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系统及信号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2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6736.X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一种连续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系统及信号控制方法,它属于交通工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连续流交叉口中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存在冲突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连续流交叉口的几何布局进行优化改进,即在主信号交叉口左转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行驶轨迹之间设置路口左转非机动车道,左转非机动车经路口左转非机动车道从起点安全岛行驶至左转非机动车二次待行区,再经路口横向非机动车道从左转非机动车二次待行区行驶至终点安全岛,避免了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的冲突,并设计了相应的信号相位方案和控制方法,保证左转非机动车安全过街,显著地提升了连续流交叉口运行效率。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交通工程领域。

    平行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斜插式穿越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62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5959.4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平行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斜插式穿越方法及系统,它属于交通工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平行流交叉口中,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行驶轨迹相互冲突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平行流交叉口的几何布局进行优化改进,在主信号路口直行机动车行驶轨迹和同相位放行的左转机动车行驶轨迹之间设置路口左转非机动车斜道,在不影响平行流交叉口机动车运行的情况下,消除主信号处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冲突。同时规定左转非机动车运行规则,给出相应的相位相序方案和信号控制方法,以保证平行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安全通行,并通过精细化管控平行流交叉口交通组织,提升平行流交叉口运行效率。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交通工程领域。

    一种无冲突的两相位交叉口交通组织系统及信号配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048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40134.0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一种无冲突的两相位交叉口交通组织系统及信号配时方法,它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两相位无冲突交叉口中左转车辆存在二次停车,导致左转车辆交通效益受到损失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主信号与辅信号的配时协调,使得左转、直行和右转车辆都不存在二次停车问题,实现了交叉口相位同时放行左转、直行和右转车辆,提升了左转车辆在交叉口的通行效率;而且,本发明通过对主信号与辅信号绿灯关闭时间差进行限制,防止车辆滞留在逆向右转车道或者主信号交叉口与辅信号交叉口之间的直行车道上,避免了信号控制出现不稳定现象。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动态车道控制的交叉口交通设计系统及车辆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42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049841.0

    申请日:2023-02-01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态车道控制的交叉口交通设计系统及车辆运行方法,它属于交通工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非常规交叉口只适用特定交通场景,在其它交通场景通行效率反而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在各方向路段上设置预信号交叉口,将预信号交叉口与主信号交叉口之间除右转专用车道外的所有车道划分为综合功能区,综合功能区的所有车道可动态调整车道功能和车道行车方向,在主、预信号交叉口处配套设置车道信号灯,用于控制各车道是否允许放行以及允许驶入下一组车道集中哪些车道,实现运营期常规交叉口、借道左转交叉口、排阵式交叉口、连续流交叉口、平行流交叉口、对称上游交叉口中交通组织方式单一及组合设置的动态切换。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交通工程领域。

    平行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钩形转弯穿越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6262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626735.5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平行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钩形转弯穿越的方法及系统,它属于交通工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在现有平行流交叉口中,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存在相互干扰,影响平行流交叉口运行效率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平行流交叉口几何布局进行重新设计,在进口直行车道前端的路口非机动车道处,且靠近主信号交叉口正中央的一侧设置左转非机动车待行区,以供左转非机动车通过钩形转弯避免与直行机动车的相互冲突,并给出相应的交通组织和信号控制方案,保证了平行流交叉口的运行效率,使平行流交叉口设计更符合我国交通应用场景,有助于推动平行流交叉口的推广应用,为解决城市交叉口拥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交通工程领域。

    平行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钩形转弯穿越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62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6735.5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平行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钩形转弯穿越的方法及系统,它属于交通工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在现有平行流交叉口中,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存在相互干扰,影响平行流交叉口运行效率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平行流交叉口几何布局进行重新设计,在进口直行车道前端的路口非机动车道处,且靠近主信号交叉口正中央的一侧设置左转非机动车待行区,以供左转非机动车通过钩形转弯避免与直行机动车的相互冲突,并给出相应的交通组织和信号控制方案,保证了平行流交叉口的运行效率,使平行流交叉口设计更符合我国交通应用场景,有助于推动平行流交叉口的推广应用,为解决城市交叉口拥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交通工程领域。

    一种连续流交叉口交通组织及信号配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6236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55760.6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流交叉口交通组织及信号配时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交叉口各流向的车辆通行数据,设定行车道几何布局;步骤二、确立主信号与预信号配时方案;步骤三、确定车辆相位相序方案;步骤四、根据不同信号相位方案,设定对应的配时参数。本发明通过主信号与预信号的协调配时,使得连续流交叉口左转、直行和右转车流皆不存在二次停车现象,实现了连续流交叉口同一相位放行左转、直行和右转车辆同时,保证各流向车流的通行权益。本发明应用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

    一种两相位无冲突交叉口的信号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589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105430.2

    申请日:2019-02-01

    Abstract: 一种两相位无冲突交叉口的信号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它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两相位信号控制方案左转与直行存在冲突导致左转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重新设计,规定各流向车辆运行规则,使得两相位不存在冲突点,并且交叉口同时实现左转、直行和右转,最大限度提高交叉口道路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直行相位协调配时,使得直行车流从临时停车线到达路口停车线时不用二次停车,降低了直行车流的延误,相比较于传统信号控制方法,本发明方法将车均延误下降了30.1%,提升了交叉口通行能力,对改善交叉口的拥堵具有明显的效果,提高了交叉口利用效率。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

    一种连续流交叉口交通组织及信号配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6236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355760.6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流交叉口交通组织及信号配时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交叉口各流向的车辆通行数据,设定行车道几何布局;步骤二、确立主信号与预信号配时方案;步骤三、确定车辆相位相序方案;步骤四、根据不同信号相位方案,设定对应的配时参数。本发明通过主信号与预信号的协调配时,使得连续流交叉口左转、直行和右转车流皆不存在二次停车现象,实现了连续流交叉口同一相位放行左转、直行和右转车辆同时,保证各流向车流的通行权益。本发明应用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

    一种潮汐式自动驾驶BRT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67438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1222702.9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一种潮汐式自动驾驶BRT的控制方法,它属于公共交通规划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人工驾驶BRT车辆在潮汐式可变车道运行,难以保证长距离可变车道安全以及道路利用效率的问题。本发明对潮汐式自动驾驶BRT系统的运营方式、站台设置、车道衔接、行车方向切换、车道清空、系统架构和运行过程进行说明,能够在保证长距离可变车道行车安全的同时,有效解决潮汐车流引起的交通拥堵现象、提高道路利用效率;而且本发明的潮汐式自动驾驶BRT设置方法具有设置灵活和建设成本低廉的特点,相比较于地铁,其建设成本为地铁的1/10左右,但其运量能够达到地铁的1/2,潮汐式自动驾驶BRT单向最大运量甚至可能超过地铁。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公共交通规划领域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