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阀一体式往复泵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9406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64960.9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腔阀一体式往复泵部件,将泵腔与单向阀集成为一个构件,二者无需装配过程,与往复泵的往复运动端及腔体件等结合形成密封的容积可变腔体后可形成泵送能力,包括:腔体壁、密封区、入口、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口阀开口和出口阀开口,所述腔体壁包括内壁面和外壁面两侧,入口阀开口位于入口柱体与腔体壁内侧之间,出口柱体外底面一侧布置有径向尺寸收缩区,所述收缩区上布置有出口阀开口;工作过程中,当腔体体积增加时,入口阀开口打开,出口阀开口关闭,流体进入泵腔,腔体体积减小时,入口阀开口关闭,出口阀开口打开,流体从出口阀开口流出;可解决目前微小型往复泵中中单向阀装配复杂、不便于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一种地下原位提取油页岩中烃类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133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010210592.1

    申请日:2010-06-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原位提取油页岩中烃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圈定的提取油页岩中烃类化合物工作区域内布置至少一口工作井和生产井,钻井进入油页岩矿层后,通过定向钻井连通工作井之间的底部,向工作井内注入水和惰性气体水蒸汽,形成近临界水的微环境,页岩油被裂解成不同链长的有机化合物,形成油水混合物,油水混合物经生产井提升到地面,经油水分离系统获得烃类化合物。多井一体的热循环系统提高了热的利用率,反复的油水分离循环过程大大提高烃类物质的萃取率,缩短工艺过程。水充溢了油页岩层后形成的水微池,达到近临界状态以后,在3-5小时之内便可实现油页岩的裂解,比地下干馏法节省更多的能源和时间。

    一种地下原位提取油页岩中烃类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1339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210592.1

    申请日:2010-06-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原位提取油页岩中烃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圈定的提取油页岩中烃类化合物工作区域内布置至少一口工作井和生产井,钻井进入油页岩矿层后,通过定向钻井连通工作井之间的底部,向工作井内注入水和惰性气体水蒸汽,形成近临界水的微环境,页岩油被裂解成不同链长的有机化合物,形成油水混合物,油水混合物经生产井提升到地面,经油水分离系统获得烃类化合物。多井一体的热循环系统提高了热的利用率,反复的油水分离循环过程大大提高烃类物质的萃取率,缩短工艺过程。水充溢了油页岩层后形成的水微池,达到近临界状态以后,在3-5小时之内便可实现油页岩的裂解,比地下干馏法节省更多的能源和时间。

    一种铙钹形腔体的共振式压电风机

    公开(公告)号:CN10399405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247712.3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铙钹形腔体的共振式压电风机,包括压电振子、支撑块、质量块、基座,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个铙钹形的腔体结构,其中:压电振子安装在基座上,在厚度方向一侧与支撑块连接;支撑块与铙钹形腔体的第一铙钹形腔体件连接,第一铙钹形腔体件上布置有锥形进气孔,第二铙钹形腔体件上布置有过流孔,第二铙钹形腔体件与质量块连接,第一铙钹形腔体件与第二铙钹形腔体件开口相对布置,二者密封连接,形成铙钹形泵腔,质量块上与过流孔对应位置布置有锥形出气孔;工作时,压电振子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振动,形成铙钹形泵腔体容积变化,推动流体从进气孔流入,从出气孔流出,具有结构紧凑,腔体体积变化量大的特点。

    一种腔阀一体式往复泵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9406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264960.9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腔阀一体式往复泵部件,将泵腔与单向阀集成为一个构件,二者无需装配过程,与往复泵的往复运动端及腔体件等结合形成密封的容积可变腔体后可形成泵送能力,包括:腔体壁、密封区、入口、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口阀开口和出口阀开口,所述腔体壁包括内壁面和外壁面两侧,入口阀开口位于入口柱体与腔体壁内侧之间,出口柱体外底面一侧布置有径向尺寸收缩区,所述收缩区上布置有出口阀开口;工作过程中,当腔体体积增加时,入口阀开口打开,出口阀开口关闭,流体进入泵腔,腔体体积减小时,入口阀开口关闭,出口阀开口打开,流体从出口阀开口流出;可解决目前微小型往复泵中中单向阀装配复杂、不便于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一种铙钹形腔体的共振式压电风机

