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洞口雾害智能防控方法、系统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276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54800.1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洞口雾害智能防控方法、系统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隧道洞口及其周边的实时环境数据,包括雾气可见度、温度、湿度和风速;S2、根据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雾气形成条件,若是,则将所述实时环境数据输入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预测是否会发生雾害,若会发生雾害,则进入步骤S3,若不会发生雾害,则返回步骤S1;S3、生成破坏雾气形成条件的防雾策略并实施,返回步骤S1,所述防雾策略包括通风参数指令、调温参数指令和除湿参数指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实时性、智能化决策、自动化控制和持续优化的特点,可以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雾害防控。

    一种混凝土打印的供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25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170555.X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打印的供料方法,包括进料口、液料仓、搅拌机、柱塞泵、控制模块和用于固定支撑的箱体外壳;所述搅拌机包括电机和搅拌箱,所述电机通过转轴连接搅拌箱,所述进料口和液料仓均连接搅拌箱,所述柱塞泵包括液压箱和柱塞腔,所述液压箱连接柱塞腔,所述搅拌箱通过管道连接柱塞腔所述柱塞腔的出口连接有出料管道;所述搅拌箱内固定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黏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黏度传感器均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柱塞腔与出料管道连接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一种隧道掘进机水面拼装始发的固定式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8208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40348.6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掘进机水面拼装始发的固定式平台,包括桩基础、用于组装掘进机的平台甲板和用于收放掘进机的斜坡道,桩基础的一端固定在水下的土体中,另一端连接平台甲板,平台甲板位于水体上,斜坡道为管状结构,斜坡道的一端连接平台甲板,另一端位于土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掘进机在水面上组装,操作空间大;打破传统陆域环境盾构法隧道施工工艺的局限性,实现超深水域环境盾构法实施隧道掘进施工的突破;能够为穿越超深超宽水域隧道线路上开辟更多工作面,提高超深超宽水域超长隧道的施工进度,大幅度缩短超长隧道建设周期;能够在隧道施工完成后将该平台进一步的改造扩建为用于交通转换或者隧道通风的永久性设施。

    一种用于地质条件勘探的仿生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6165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31874.8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质条件勘探的仿生机器人,包括锥形段、螺旋段、固定段和伸缩段,所述锥形段、螺旋段和固定段依次连接构成驱动检测结构,所述螺旋段可转动连接固定段,所述驱动检测结构包括第一驱动检测部和第二驱动检测部,所述伸缩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检测部和第二驱动检测部;所述固定段的两侧设有触角杆,所述触角杆的尾端设有连接件;所述固定段内设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连接有动力输出部件、信号发射部件、信号接收部件、测量部件及方向自动巡航部件,所述动力输出部件连接有能量补给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低能耗、长续航等优点。

    一种三维几何轮廓量测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930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170627.0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几何轮廓量测装置,包括量测部件,所述量测部件包括激光测距仪阵列、数据采集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激光测距仪阵列包括激光测距仪、蜂窝固定框架和采集控制板,所述蜂窝固定框架的内部呈蜂窝状,所述激光测距仪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激光测距仪固定在蜂窝固定框架上对应的蜂窝内,所述激光测距仪连接采集控制板,所述采集控制板固定在蜂窝固定框架底部,所述采集控制板连接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控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范围广、精确度高等优点。

    一种3D打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45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37199.7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根据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目标值,确定3D打印混凝土的基本组分材料用量;S2、根据外加剂的产品推荐掺量以及在步骤S1中确定的基本组分材料用量,获取3D打印混凝土的初选配合比;S3、利用在步骤S2中得到的初选配合比,制备3D打印混凝土拌合物,测量其坍落度,根据打印设备对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筛选出满足打印设备要求的3D打印混凝土次选配合比;S4、利用在步骤S3中得到的次选配合比,制备3D打印混凝土拌合物,对其进行静态屈服应力发展测试,获得终选配合比;S5:利用在步骤S4中得到的终选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进行试打印试验。

    一种混凝土结构5D打印方法及打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061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050885.7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5D打印方法及打印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拟打印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空间数据和环境数据;2)分析获得拟打印混凝土结构在空间、环境和时间上的5D性能,根据分析结果设计获得混凝土配比和打印参数;3)以所述混凝土配比和打印参数生成打印指令,建造混凝土结构;4)采集分析获得当前建造完成的混凝土结构在空间、环境和时间上的5D性能,基于该5D性能判断混凝土结构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若是,则结束打印,若否,则针对不安全部位进行补强打印,重复执行步骤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5D空间内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个性化设计、动态控制建造参数,保证混凝土结构顺利建造且结构安全服役。

    适用于高地温隧道的相变混凝土支护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75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79198.5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隧道的相变混凝土支护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相变混凝土支护结构和地源热泵系统两部分。相变混凝土支护结构安装于高地温段,由相变混凝土,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组成,其中相变传感器可对相变混凝土支护结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在温度显示器上呈现出平均温度;地源热泵系统由水泵、主水管和若干组热交换管组成。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相变混凝土支护结构平均温度与相变温度范围的联动反馈,来优化调节系统的运营模式,实现系统可持续性运营。本发明通过相变混凝土与地源热泵技术的结合,综合利用了相变材料的隔热储能特性和地源热泵技术的运能特性,实现了对高地温隧道的工程热害控制和地热能提取利用。

    一种混凝土结构5D打印方法及打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061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50885.7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5D打印方法及打印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拟打印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空间数据和环境数据;2)分析获得拟打印混凝土结构在空间、环境和时间上的5D性能,根据分析结果设计获得混凝土配比和打印参数;3)以所述混凝土配比和打印参数生成打印指令,建造混凝土结构;4)采集分析获得当前建造完成的混凝土结构在空间、环境和时间上的5D性能,基于该5D性能判断混凝土结构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若是,则结束打印,若否,则针对不安全部位进行补强打印,重复执行步骤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5D空间内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个性化设计、动态控制建造参数,保证混凝土结构顺利建造且结构安全服役。

    一种多相机摄影测量系统中相机空间位置关系标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3236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48552.1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机摄影测量系统中相机空间位置关系标定装置,包括一个靶标平面、多台相机、一个相机安装架和一台PC机,所述的靶标平面与相机安装架以设定间隔放置,所述的多台相机分别设在相机安装架上,所述的PC机与相机连接,所述的靶标平面设有多个分别由四个靶点组成的正方形靶标,所述的多个正方形靶标分别对应位于多台相机的视场内;PC机控制相机采集对应正方形靶标的图像,并获得各靶点在相机坐标系统中的位置,根据两两正方形靶标间的位置关系,计算相应的两台相机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标定结果精确、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