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499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32878.2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湿地植物秸秆和清淤底泥的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湿地秸秆生物炭混合清淤底泥等材料制备成具有微生物相容特性的新型多孔水体净化材料,用于河流、湖泊、城市河道等各类水体的污染物净化和营养盐削减。这种净化材料一方面利用自身性能吸附削减污染物和营养盐浓度,另一方面净化材料上吸附的微生物也能吸收、降解污染物,从而为秸秆和清淤底泥的资源化利用、污染水体的修复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4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581237.3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高含固有机物料厌氧消化反应器,包括桶体、设置于桶体上部的进料口、设置于桶体下部的出料口、设置于桶体内的隔板,隔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隔板或至少一个第一隔板和一个第二隔板组合,隔板间形成由桶体上部至下部依次分布的若干个局部反应腔室,每个局部反应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卧式搅拌装置;隔板的周向侧壁与桶体的内壁相连接,且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卸料口;或者隔板的周向侧壁与桶体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以构成至少一个卸料口。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器能够提高物料的搅拌均匀性,有效控制物料在反应器内整体区域的流动和传质,反应器内多个横向内构件组合有效限制物料的纵向运动,增加物料与厌氧微生物的密切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862210.6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38 , C12M1/04 , C12M1/38 , C12M1/34 , C12M1/36 , C12M1/12 , C12M1/00 , C12P1/04 , B01D53/62 , B01D53/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化能自养细菌固碳效率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工艺装置主要包含反应器主体以及其中放置的膜组件和曝气装置,膜组件的作用是分离培养液中的胞外有机物成分,保证培养液中有机物浓度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缓解其对化能自养菌生长和固碳的抑制作用;曝气装置的作用是向反应器内的培养液提供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溶解氧和CO2。本发明膜组件将增殖富集的大量化能自养细菌截留在反应器内,使得培养液具备高效固碳活性,与传统反应器的培养工艺相比,该反应器的单位体积化能自养细菌的固碳效率提高了114.72%~484.89%。
-
公开(公告)号:CN102505037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328004.9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使用Vero细胞检测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含有非极性有机污染物的Vero细胞培养基;2)采用步骤1)配制的培养基对Vero细胞进行受试;3)受试后,除去培养基,在细胞培养皿中加入PI染液,于暗处室温下孵育;4)将孵育后细胞培养皿中的PI染液吸出,测所吸出的PI染液的荧光度;通过计算PI摄入率来判断细胞膜的受损程度,进而判断非极性有机污染物的细胞毒性大小。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灵敏度高于常用的基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细胞毒性测定方法-MTT法。本发明的测定方法特别适用于评价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的细胞毒性,弥补了MTT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250503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28004.9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使用Vero细胞检测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含有非极性有机污染物的Vero细胞培养基;2)采用步骤1)配制的培养基对Vero细胞进行受试;3)受试后,除去培养基,在细胞培养皿中加入PI染液,于暗处室温下孵育;4)将孵育后细胞培养皿中的PI染液吸出,测所吸出的PI染液的荧光度;通过计算PI摄入率来判断细胞膜的受损程度,进而判断非极性有机污染物的细胞毒性大小。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灵敏度高于常用的基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细胞毒性测定方法-MTT法。本发明的测定方法特别适用于评价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的细胞毒性,弥补了MTT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516116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29473.X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烁果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实时固液分离功能的仿真肠道式高含固厌氧消化反应器,包括多个沿垂直方向依次布设的反应筒体,每个反应筒体的轴线均大致沿左右方向设置并具有一个向上倾斜的角度,且任意两个相邻的反应筒体的倾斜角度相反,任意两个相邻的反应筒体中,位于相对下方的反应筒体的进料口与位于相对上方的反应筒体的出料口通过连接管连通,每个反应筒体的进料端的轴向端盖均连接有一个固液分离装置。各级反应筒体中液化产生的半固体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反方向自动进入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固液分离,能够及时将水解液化产生的液体排出反应筒体,使得厌氧消化反应器始终维持高含固率物料水平,利于固体物料翻动,并提升反应器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73782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849399.0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高硫低浓度菌液RNA的方法,用于提取以硫化物为电子供体的非自养微生物菌体的RNA,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细胞破碎管;(2)用灭菌后的0.22μm滤膜将高硫低浓度菌液进行过滤去除部分硫化物并富集菌群;(3)将步骤(2)得到的滤膜放入细胞破碎管中,加入TRIzol溶液提取RNA;(4)用RNA Purification Kit对提取到的RNA进行纯化,并用NanoDrop2000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RNA的含量和纯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高于的标准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高硫低浓度菌液RNA的提取,弥补了自带的标准分析方法的不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