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视觉探测与浓度传感的建筑环境突发污染源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72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48188.8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联合视觉探测与浓度传感的建筑环境突发污染源辨识方法,在建筑环境突发污染源定位中引入计算机视觉,通过人为释放污染动作的即时辨识,为后续应急处置措施的开展争取时间;采用结合逆马尔科夫链与贝叶斯推理的室内突发污染源快速识别方法;利用视觉技术识别人为释放污染动作并联合浓度传感快速寻找污染源。本发明大幅提升了室内突发污染源辨识的即时响应特性;将污染源辨识算法的识别时间降低至分钟级;并提出了当视觉辨识不明确或失效时,浓度传感数据辅助(主导)判定污染源位置的实施方案,通过视觉+浓度两个维度的数据对污染源辨识准确性形成互补的同时提升了室内突发污染场景中污染源辨识技术的可靠性。

    一种用于液相球状膜破碎过程识别的数值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0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37881.4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液相球状膜破碎过程识别的数值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液相球状膜包络和黏附污染源散发的污染物的初始分布;根据液相球状膜包络和黏附污染源散发的污染物的初始分布,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标记法建立用于液相球状膜破碎过程识别的数值模型。以此方式,可以有效建立用于液相球状膜破碎过程识别的数值模型,便于明确液相球状膜内部悬浮的污染物被气流捕集的效率,以及液相球状膜表面破碎后其黏附的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为工业通风技术在未来发展基于两相流的捕集理论提供基础支撑。

    一种用于调控薄膜稳定生成的射流参数范围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53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90171.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调控薄膜稳定生成的射流参数范围的确定方法,包括:在实验过程中,利用2D‑PIV系统对薄膜生成装置的薄膜生成区进行流场测量,得到流场数据;根据多次实验获得的流场数据,确定导致薄膜直接断裂无法成形的射流参数上限和使薄膜能够脱离表面活性剂溶液界面形成完整薄膜的射流参数下限;根据射流参数上限和射流参数下限,确定用于调控薄膜稳定生成的射流参数范围。以此方式,可以准确确定用于调控薄膜稳定生成的射流参数范围,进而以此调控薄膜的稳定生成,使之能更好地包络污染源散发的污染物,为工业通风技术中实现薄膜包络的两相流捕集,降低排风需风量和系统能耗提供支撑。

    联合视觉探测与浓度传感的建筑环境突发污染源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72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0748188.8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联合视觉探测与浓度传感的建筑环境突发污染源辨识方法,在建筑环境突发污染源定位中引入计算机视觉,通过人为释放污染动作的即时辨识,为后续应急处置措施的开展争取时间;采用结合逆马尔科夫链与贝叶斯推理的室内突发污染源快速识别方法;利用视觉技术识别人为释放污染动作并联合浓度传感快速寻找污染源。本发明大幅提升了室内突发污染源辨识的即时响应特性;将污染源辨识算法的识别时间降低至分钟级;并提出了当视觉辨识不明确或失效时,浓度传感数据辅助(主导)判定污染源位置的实施方案,通过视觉+浓度两个维度的数据对污染源辨识准确性形成互补的同时提升了室内突发污染场景中污染源辨识技术的可靠性。

    一种拂面送风气流下的眼表可接受度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90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87949.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拂面送风气流下的眼表可接受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荧光素染色法检测泪膜破裂时间;全程录像识别和记录眨眼频率变化;获取基于泪膜破裂时间与眨眼频率的眼表生理反应的客观指标;根据拂面送风下眼表可接受度客观指标,构建适用于工业环境的眼表不适指数调查评价表;基于所述眼表不适指调查表,设计气流可接受性调查评价表;设定检测工况,在相同条件下同步进行眼表不适指数调查评价、气流可接受性调查评价和眼表生理反应的客观指标的检测,得到眼表不适的送风气流环境因素的范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检测出眼表在在不同气流条件下的舒适度,进而确定影响拂面送风气流的环境因素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