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8009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710191269.6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试件粘接接头双向加载疲劳实验装置,其包括上固定加载板、下固定加载板、支撑柱、加载支撑板、粘接试件、剪切试件Ⅰ、剪切试件Ⅱ、上U形连接件Ⅰ、下U形连接件Ⅰ、上U形连接件Ⅱ、下U形连接件Ⅱ、U形连接件Ⅲ、U形连接件Ⅳ、U形连接件Ⅴ、U形连接件Ⅵ、杠杆Ⅰ、杠杆Ⅱ、杠杆Ⅲ、杠杆Ⅳ、动力装置Ⅰ、动力装置Ⅱ、动滑轮Ⅰ、定滑轮Ⅱ、定滑轮Ⅲ、定滑轮Ⅳ等。本发明通过动力装置Ⅰ和多级杠杆对多个粘接试件施加相同的交变或恒定拉伸载荷,通过动力装置Ⅱ、多级杠杆、滑轮组、钢丝绳对多个粘接试件施加相同的交变或恒定剪切载荷。本装置能够模拟受复杂应力状态下粘接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疲劳试验,研究其疲劳及老化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8020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710191457.9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多试件粘接接头湿热循环与交变载荷耦合动态试验装置,由多试件粘接接头疲劳实验加载装置、高低温湿热环境箱、总控制器三大部分组成。本发明装置采用单个动力装置,通过多级杠杆结构对多个试件并联加载,每个试件受摩擦影响一致,保证试件所受载荷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该发明装置能实现对粘接试件进行不同温度湿度下的疲劳试验,建立与车窗胶接剂实际作用环境和受力情况近似等效的试验工况,方便后期对车窗胶接剂的疲劳和老化特性进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1948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825122.X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服役温度区间下的粘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车身全服役温度区间内测定不同温度下粘接接头的准静态失效强度后,建立失效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函数;步骤2、确定粘接接头疲劳加载频率;步骤3、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粘接接头的疲劳试验,获得不同温度下指定寿命的循环应力中的最大应力后,建立不同温度下的S‑N曲线函数;步骤4、将不同温度下的S‑N曲线函数中的疲劳参数拟合成关于试验温度的函数,进而获得应力幅‑温度‑疲劳断裂循环寿命拟合函数后,将其拟合成T‑S‑N疲劳性能曲面;步骤5、根据温度影响因子获得接头准静态拉伸时的危险点应力,同时对所要预测的实际接头疲劳寿命中对应的外载荷循环特征值进行判断,最终根据T‑S‑N疲劳性能曲面中得到所述粘接接头实际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51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311699.6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粘接结构老化性能试验的胶条试样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和胶条预埋位置优化方法,胶条试样取样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其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一凸起,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一凹槽,中部向内侧凹陷;第二框架,其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凹槽,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凸起,中部向内侧凹陷;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可拆卸连接形成框架整体;第一开槽位,其开设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内外两侧的侧面上;第二开槽位,其位于所述上开槽为下方;多个预留孔,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开槽位和所述第二开槽位的两端。能够克服现有车窗粘接结构在自然老化条件下取样困难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粘接结构老化性能试验的胶条试样取样方法以及一种胶条预埋位置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67886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22061.X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接、剪切粘结接头失效强度预测函数优化方法制作CFRP/铝合金对接、剪切粘结接头;将所述离散数据点拟合成粘结接头老化后失效强度随老化时间变化规律曲线;获得各个官能团平均吸光度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特征官能团;最后得到耦合工况老化后单一应力状态下的基于多个特征官能团权重组合后的对接、剪切粘结接头失效强度预测函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接、剪切粘结接头的法向和切向方向的退化因子函数的计算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接、剪切粘结接头失效老化三十天后的二次应力失效准则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684724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1587716.0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多材料车身粘铆复合钢骨架结构分析方法,包括:步骤一:在车身上待粘铆复合结构钢骨架结构切割出需要铺胶和铺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区域,并且在的区域的各交界处外侧切分出半个单元尺寸的区域;步骤二、在车身上进行单位位置的划分;步骤三、拉伸粘铆复合结构钢骨架结构,并将步骤二中划分的位置进行标记,再分别拉伸铺胶和铺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区域,并再次将步骤二中划分的位置进行标记,并且对两次标记的位置进行比较;步骤四、确定铺胶层、铆钉、铺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钢骨架材料的属性及失效准则;步骤五、对粘铆复合结构钢骨架结构进行载荷测试并进行比对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17788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111066.7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20/30 , G16C20/70 , G01N3/08 , G01N17/00 , G06F119/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胶粘剂化学特性分析的粘接结构失效准则的预测方法,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基于胶粘剂化学特性分析的粘接结构失效准则的预测方法,通过对不同粘接角度的粘接试件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通过拉伸破坏试验得到不同老化周期的粘接结构的失效应力相关数据,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结合等效应力关系式建立失效准则,对不同老化周期的胶粘剂进行的化学特性分析得到化学特性变化规律,计算筛选出与粘接结构失效准则处于最佳重合状态的化学特性及其组合形式,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最终获得通过分析胶粘剂化学特性就能得到粘接结构失效准则的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52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37905.9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8 , G01N3/20 , G01N3/24 , G01N2203/0003 , G01N2203/0026 , G01N2203/0226 , G01N220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服役温度区间的纤维增强材料预埋件连接强度测试装置,包括:环境箱,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测试孔;其中,纤维增强材料板与预埋件一体化成型并且设置在环境箱中;第一传力杆,其一端穿过环境箱顶部的测试孔与预埋件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力传感器与万能试验机固定连接;连接底座,其为U型底座,连接底座的两侧板分别对称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其中,纤维增强材料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夹具可拆卸的连接在连接孔上;第二传力杆,其一端穿过环境箱底部的测试孔与连接底座的底板可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力传感器与万能试验机固定连接。该装置能够实现对纤维增强材料板与预埋件连接件在不同环境温度、拉剪比、弯矩下进行连接强度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25393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299066.X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服役温度区间内粘接试件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及活动框架,活动框架通过弹力绳悬吊在固定框架中央,活动框架下部通过直线轴承约束;粘接试件安装在活动框架与固定框架之间,冲击试验机的半球形冲击头撞击活动框架,向粘接试件施加竖直向下的冲击载荷,冲击载荷轴向作用在粘接接头,保证了试验的可靠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全服役温度区间内粘接试件冲击测试方法,不需要在环境箱内进行力学冲击测试,既降低了设备成本又方便操作,并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通过测试粘接接头在全服役温度区间内的动态冲击性能,得到任意温度和冲击速率作用下的力学冲击参数,基于该力学冲击参数对复合材料粘接结构进行强度校核。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3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28513.8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启动电池燃油经济性对比测试装置及对比方法,包括:在对比测试过程中将试验车驶上试验台,使试验车的两前驱动轮与两个滚筒机构接触,根据试验车的后轮位置安装挡块;并选择老化程度不同非铅酸电池和铅酸电池分组作为样本电池;将所述样本电池依次安装在试验车上,分别测试样本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量,并对同一工况下不同老化程度的非铅酸电池和铅酸电池的燃油消耗量进行对比;并对相同老化程度的非铅酸电池和铅酸电池在同一工况试验中的燃油消耗量进行对比。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启动电池燃油经济性对比测试装置及对比方法,其能够以铅酸电池为基准,将替代电池与铅酸电池的燃油经济性进行对比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