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变径薄壁零件环向流动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62134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910071259.4

    申请日:2009-01-13

    Abstract: 非对称变径薄壁零件环向流动成形方法,它涉及一种非对称变径薄壁零件成形方法。基于解决非对称变径薄壁零件采用传统分体成形、组合焊接方法存在的工序繁多、尺寸精度低、成本高等问题。方法是:对芯模进行结构设计,制作非封闭筒坯,将非封闭筒坯置于成形模具的芯模与分瓣外模之间,将非封闭一侧正对于分瓣外模的型腔的反侧,推动柱塞将粘弹塑性软模注入芯模的内腔中,经加载注入孔作用于非封闭筒坯并使之变形,直至非封闭筒坯的侧壁贴合在分瓣外模型腔的内壁上。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成形的非对称变径薄壁零件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厚度分布均匀、工序简单、制造成本低等,可成形复杂形状非对称变径薄壁零件,适合于汽车、航空及航天等领域上。

    高强度耐高温材料薄壁异型曲面波纹板零件的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62108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51057.7

    申请日:2006-11-24

    Abstract: 高强度耐高温材料薄壁异型曲面波纹板零件的成形方法,本发明属于板材零部件成形方法,它解决了高强度耐高温材料薄壁异型曲面波纹板零件成形尺寸精度低、容易破裂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室温软模成形,软模材料为粘性物质,它由下列步骤实现:一、将上顶部具有敞口的软模材料仓内腔中充满粘性软模材料;二、将板坯料放在软模材料仓的上顶部上,然后把成形型模压置于板坯料的上表面上,成形型模的型腔朝向下方并与软模材料仓的敞口相对应;三、在软模材料仓内从粘性软模材料的底端向上推动粘性软模材料,使板坯料向上贴合在成形型模的型腔内表面上。本方法具有成形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模具结构简单和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轴对称薄壁大截面比异型曲面零件的内外压复合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62107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51056.2

    申请日:2006-11-24

    Abstract: 轴对称薄壁大截面比异型曲面零件的内外压复合成形方法,涉及一种板材成形制造方法,它解决了大截面比异型曲面零件分体成形、组合焊接存在的尺寸精度低、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成品采用室温一体软模成形方法,此方法的步骤如下:选择筒坯;制作筒坯;将筒坯装入内压成形模具中,由筒壁内侧注入粘性软模材料,使得筒坯局部发生扩径成形,直至贴合型模;开启模具,取出内压成形零件并清除粘性软模材料;将内压成形得到的零件装入外压成形模具中,粘性软模材料由通道注入零件外侧,使得筒坯局部发生缩径成形,直至贴合芯模;打开模具取出零件,得到成品。本发明具有成形零件截面积比较大,壁厚分布均匀,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形状复杂的优点。

    非对称变径壁厚分布均匀的薄壁零件环向流动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62134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10071259.4

    申请日:2009-01-13

    Abstract: 非对称变径壁厚分布均匀的薄壁零件环向流动成形方法,它涉及一种非对称变径薄壁零件成形方法。以解决采用蜗壳状薄板件液压拉伸整体成型模,无法实现壁厚分布均匀的非对称变径薄壁零件成型的问题。方法是:对芯模进行结构设计,制作非封闭筒坯,将非封闭筒坯置于成形模具的芯模与分瓣外模之间,将非封闭一侧正对于分瓣外模的型腔的反侧,推动柱塞将粘弹塑性软模注入芯模的内腔中,经加载注入孔作用于非封闭筒坯并使之变形,直至非封闭筒坯的侧壁贴合在分瓣外模型腔的内壁上。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成形的非对称变径薄壁零件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厚度分布均匀、制造成本低等,可成形复杂形状非对称变径薄壁零件,适合于汽车、航空及航天等领域上。

    钛及钛合金板材零件粘性介质双向压力冷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999003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610151220.X

    申请日:2006-12-29

    Abstract: 钛及钛合金板材零件粘性介质双向压力冷成形方法,本发明涉及钛及钛合金板材零件的压力冷成形方法。它解决了钛及钛合金板材零件在室温下成形性能差的问题。它包括如下步骤:一、把板坯料放在粘性介质仓上,并用型腔内充满半固态的粘性介质的凹模压紧板坯料,闭合模具型腔;二、通过柱塞将粘性介质注入缸内的粘性介质充满粘性介质仓;三、柱塞继续向介质仓内注入粘性介质,对板坯料施加成形压力;四、调节介质排放口处的压力控制阀使凹模内的粘性介质可控的流出并对板坯料施加反向压力;板坯料在上下两侧粘性介质双向压力作用下,逐渐被拉入凹模的型腔内;五、最后,粘性介质排出到凹模的型腔外,板坯料在足够的压力下完全贴模,获得所需的零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