    公开(公告)号:CN10399405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47712.3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铙钹形腔体的共振式压电风机,包括压电振子、支撑块、质量块、基座,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个铙钹形的腔体结构,其中:压电振子安装在基座上,在厚度方向一侧与支撑块连接;支撑块与铙钹形腔体的第一铙钹形腔体件连接,第一铙钹形腔体件上布置有锥形进气孔,第二铙钹形腔体件上布置有过流孔,第二铙钹形腔体件与质量块连接,第一铙钹形腔体件与第二铙钹形腔体件开口相对布置,二者密封连接,形成铙钹形泵腔,质量块上与过流孔对应位置布置有锥形出气孔;工作时,压电振子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振动,形成铙钹形泵腔体容积变化,推动流体从进气孔流入,从出气孔流出,具有结构紧凑,腔体体积变化量大的特点。

    体域网网络系统节点数据传输冲突判断与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1328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80348.6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体域网网络系统节点数据传输冲突判断与处理方法,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层网络管理领域。它分为终端节点冲突判断和终端节点冲突处理两部分,主要利用各终端节点的工作开始时间和工作间隔等时间相关数据完成对各终端节点工作开始时间的预计算,通过与已知终端节点工作开始时间的比较完成是否冲突的判断。若所计算数据表明终端节点之间与汇聚节点的通信发生冲突,利用在系统周期之内重新对个终端节点工作间隔与次数进行分配的方式解决问题。该机制主要用于判断体域网网络中终端节点与汇聚节点通信时发生的冲突,并对冲突进行处理。

    固相热分解法制备过渡金属盐掺杂ZnO纳米晶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30150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325783.7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发明涉及一种固相热分解法制备过渡金属盐掺杂ZnO纳米晶及其方法。是由Zn(CH3COO)2·2H2O、NaHCO3和过渡金属盐在室温下混合后研磨至200目以下;在管式炉中一定时间和一定温度下进行热分解反应;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充分滤洗;在一定温度下烘干,即得到ZnO纳米晶。由于本发明生长温度较低,因而ZnO纳米晶尺寸较小(7-10nm),其表面悬键及缺陷较多,而且是三维受限,这样很容易使过渡金属中的自旋态电子状态保持不变,从而使其磁性更为稳定。为相关自旋电子器件的研制奠定了基础。也为相关ZnO基太阳能电池的研制提供了前期技术保障。本发明还具有原材料价格低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环境友好、适于大批量生产等优点。

    温差发电实验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7283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402199.5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差发电实验装置,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加热装置、温差电池以及水冷循环装置。本发明的温差发电实验装置,利用温控探头、温控表和固态继电器对温差发电片上、下两侧的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使温差发电片上、下两侧的温度保持稳定,减少了散热,提高了测量精度。本发明的温差发电实验装置,通过水冷循环系统维持温差发电片的冷端低温恒定,通过隔热保温石棉材料来减小温差发电片热端的温度散失。实验装置升温快,温差测量准确,适合于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使用。

    一种满足公平性条件的最大化网络生存期传输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866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410275674.2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满足公平性条件的最大化网络生存期传输调度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包括将传感器节点选择的问题建模为约束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利用动态规划中的Bellman方程求解CMDP问题,减少计算复杂度得出最终的约束最优生存期和最优策略,确定每个时隙选择的传感器节点。本发明针对无线体域网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满足一定的公平性的情况,克服了传统传输调度方法仅考虑最大化生存期而忽略了公平性的缺点,在保证满足公平性约束条件下最大化了网络的生存期,更加适用于对一个病人监测多项生理参数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