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同步去除碳氮磷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1377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264558.4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同步去除碳氮磷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用去离子水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冲洗,并烘干;采用可溶性钙盐溶液对烘干后的天然斜发沸石进行恒温翻转浸渍,制得预处理的天然斜发沸石;将制得的预处理的天然斜发沸石加入到含有可溶性钙盐、碱以及聚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至分散均匀;向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双氧水溶液,后经离心、烘干,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纳米复合材料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氧化能力,可实现不同类型实际污染水体中的碳氮磷高效同步去除,氮磷去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碳去除率也在50%以上,具有碳氮磷同步去除效果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改性阴离子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583673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851794.6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阴离子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强碱型阴离子树脂材料进行冲洗,并烘干得到干燥的强碱型阴离子树脂材料;将氯化铁的盐酸溶液和氯氧化锆的盐酸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接着将干燥的强碱型阴离子树脂材料加入至混合液内经处理得到改性阴离子树脂材料。本发明的改性阴离子树脂材料可以作为除磷吸附剂应用。本发明将铁氧化物和锆氧化物分别成功地负载于强碱型阴离子树脂材料上,从而使得该改性阴离子树脂材料不仅保留了铁氧化物和锆氧化物分别对磷的吸附性能,而且还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优异的水力学性能的固定环境,进而发挥铁氧化物和锆氧化物对磷的优异的吸附效果。

    改性阴离子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58367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851794.6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阴离子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强碱型阴离子树脂材料进行冲洗,并烘干得到干燥的强碱型阴离子树脂材料;将氯化铁的盐酸溶液和氯氧化锆的盐酸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接着将干燥的强碱型阴离子树脂材料加入至混合液内经处理得到改性阴离子树脂材料。本发明的改性阴离子树脂材料可以作为除磷吸附剂应用。本发明将铁氧化物和锆氧化物分别成功地负载于强碱型阴离子树脂材料上,从而使得该改性阴离子树脂材料不仅保留了铁氧化物和锆氧化物分别对磷的吸附性能,而且还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优异的水力学性能的固定环境,进而发挥铁氧化物和锆氧化物对磷的优异的吸附效果。

    一种用于同步去除碳氮磷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137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64558.4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同步去除碳氮磷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用去离子水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冲洗,并烘干;采用可溶性钙盐溶液对烘干后的天然斜发沸石进行恒温翻转浸渍,制得预处理的天然斜发沸石;将制得的预处理的天然斜发沸石加入到含有可溶性钙盐、碱以及聚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至分散均匀;向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H2O2溶液,后经离心、烘干,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纳米复合材料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氧化能力,可实现不同类型实际污染水体中的碳氮磷高效同步去除,氮磷去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碳去除率也在50%以上,具有碳氮磷同步去除效果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轨道交通与公共建筑合建结构底层混凝土吸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6966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78539.2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领域,具体是指在轨道交通与公共建筑合建时减小轨道交通运营对合建公共建筑造成的振动的方法。该方法针对钢弹簧浮置板对其固有频率附近低频振动减振效果的不足,为了改变合建结构的固有频率,出于增加合建结构参振质量的考虑,将合建结构底层空腔隔墙厚度增至一定厚度。本发明的优点是:施工方法简单,成本低,可直接增加参振质量,并增强了对低频振动(该频段振动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的减振效果。

    轨道交通与公共建筑合建结构系统减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6625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78522.7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领域,具体是指在轨道交通与公共建筑合建时减小轨道交通运营对合建公共建筑造成的振动的方法。该方法为弥补钢弹簧浮置板对其固有频率附近低频振动减振效果的不足,并结合合建结构基坑开挖施工安全,在地铁明挖区间基坑两侧地下连续墙外侧,设置旋喷桩加固区域,以加强合建结构系统减振的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施工方法简单,成本低,可直接增加参振质量,并增强了对低频振动(该频段振动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的减振效果。

    一种景观水体底泥修复剂、制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2599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199954.9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景观水体底泥修复剂,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10‑50份无机金属盐,5‑20份活性炭,10‑80份贝壳粉,10‑80份硅藻土;所述景观水体底泥修复剂的制备方法是将10‑80份贝壳粉和10‑80份硅藻土研磨,过200目筛,加入10‑50份无机金属盐和5‑20份活性碳,搅拌混合均匀。所述的景观水体底泥修复剂的使用方法是将修复剂配成浓度为50g/L~100g/L的修复剂浊液,再通过底泥注射器注入底泥中,依据水质情况和处理要求,控制修复剂使用量为1立方米景观水2~10L修复剂浊液;本发明的底泥修复剂制作成本低,修复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河流湖泊底泥环境,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适合中小型景观水体的推广应用。

    一种管棚施工偏斜度检测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8324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59986.6

    申请日:2011-03-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棚施工偏斜度检测辅助装置,包括导向车架、前导向轮组、偏斜仪预留仓、偏斜仪支架、后导向轮组、球形万向节、导线预留槽、电源与数据传输线、带螺纹连接环、推进杆。使用时把偏斜仪固定在偏斜仪预留舱内的支架上,导向小车随管棚顶进同步推入钢管中,通过带螺纹连接环接长推进杆,同时用插销连接电源与数据传输线,重复前述操作实现偏斜仪沿钢管轴线的运动。本发明配合管棚顶入设备使用,可实时获取管棚成管施工中的偏斜数据,为管棚施工的高精度定向和纠偏提供准确的技术数据,该装置适用于静压顶入法管棚施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用效果好。

    一种景观水体底泥修复剂、制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259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99954.9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1/00 C02F11/02

    Abstract: 一种景观水体底泥修复剂,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10-50份无机金属盐,5-20份活性炭,10-80份贝壳粉,10-80份硅藻土;所述景观水体底泥修复剂的制备方法是将10-80份贝壳粉和10-80份硅藻土研磨,过200目筛,加入10-50份无机金属盐和5-20份活性碳,搅拌混合均匀。所述的景观水体底泥修复剂的使用方法是将修复剂配成浓度为50g/L~100g/L的修复剂浊液,再通过底泥注射器注入底泥中,依据水质情况和处理要求,控制修复剂使用量为1立方米景观水2~10L修复剂浊液;本发明的底泥修复剂制作成本低,修复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河流湖泊底泥环境,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适合中小型景观水体的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