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5609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0363297.0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00 , B01D35/02 , C02F103/06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处理污染地下水的抽提井装置,包括井壁单元和真空抽提单元,真空抽提单元具有抽水管和抽气泵,井壁单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多个呈筒状的井管和滤水管、防堵层以及至少一个止水环,滤水管设置在地下水取样井的井底,该井底位于特定地层中,滤水管具有筒状的管体,具有管壁,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至少一层包裹在管壁上的过滤层,过滤层中过滤孔的尺寸小于通孔的尺寸,止水环环绕设置在位于滤水管上部的井管外表面的下端,止水环采用遇水膨胀的材料制成,抽水管的一端和抽气泵连通,另一端设置在井管中,地下水在真空抽提单元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升高,通过抽水管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84820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030773.7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力驱动及电热活化氧化/还原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氧化/还原药剂注入待处理土壤中;将连接电源的阴极和阳极分别插入待处理土壤中,通电形成电场,通过电力驱动氧化/还原药剂在土壤中实现传输;通过电热活化,实现加热升温,温度升高后即可活化氧化药剂,实现土壤修复;所述电热活化,是指向待处理土壤中加入强电解质。本发明通过调控手段利用电动过程自身产生的热量活化氧化药剂,能显著提高氧化能力和修复效率,且不引入其他外源物质,操作简单易行,实现了电动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增强了化学氧化法的原位传质能力,一举三得,高效实用,工程操作性强,是一项极有应用前景的高效修复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984820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30773.7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力驱动及电热活化氧化/还原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氧化/还原药剂注入待处理土壤中;将连接电源的阴极和阳极分别插入待处理土壤中,通电形成电场,通过电力驱动氧化/还原药剂在土壤中实现传输;通过电热活化,实现加热升温,温度升高后即可活化氧化药剂,实现土壤修复;所述电热活化,是指向待处理土壤中加入强电解质。本发明通过调控手段利用电动过程自身产生的热量活化氧化药剂,能显著提高氧化能力和修复效率,且不引入其他外源物质,操作简单易行,实现了电动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增强了化学氧化法的原位传质能力,一举三得,高效实用,工程操作性强,是一项极有应用前景的高效修复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64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0363298.5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用于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的区域中的N个不同深度的地下水进行采样,包括对应于多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设置的N个具有不同深度的监测井和对应于N个具有不同深度的监测井配置的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一个监测井设置在调查区域中预定的监测中心点上,N‑1个监测井分别均匀设置在以监测中心点为圆心和预定半径为R的圆周上,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N个监测井中,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具有滤水管,滤水管设置在监测井的井底,该井底位于对应的目标地层中,一个监测井中的滤水管的底部高于相邻设置的另一个监测井中的滤水管的顶部,预定半径R根据监测井的数量N设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65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364918.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井群采样方法,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的区域中的N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的地下水进行采样,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在调查点位的范围内设定监测中心点;第二步骤,对应于N个不同深度的目标地层,设定需要设置的监测井的数量N以及监测井的深度;第三步骤,根据监测井的数量N设定半径R,得到以监测中心点为圆心且半径为R的圆周;第四步骤,在监测中心点上设置一个监测井,在圆周上均匀设置N‑1个监测井;第五步骤,对应于N个不同深度的监测井,分别配置N个对应的地下水监测井装置;第六步骤,安装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本发明的地下水采样方法,具有建井效率高、对目标层污染地下水精准取样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363302.8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及地下水采样方法,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多个呈筒状的井管、N个滤水管,井管的上下两端沿轴线至内壁均匀设置有多个矩形隔板,将井管内圆柱体空间分隔成N个封闭且互不连通的第一扇形通道,滤水管包括管壁上部和管壁下部,至少一层包裹在管壁下部的过滤层,以及止水环,管体的上下两端沿轴线至内壁均匀设置有多个矩形隔板,将管体内的圆柱体空间分隔成N个封闭且互不连通的第二扇形体通道,一个第二扇形体通道对应的管壁下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构成滤水扇形体,该滤水扇形体的底部是封闭的,滤水扇形体与其上部相应的第一扇形体通道、第二扇形体通道是连通的,止水环采用遇水膨胀的材料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65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64918.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井群采样方法,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的区域中的N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的地下水进行采样,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在调查点位的范围内设定监测中心点;第二步骤,对应于N个不同深度的目标地层,设定需要设置的监测井的数量N以及监测井的深度;第三步骤,根据监测井的数量N设定半径R,得到以监测中心点为圆心且半径为R的圆周;第四步骤,在监测中心点上设置一个监测井,在圆周上均匀设置N-1个监测井;第五步骤,对应于N个不同深度的监测井,分别配置N个对应的地下水监测井装置;第六步骤,安装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本发明的地下水采样方法,具有建井效率高、对目标层污染地下水精准取样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25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56636.8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9/08 , C02F1/30 , C02F103/06 , C02F101/38 , C02F101/34 , C02F101/30 , C02F101/20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地下水修复循环井装置,包括光催化反应模块单元;以及真空抽提单元,包括抽气管、活性炭吸附机构,光催化反应模块单元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光催化反应网模块,光催化反应网模块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两个光催化反应网、可见光光源,两个光催化反应网上下平行设置,光源平行设置在两个光催化反应网之间,光催化反应网与光源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进行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内分别设置有电路,光催化反应网上设置有光催化剂涂层,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进行反应,对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去除并对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修复,处理后的地下水在真空抽提单元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升高,通过上层筛管回流到地层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09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63297.0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00 , B01D35/02 , C02F103/06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处理污染地下水的抽提井装置,包括井壁单元和真空抽提单元,真空抽提单元具有抽水管和抽气泵,井壁单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多个呈筒状的井管和滤水管、防堵层以及至少一个止水环,滤水管设置在地下水取样井的井底,该井底位于特定地层中,滤水管具有筒状的管体,具有管壁,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至少一层包裹在管壁上的过滤层,过滤层中过滤孔的尺寸小于通孔的尺寸,止水环环绕设置在位于滤水管上部的井管外表面的下端,止水环采用遇水膨胀的材料制成,抽水管的一端和抽气泵连通,另一端设置在井管中,地下水在真空抽提单元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升高,通过抽水管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99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364906.4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滤水管、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及施工方法,滤水管设置在地下水取样井的底部,包括管体,具有管壁上部和管壁下部,管壁下部设置有多个通孔;至少一层包裹在管壁下部的过滤层;以及止水环环绕设置在管壁上部,过滤层中过滤孔的尺寸小于通孔的尺寸,止水环采用遇水膨胀的材料制成。因为本发明的滤水管,设置在地下水取样井的底部,用于对特定地层的地下水进行水质检测,滤水管具有至少一层包裹在管体上的过滤层,用于过滤泥土颗粒以及悬浮物,而不需要在滤水管与井壁间填充滤层,不仅节约了材料和运输用工成本,而且还很方便地实现了对使用后的地下水井进行移除,不影响场地后续开发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