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于凝胶与陶瓷浆料的定向冷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1725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0577435.0

    申请日:2018-06-06

    Abstract: 一种对于凝胶与陶瓷浆料的定向冷冻装置,涉及一种定向冷冻装置。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定向冷冻过程液氮浪费、不能控温、不能制备定向层状孔结构多孔陶瓷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由液氮容器、乙醇容器、加热装置、铜板、铜棒、模具、温度传感器和控温系统组成;乙醇容器在液氮容器内部,第一铜板竖直固定在第二铜板上表面,铜棒固定在第二铜板下表面,铜棒插入乙醇容器中,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内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控温系统连接,两个模具固定在第二铜板的上端面且在第一铜板的两侧。本发明有效的减少了液氮因快速挥发导致的低温条件保持时间过短的弊端,且对于冷冻端温度进行控制,良好的保持了工艺中所需的恒定的低温条件与实验时长。

    一种微米级氧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231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28533.1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一种微米级氧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氧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粒子状氧化铝热处理后长径比较低的技术问题,通过高温烧结制备氧化铝纤维。本发明:一、制备氧化铝前驱体;二、水热;三、烧结。本发明先采用溶胶法进行氧化铝前驱体的制备,然后采用水热法进行勃姆石纳米棒制备,再将勃姆石纳米棒高温烧结进行氧化铝纤维制备的流程。其中,在制备过程中,合适的添加剂用量以及后续的热处理过程是氧化铝形成一维结构的最关键因素。本发明基于水热法制备出具有较高长径比的纳米级勃姆石棒,通过高温烧结制备出微米级氧化铝纤维,工艺简单,制品形貌可控,纯度高,前景广泛。

    一种勃姆石纳米棒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672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24728.9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一种勃姆石纳米棒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以纳米颗粒堆积形式构成的纳米多孔结构使气凝胶本身脆性大、结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以勃姆石纳米棒为基础材料进行勃姆石纳米棒气凝胶的制备,在制备过程中为增强气凝胶的性能采用壳聚糖作为增强材料,实现与气凝胶的复合。为了使溶胶均匀凝胶,使获得的凝胶结构更为均匀,采用氨蒸气辅助凝胶,即将溶胶与氨的乙醇溶液一同放置在密封容器中,在氨的蒸发中实现溶胶的凝胶。本发明通过纳米棒彼此间的相互搭接和缠结构成气凝胶的骨架结构,进而改变传统的以颗粒堆积形式的气凝胶构成方式。

    一种对于凝胶与陶瓷浆料的定向冷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1725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577435.0

    申请日:2018-06-06

    Abstract: 一种对于凝胶与陶瓷浆料的定向冷冻装置,涉及一种定向冷冻装置。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定向冷冻过程液氮浪费、不能控温、不能制备定向层状孔结构多孔陶瓷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由液氮容器、乙醇容器、加热装置、铜板、铜棒、模具、温度传感器和控温系统组成;乙醇容器在液氮容器内部,第一铜板竖直固定在第二铜板上表面,铜棒固定在第二铜板下表面,铜棒插入乙醇容器中,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内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控温系统连接,两个模具固定在第二铜板的上端面且在第一铜板的两侧。本发明有效的减少了液氮因快速挥发导致的低温条件保持时间过短的弊端,且对于冷冻端温度进行控制,良好的保持了工艺中所需的恒定的低温条件与实验时长。

    一种三维网络状多孔纤维质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008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561951.4

    申请日:2018-06-01

    Abstract: 一种三维网络状多孔纤维质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多孔纤维质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冷冻注模法制备多孔材料时无法控制生坯密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短切纤维的长度;二、制备浆料;三、静置与加压排水相结合制备不同密度的生坯;四、浆料的冷冻和干燥;五、生坯的热处理。本发明的步骤三中采用静置与压管加压排水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控制压管压入模具的深度即控制模具中生坯的体积进而得到不同密度的生坯,最终通过性能表征,建立制备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密度低、导热系数小的样品的制备。

    一种三维网络状多孔纤维质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008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561951.4

    申请日:2018-06-01

    Abstract: 一种三维网络状多孔纤维质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多孔纤维质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冷冻注模法制备多孔材料时无法控制生坯密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短切纤维的长度;二、制备浆料;三、静置与加压排水相结合制备不同密度的生坯;四、浆料的冷冻和干燥;五、生坯的热处理。本发明的步骤三中采用静置与压管加压排水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控制压管压入模具的深度即控制模具中生坯的体积进而得到不同密度的生坯,最终通过性能表征,建立制备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密度低、导热系数小的样品的制备。

    一种无机气凝胶填充有序孔氧化铝模板的复合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242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88533.9

    申请日:2018-07-17

    Abstract: 一种无机气凝胶填充有序孔氧化铝模板的复合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有序孔氧化铝模板的隔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差,且SiO2气凝胶的易于碎裂,难以成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制备Al2O3溶胶;二、制备陶瓷浆料;三、定向冷冻;四、浸渍;五、冷冻干燥。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隔热材料具有良好的纳米级微孔结构,降低了Al2O3模板热导率,提高了复合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复合隔热材料沿着模板的冰晶生长方向的强度与模量都有所提高,且保持了复合隔热材料的各向异性性能,复合隔热材料沿着冰晶生长方向与垂直于其生长方向的隔热性能、力学性能都有所差别。

    一种微米级氧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231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910828533.1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一种微米级氧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氧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粒子状氧化铝热处理后长径比较低的技术问题,通过高温烧结制备氧化铝纤维。本发明:一、制备氧化铝前驱体;二、水热;三、烧结。本发明先采用溶胶法进行氧化铝前驱体的制备,然后采用水热法进行勃姆石纳米棒制备,再将勃姆石纳米棒高温烧结进行氧化铝纤维制备的流程。其中,在制备过程中,合适的添加剂用量以及后续的热处理过程是氧化铝形成一维结构的最关键因素。本发明基于水热法制备出具有较高长径比的纳米级勃姆石棒,通过高温烧结制备出微米级氧化铝纤维,工艺简单,制品形貌可控,纯度高,前景广泛。

    一种勃姆石纳米棒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6720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824728.9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一种勃姆石纳米棒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以纳米颗粒堆积形式构成的纳米多孔结构使气凝胶本身脆性大、结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以勃姆石纳米棒为基础材料进行勃姆石纳米棒气凝胶的制备,在制备过程中为增强气凝胶的性能采用壳聚糖作为增强材料,实现与气凝胶的复合。为了使溶胶均匀凝胶,使获得的凝胶结构更为均匀,采用氨蒸气辅助凝胶,即将溶胶与氨的乙醇溶液一同放置在密封容器中,在氨的蒸发中实现溶胶的凝胶。本发明通过纳米棒彼此间的相互搭接和缠结构成气凝胶的骨架结构,进而改变传统的以颗粒堆积形式的气凝胶构成方式。

    一种有机物填充有序孔氧化铝模板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114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599360.6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一种有机物填充有序孔氧化铝模板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无机多孔材料的孔径分布呈现随机取向,在浸渍过程中,容易发生胀裂现象,吸附形成的复合相变材料均匀性较差,热导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制备Al2O3溶胶;二、制备陶瓷浆料;三、定向冷冻;四、制备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采用冷冻注模成型制备了一种具有定向孔结构的Al2O3模板,并采用熔融浸渍工艺完成了相变材料的浸渍。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制备的Al2O3模板具有很好的封装性能,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储能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