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氧化物纳米酶吸附-催化联合体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439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37620.X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过氧化物纳米酶吸附‑催化联合体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过氧化物纳米酶吸附‑催化联合体系可以在吸附及降解四环素中得到应用。其首先是制备吸附富集材料PCN‑222,然后与氯化钴反应制备PCN‑222(Co);再在两根聚丙烯层析柱中分别填充PCN‑222和PCN‑222(Co)作为吸附柱和降解柱的柱料,从而得到所述的过氧化物纳米酶吸附‑催化联合体系;向吸附柱中加入四环素水溶液,四环素水溶液中的四环素被PCN‑222吸附,然后用洗脱液将被PCN‑222吸附的四环素洗脱下来随洗脱液进入洗脱柱;在洗脱柱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和PCN‑222(Co),洗脱柱中的四环素被催化降解。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牛血红蛋白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染料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207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66195.X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牛血红蛋白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境染料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屠宰牛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为类酶材料,以大孔吸附树脂HPD‑400为固定化载体,利用物理吸附法将血红蛋白和大孔吸附树脂HPD‑400通过π‑π相互作用实现血红蛋白固定化。在没有H2O2存在的条件下,该复合材料仅发挥单一的吸附功能,可实现染料的吸附和表面富集;在H2O2存在的条件下,通过扩散作用使被该复合材料吸附的染料分子向血红蛋白活性中心迁移,血红蛋白发挥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氧化H2O2产生自由基降解染料分子,提高对染料的去除效率,表现出吸附降解的双功能特性,在染料废水等相关环境水体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高活性转谷酰胺酶多肽底物及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0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58690.6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转谷酰胺酶多肽底物及筛选方法,属于多肽筛选技术领域。所述筛选方法基于分子对接得到5对高活性的转谷酰胺酶多肽底物,经过对5对多肽底物进行了酶活性测定,最终确定一对活性最高的多肽底物,所述多肽底物包括酰基供体和酰基受体,所述酰基供体序列为:AFQSAY;所述酰基受体序列为FMKHKFV。本申请所提供的该对高活性的mTGase多肽底物,与胶原蛋白相比,该多肽对mTG的灵敏度提高了100倍,使用其测试酶活可以避免生物样品中因非特异性偶联引起的底物泛滥,提高酶促反应的效率,在食品安全领域实现对mTGase的高灵敏度检测。

    细胞培养箱及其控制方法和培养皿

    公开(公告)号:CN11132107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0146599.5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箱及其控制方法和培养皿,该细胞培养箱包括用于放置培养皿的箱体以及与箱体连接的检测系统,其中,检测系统包括:光源模块,位于箱体中,向培养皿的入光侧提供入射光;数据采集模块,位于箱体中,在培养皿的出光侧采集培养皿的检测图像,培养皿的出光侧与入光侧相对;图像处理模块,根据不同培养时间点采集的检测图像获得培养皿在不同时间点的吸光度;数据分析模块,根据培养皿的吸光度的变化量和数值范围判断待测细胞的生长状态;以及培养基自动更换控制模块,在待测细胞正常生长时,间隔预设时间自动更换培养皿中的培养基。

    一种双功能血红素蛋白催化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252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36097.8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催化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功能血红素蛋白催化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第53位定点饱和突变和全序列易错PCR诱变技术改造VHb的基因,所述VHb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步骤2:根据特定的改造目的,经过多轮随机突变,筛选出有价值的高效催化合成非天然氨基酸的VHb突变体;步骤3:将筛选出的VHb突变体应用于催化级联反应合成非天然氨基酸。该方法通过级联反应可高效合成非天然氨基酸类化合物。同时,该发明中的生物催化系统相比于传统化学合成方法更加高效绿色,催化剂用量少,底物的价格低廉,弥补了传统化学法的缺陷,并为蛋白在催化非天然反应的应用中开阔了新的应用前景。

    一种过氧化物纳米酶-葡萄糖氧化酶双酶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3245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36253.6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过氧化物纳米酶‑葡萄糖氧化酶双酶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化学药物的不足,以生物酶活性为设计理念,以纳米酶为基底,将天然酶(葡萄糖氧化酶)和纳米酶(MOF‑Fe)通过PEG偶联,形成自身偶联反应体系进而形成联级反应;在葡萄糖存在下,利用组装体内自身葡萄糖氧化酶活性,将葡萄糖分解成H2O2,为下一步反应提供底物;在铁离子存在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中,利用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对已形成的H2O2进行分解,产生自由基。该复合物在消耗葡萄糖的前提下,产生杀伤作用,提高对旋毛虫的杀伤效率,其在人畜共患旋毛虫病等相关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由生物催化氧化环化合成2-取代苯并噁唑化合物的绿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637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0605556.1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生物催化氧化环化合成2‑取代苯并噁唑化合物的绿色方法,属于生物催化合成技术领域,以醛和酚胺或苯并噁唑和环状仲胺为反应底物,二氯甲烷为溶剂,生物蛋白作为催化剂。操作步骤包括先将反应底物反应生成中间体,再将血红蛋白、氧化剂、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2小时即可。通过实验证明,各类血红蛋白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和血红素对所述反应均有催化效果,其中以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催化效果最好,产率达91%,优于传统化学合成方法。血红蛋白等催化剂的使用比传统化学合成方法更绿色环保,在于:无有害试剂使用,无难处理金属离子催化,降低氧化剂和催化剂用量。

    一种嗜热碱性果胶裂解酶基因、工程菌、嗜热碱性果胶裂解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44146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510901096.3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嗜热碱性果胶裂解酶基因、工程菌、嗜热碱性果胶裂解酶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工程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460,分类命名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5年9月29日。本发明主要公开嗜热碱性果胶裂解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Ca2+浓度为0.8mM,底物为0.2%(w/v)多聚半乳糖醛酸,pH 9.5。该酶在最适pH 9.5、Ca2+0.8mM、70℃时酶比活为900U/mg;在70℃保温下,半衰期为6h;经过镍柱纯化处理后CbPelC可达到50mg/L(1L发酵液)。本发明所述嗜热碱性果胶裂解酶的耐热性和产量有大幅度挺高,更加适应现代工业生产要求,也为工业大规模生产碱性果胶酶提供了有效地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