分比为55~80%的石油焦粉、5~15%的鳞片状石墨粉、10~25%的高温沥青、4~12%的短切沥青基炭纤维组成,制备方法为:a、将原料采用超声波湿态混合;b、进行热压成型;c、进行烧结处理;d、浸渍沥青,然后再次烧结;e、石墨化处理。本发明采用湿法超声分散,提高沥青基炭纤维分散性;采用石墨化程度高的沥青基炭纤维,提高抗氧化性和耐高温烧蚀性能;采用γ射线辐照改性沥青基炭纤维提高沥青粘结剂对沥青基炭纤维表面的浸润性,降低孔隙率,提高材料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734003A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200510010289.6
申请日:2005-08-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改善宽幅预浸料浸润性的方法及所用的装置,它涉及一种改善预浸料浸润性的方法及所用的装置。本发明解决了预浸料生产中,采用纤维改性技术不能改善预浸料浸润性;采用超声振荡技术不适于热固性树脂;采用超声浸润窄带技术无法实现宽幅纤维布浸胶处理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是:将烘干后的纤维布19浸热固性树脂后,在超声功率源15控制的组合式换能器14上通过,再经烘干、卷捆,纤维布19的幅宽W为0.1~1.5m;本发明的装置是:框架的左侧放置有第一烘干炉1和卷辊10,框架的右侧放置有第二烘干炉9和卷绕机11,框架的上端面与组合式换能器14固接,框架上固定有超声功率源15。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大大改善宽幅预浸料浸润性。
-
公开(公告)号:CN1724474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10050.9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52 , C04B35/524
Abstract: 热结构用沥青基炭/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热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方法存在分散不均匀、抗氧化性差、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差的缺陷,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由重量百分比为55~80%的石油焦粉、5~15%的鳞片状石墨粉、10~25%的高温沥青、4~12%的短切沥青基炭纤维组成,制备方法为:a.将原料采用超声波湿态混合;b.进行热压成型;c.进行烧结处理;d.浸渍沥青,然后再次烧结;e.石墨化处理。本发明采用湿法超声分散,提高沥青基炭纤维分散性;采用石墨化程度高的沥青基炭纤维,提高抗氧化性和耐高温烧蚀性能;采用γ射线辐照改性沥青基炭纤维提高沥青粘结剂对沥青基炭纤维表面的浸润性,降低孔隙率,提高材料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