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液体复合电解液的制备及在铝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59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17760.5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复合电解液的制备及在铝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涉及有机铝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氯化咪唑、无水氯化铝和含氟类添加剂作为电解质,其中氯化咪唑和无水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1.1~1:2;含氟类添加剂的浓度为0.002‑1mol/L;通过对氯化咪唑、无水氯化铝和含氟类添加剂进行筛选并控制用量,使得制备的离子液体复合电解液具有一定去除铝钝化膜、暴露新鲜铝金属表面的能力,并具有在循环过程中形成杂化电解质界面层、加速界面动力学的特性。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特定的离子液体复合电解液中用于铝离子电池提升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并抑制铝枝晶生长的特性及其组合的用途。

    一种水系铝离子电池用水系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73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12410.3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一种水系铝离子电池用水系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水系铝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水系铝离子电池铝在水系电解质中易发生不利的析氢反应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解液由水溶性铝盐、水、噁烷类物质和氢键受体组成。其中噁烷类物质通过其不稳定的α‑氢与其中的醚氧官能团强协调,帮助降低腈类氢键受体物质的还原活性。此外,在与铝盐和水混合的过程中,大量的氢键受体显著破坏水分子的氢键网络,抑制水的分解活性提升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由于‑CN基团的强配位作用,保证铝离子的可逆沉积/剥脱的同时抑制析氢负反应。应用于水系电解液领域。

    一种氧化锰/氧化铈无定形多泡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218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23650.4

    申请日:2023-02-16

    Abstract: 一种氧化锰/氧化铈无定形多泡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储能材料电催化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用于电催化合成氨的催化剂普遍存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活性不高,产率和法拉第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首先,将铈源、碳源混合;然后加入锰源和粘结剂,得到前驱体溶液;最后将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成纤维,然后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无定形非晶相的Mn2O3和无定形非晶相的CeO2的复合物,即氧化锰/氧化铈无定形多泡纳米管。它为管壁中具有疏松气泡的一维多泡纳米管。它作为固氮催化剂用于电催化氮气还原生成氨领域。

    采用光催化制备气体演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46349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4145.3

    申请日:2012-04-25

    Abstract: 采用光催化制备气体演示系统,它涉及一种制备气体演示系统。该系统解决目前缺少一种能够将光催化剂利用光能光催化制备气体的速率以及产量进行直观展示的设备的问题。反应杯的上端口设有石英密封盖且二者密封连接,反应杯的顶部设有循环冷凝剂进口和循环冷凝剂出口,石英密封盖上方设有光源,反应杯的底端面位于磁力搅拌器的上方,反应杯的出口端与第一气体导管的一端连通,第一气体导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展示杯中的回形气体输出管路的一端连通,第一气体导管上设有气体干燥器,回形气体输出管路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展示杯中的防倒吸球连通,防倒吸球的顶部设有出口毛细气针。本发明用于演示光催化制备气体。

    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基于它的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06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96129.2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基于它的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基于它的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添加剂含铵根(NH4+)在Zn表面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形成了“屏蔽效应”,阻断了水与Zn的直接接触,从而抑制了氢气产生(HER)。此外,NH4+和草酸根(C2O42–)可以和H+和OH–反应,能够协同维持电极‑电解质界面的pH值的稳定。稳定的电极‑电解液界面pH值可以促进Zn的均匀沉积和脱落过程,实现优异的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