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冲压成形模具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86063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10066588.X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是一种热冲压成形模具,属于热冲压成形领域。所述模具包括凸、凹模、上、下配流板等主要部分。所述本发明结合模具工作表面的形状在其内部设置一系列的冷却凹槽,在配流板上设置相应的凸起,凸模与配流板组合在一起形成空腔作为冷却管道,配流板与凸模凹槽两端形成空腔,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水从进水口流入,由端部的空腔同时配给各个冷却管道,通过冷却水与模具之间的热交换达到冷却的目的。控制冷却管道与模具表面之间的距离,使冷却更加均匀,确保零件各部分组织均匀,提高零件的质量。而且能够解决表面形状复杂模具冷却困难的问题,对冷却管道的防锈处理,降低对模具材料的要求。

    双自由度单铰接仿形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94009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35373.9

    申请日:2010-07-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双自由度单铰接仿形机构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单铰接点和活塞式气液蓄能器经铰接的前部机架与仿形部件连接,活塞杆一端置有液压控制系统的上仿形行程开关和下仿形行程开关;仿形部件因外力绕单铰接点做仿形运动时,活塞杆做伸缩运动,同时产生相应的力变化,重新建立仿形机构的力平衡;当仿形量超值时,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和串联气液蓄能器组改变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从而改变仿形趋势;活塞杆还可锁定在固定位置上,使双自由度机构转变为刚性三角机构,便于仿形部件的运输和转移,该机构解决了传统单铰接机构作业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紧凑、仿形可控、调整方便、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远程控制,利于农机产品的设计开发。

    一种热冲压成形模具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86063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66588.X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冲压成形模具,属于热冲压成形领域。所述模具包括凸、凹模、上、下配流板等主要部分。所述发明结合模具工作表面的形状在其内部设置一系列的冷却凹槽,在配流板上设置相应的凸起,凸模与配流板组合在一起形成空腔作为冷却管道,配流板与凸模凹槽两端形成空腔,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水从进水口流入,由端部的空腔同时配给各个冷却管道,通过冷却水与模具之间的热交换达到冷却的目的。控制冷却管道与模具表面之间的距离,使冷却更加均匀,确保零件各部分组织均匀,提高零件的质量。而且能够解决表面形状复杂模具冷却困难的问题,对冷却管道的防锈处理,降低对模具材料的要求。

    双自由度单铰接仿形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940092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10235373.9

    申请日:2010-07-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双自由度单铰接仿形机构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单铰接点和活塞式气液蓄能器经铰接的前部机架与仿形部件连接,活塞杆一端置有液压控制系统的上仿形行程开关和下仿形行程开关;仿形部件因外力绕单铰接点做仿形运动时,活塞杆做伸缩运动,同时产生相应的力变化,重新建立仿形机构的力平衡;当仿形量超值时,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和串联气液蓄能器组改变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从而改变仿形趋势;活塞杆还可锁定在固定位置上,使双自由度机构转变为刚性三角机构,便于仿形部件的运输和转移,该机构解决了传统单铰接机构作业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紧凑、仿形可控、调整方便、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远程控制,利于农机产品的设计开发。

    一种热冲压成形模具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71200Y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20093253.2

    申请日:2009-03-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是一种热冲压成形模具,属于热冲压成形领域。所述模具包括凸、凹模、上、下配流板等主要部分。所述实用新型结合模具工作表面的形状在其内部设置一系列的冷却凹槽,在配流板上设置相应的凸起,凸模与配流板组合在一起形成空腔作为冷却管道,配流板与凸模凹槽两端形成空腔,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水从进水口流入,由端部的空腔同时配给各个冷却管道,通过冷却水与模具之间的热交换达到冷却的目的。控制冷却管道与模具表面之间的距离,使冷却更加均匀,确保零件各部分组织均匀,提高零件的质量。而且能够解决表面形状复杂模具冷却困难的问题,对冷却管道的防锈处理,降低对模具材料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