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6134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15574.6
申请日:2017-06-29
IPC: A61N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N7/00 , A61N2007/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声反射回波实时测量体内声场的方法,首先构建一声动力治疗的目标区域S内部每一点的坐标(x,y,z)与对应的声阻抗Z之间的函数关系Z=f(x,y,z),然后对目标区域S中的一预设位置P进行激励并监测预设位置P处的反射超声波强度I1,根据Z=f(x,y,z)计算预设位置P入射侧的声阻抗Z1、透射侧的声阻抗Z2以及计算预设位置P处的超声反射系数R,再根据超声反射系数R和反射超声波强度I1计算入射至预设位置P处的超声强度I2,从而计算预设位置P反射侧的第一层组织所在的空间区域中到预设位置P的距离为x处的声场强度Ix。本发明不仅能够为治疗参数的优化选择提供参考,从而防止过治疗或欠治疗等情况出现;而且能够为后续声场控制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726134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15524.8
申请日:2017-06-29
IPC: A61N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自适应聚焦方法,该方法用于在声动力治疗时对声能量的聚焦区域以及超声发射电压进行实时调整,以将声能量准确聚焦于治疗所需的目标区域。本发明利用超声反射回波对组织内的声场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时调整聚焦位置、焦点尺寸以及声场强度,以使得实际声场与预期声场一致,解决了声动力治疗时组织内实际声场与预期声场之间存在偏差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不仅反应速度快、实时性好、人工介入少,而且提高了治疗效率以及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36246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17759.0
申请日:2017-06-29
IPC: A61N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聚焦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二维超声相控阵技术获取到声动力治疗的目标区域的三维几何模型,然后构建该目标区域的三维声学模型,根据目标位置、目标尺寸以及三维声学模型计算治疗所需的相控阵聚焦法则,并根据相控阵聚焦法则对二维超声相控阵探头中的各阵元进行激励。本发明能够使能量准确聚焦到病变处,提高声动力治疗的准确性,最大程度降低对正常部位的损伤;由于采用了聚焦方式,从而提高了声能量输入效率效率;另外,本发明中的目标位置通过聚焦法则确定,治疗过程中探头无需移动即可将声能量聚焦到病变处,操作简便,效率高。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声动力疗法中声能量输入效率不高和治疗准确性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61344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0515524.8
申请日:2017-06-29
IPC: A61N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自适应聚焦方法,该方法用于在声动力治疗时对声能量的聚焦区域以及超声发射电压进行实时调整,以将声能量准确聚焦于治疗所需的目标区域。本发明利用超声反射回波对组织内的声场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时调整聚焦位置、焦点尺寸以及声场强度,以使得实际声场与预期声场一致,解决了声动力治疗时组织内实际声场与预期声场之间存在偏差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不仅反应速度快、实时性好、人工介入少,而且提高了治疗效率以及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36246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517759.0
申请日:2017-06-29
IPC: A61N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聚焦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二维超声相控阵技术获取到声动力治疗的目标区域的三维几何模型,然后构建该目标区域的三维声学模型,根据目标位置、目标尺寸以及三维声学模型计算治疗所需的相控阵聚焦法则,并根据相控阵聚焦法则对二维超声相控阵探头中的各阵元进行激励。本发明能够使能量准确聚焦到病变处,提高声动力治疗的准确性,最大程度降低对正常部位的损伤;由于采用了聚焦方式,从而提高了声能量输入效率效率;另外,本发明中的目标位置通过聚焦法则确定,治疗过程中探头无需移动即可将声能量聚焦到病变处,操作简便,效率高。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声动力疗法中声能量输入效率不高和治疗准确性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8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92425.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6F18/24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131 , G06N3/0455 , G06N3/092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N3/049 , G06N3/0464 , G06F18/23 , G06N3/084 , G06N3/0895 , G06F16/353 , G06F40/2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阅读诱发脑电的强化学习情感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自然语言理解和认知神经科学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阅读眼动信息获取与文本分词对应的诱发脑电片段;以完整语义句子为单位输入脑电片段至脑电分词器、量化器与编码器,通过自监督重建范式预训练上述模块;利用量化器离散的脑电向量激活智能体,筛选关键脑电向量集合,基于该集合推断情感分类;构造强化脑电向量集合类、多样性、表征性的奖励函数,优化智能体的选择策略。采用本发明,可以为自然阅读脑机接口的情感识别提供一种新范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3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92429.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6F16/334 , G06N3/0455 , G06N3/0895 , G06F18/213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语义对齐与句子检索的脑电文本解码方法及装置,涉及自然语言理解和认知神经科学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脑电信号训练数据输入初始的脑电信号编码模型,将文本真值输入BERT模型,进而计算对比学习损失函数;将预测脑电信号编码特征输入初始的分类器,计算分类损失函数;结合对比学习损失函数与分类损失函数,对初始的脑电信号编码模型和初始的分类器进行训练;将待生成脑电信号输入到训练好的脑电信号编码模型,将编码特征输入分类器,将单词预测概率输入波束搜索模块,得到关键词集合,根据AhoCorasick算法在语料库中检索出与关键词集合相似度最高的文本语句。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高效、准确的脑电文本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626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243396.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16H50/30 , G16H50/70 , G16H10/60 , G06V20/40 , G06V40/16 , G10L25/66 , G10L25/30 , G10L15/16 , G06V10/80 , G06N3/0455 , G06N3/088 , G06F40/284 , G06F18/25 , G06F18/2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抑郁症筛查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视频分支提取所述视频数据对应的视频特征,通过所述音频分支提取所述音频数据对应的音频特征,通过所述文本分支提取所述文本数据对应的文本特征,然后通过所述融合模块中的交叉注意力机制将视频特征、音频特征和文本特征进行融合以得到融合特征,最后通过所述预测模块根据融合特征确定所述待筛查数据的抑郁量表得分。这样通过交叉注意力机制将视频特征、音频特征和文本特征进行融合,可以增加融合特征所携带的知识信息,并且还可以关注视频特征、音频特征和文本特征中的冗余特征,从而可以提高抑郁症筛查模型的筛查准确性,进而可以提高多模态自动抑郁症筛查的效率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74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1434360.9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绝对反射率谱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绝对反射率谱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漫反射立方积分腔测量材料绝对漫反射率谱,该立方腔包括腔体和活动可拆卸的顶盖板,腔体的侧壁开有入光孔和出光孔;光源发射的光经过双凸透镜汇聚后通过入光孔进入立方腔内,然后从出光孔射出被光纤探头接收并传输给光谱仪,经光谱仪分光后的光谱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记录。并通过调节不同的顶盖开口大小,得到不同的出射光谱,经数据处理后得到漫反射立方腔的绝对漫反射率谱。本发明通过测量不同附加开孔比条件下的立方腔的出射光谱,准确计算出了腔内壁材料的绝对漫反射率谱,实现了材料绝对漫反射率谱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54032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1377326.0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K1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波长光源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波长光源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稀土离子荧光强度测温技术在较高温度区间内的相对灵敏度会急剧衰减的问题,本发明在303到783K的温度范围内,记录稀土Tb3+离子在氙灯经过分光后的310nm和378nm的光源激发下所发出的中心波长位于545nm的绿色荧光的强度比,该强度比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即为测温曲线,可以用来测量未知环境的温度。基于该方法,能够在较高温度区间内获得更加灵敏的温度响应,明显优于目前常规光学方法所能达到的灵敏度,本发明应用于荧光强度比测温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