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0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49051.3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走式药剂与土壤高精度混合搅拌设备结构,所述设备结构包括搅拌腔壳体;与所述搅拌腔壳体相连的药剂添加系统;所述搅拌腔壳体相对固定的刀辊固定座,安装在刀辊固定座上的刀辊;安装在所述搅拌腔壳体内表面的三角楔形凸起;设置在刀辊上的滚刀。本发明通过设计的三角楔形凸起结构,增加了土壤颗粒与药剂颗粒在搅拌过程中的碰撞频率,有效改善药剂在土壤中的分布,提高了混合均匀性和质量,根据实验检测和数值模拟分析,混合质量可达90%以上。此外,设备的转速调节功能使得不同粒径的土壤和药剂可以在最佳速度下进行搅拌,降低了能耗,并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46609.2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活化自由基辅助螯合剂增效冲淋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土壤预处理;测定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测定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硫酸加热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进行增强冲淋可行性评估:判断选择何种活化剂和氧化剂进行活化氧化,判断冲淋所用螯合剂种类,得到判断结果;添加活化剂;添加螯合剂:加入螯合剂,调节体系固液比和pH值,常温振荡至反应完全;进行固液分离。本发明通过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释放有机结合形态中的重金属,且产生的自由基会破坏土壤中的矿物结构使得结合紧密的重金属从固相中释放,再利用螯合剂溶液冲淋土壤,达到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增效洗脱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12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12199.3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砷转化微生物长效氧化稳定土壤砷污染的菌剂。所述基于砷转化微生物长效氧化稳定土壤砷污染的菌剂包括改性瓜尔胶载体和菌液,所述改性瓜尔胶载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取瓜尔胶与三溴化磷、吡啶于甲苯中在5~20°C反应10~12h,经处理得到溴化瓜尔胶;取溴化瓜尔胶与N,N,N',N'‑四甲基‑1,4‑丁二胺于四氢呋喃中反应16~24h,经处理得到改性瓜尔胶载体。改性瓜尔胶与菌液共同作用后提高菌液修复速度,可以将土壤中的砷离子吸附聚集,使菌液能过快速将三价砷离子氧化为低毒、低迁移性的五价砷离子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1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12199.3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砷转化微生物长效氧化稳定土壤砷污染的菌剂。所述基于砷转化微生物长效氧化稳定土壤砷污染的菌剂包括改性瓜尔胶载体和菌液,所述改性瓜尔胶载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取瓜尔胶与三溴化磷、吡啶于甲苯中在5~20°C反应10~12h,经处理得到溴化瓜尔胶;取溴化瓜尔胶与N,N,N',N'‑四甲基‑1,4‑丁二胺于四氢呋喃中反应16~24h,经处理得到改性瓜尔胶载体。改性瓜尔胶与菌液共同作用后提高菌液修复速度,可以将土壤中的砷离子吸附聚集,使菌液能过快速将三价砷离子氧化为低毒、低迁移性的五价砷离子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1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88464.X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土壤微生物培养气体供应系统,属于气体供应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气体供应系统包括气体发生模块,用于输出预设配比的多种气体的混合气;接合模块,与气体发生模块连接,接合模块上可拆卸地固定有倒置的密闭培养瓶,接合模块接收气体发生模块输出的混合气并将其导入密闭培养瓶;真空模块,对密闭培养瓶进行抽真空处理;以及控制模块,与气体发生模块、接合模块以及真空模块连接,用于监控气体供应系统的供气过程。本发明的气体供应系统可自动化地控制不同气体按照预设配比精确混合并导入抽真空后的密闭培养瓶中,全程不与外接大气接触,操作流程简单,可实现兼性需氧菌和好氧菌的气体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253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69677.8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污染土壤加药修复的多级搅喷钻头,涉及土壤修复领域。该用于污染土壤加药修复的多级搅喷钻头包括钻头下设管座,钻头下设管座上螺纹连接有中间体,多组钻头下设管座之间活动拼接,中间体上转动连接有钻头部,钻头下设管座和中间体的内部设有驱动主轴和修复液输送管,中间体的内部设有检测单元和增压单元,钻头部上设有多级钻入单元。该用于污染土壤加药修复的多级搅喷钻头利用三级搅拌叶片对修复液和土壤搅拌,更进一步提升修复液与土壤的混合效果,通过增压单元设计,提升修复液输送压力,通过检测单元对钻头部位置以及该位置的土壤污染数据进行检测,无需多次钻入操作,实时了解土壤污染深度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178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0353919.9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高压搅拌喷液的土壤修复方法,属于土壤修复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高压搅拌喷液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使用具有多个打钻部以及搅拌部的搅拌喷液装置对目标区域进行打钻,从而在目标区域形成有多个钻孔;步骤2,使用位于钻孔内的搅拌部对目标区域的土壤进行搅拌;步骤3,在搅拌部保持搅拌的同时,通过钻孔向目标区域的土壤注入土壤修复成分,其中,土壤修复成分包括呈液态的土壤修复液以及用于在土壤中扩散土壤修复液的扩散剂。本发明提供的土壤修复方法不仅可以时修复液与土壤融合的更加均匀,而且还能使土壤修复液扩散到更远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4876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065138.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F23/50 , B01F25/10 , B01F25/431 , B01F25/433 , B01F33/71 , B01F33/82 , B09C1/02
Abstract: 一种土壤中污染物高压涡流高效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压输送分离液;使输送的分离液的流速进一步地增加,同时分成左右两股;使两股分离液与待分离土壤形成一次湍流混合;使形成一次湍流混合的分离液和土壤的混合物旋转、摩擦,实现进一步地混合;使进一步混合的分离液和土壤的混合物的流速和冲击力降低;使流速和冲击力降低的分离液和土壤的混合物形成二次湍流混合,同时其流速和冲击力进一步地降低;收集最终的分离液和土壤的混合物,并对其固液分离。本土壤中污染物高压涡流高效分离方法实现了对污染土壤的高效、快速分离,显著提升了污染物与土壤颗粒的分离效能,解决了目前技术混合不均匀、效率低的不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45232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1333006.2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35/00 , B01J35/08 , B01J35/10 , C02F1/62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基介孔硅‑碳微球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铁基介孔硅‑碳微球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在介孔碳硅小球堆积的微球中引入纳米零价铁,大幅提升了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性能。铁基介孔硅‑碳微球纳米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的去除过程主要通过吸附、还原、沉淀等多种途径实现。其中,有序介孔结构显著增强了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而纳米零价铁的原位合成则成功引入了多个反应活性位点。本发明可用于对水体中铬(Ⅵ)、镉(Ⅱ)等多种重金属的去除,具有去除能力强、可再生循环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65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364918.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井群采样方法,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的区域中的N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的地下水进行采样,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在调查点位的范围内设定监测中心点;第二步骤,对应于N个不同深度的目标地层,设定需要设置的监测井的数量N以及监测井的深度;第三步骤,根据监测井的数量N设定半径R,得到以监测中心点为圆心且半径为R的圆周;第四步骤,在监测中心点上设置一个监测井,在圆周上均匀设置N‑1个监测井;第五步骤,对应于N个不同深度的监测井,分别配置N个对应的地下水监测井装置;第六步骤,安装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本发明的地下水采样方法,具有建井效率高、对目标层污染地下水精准取样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