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05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89232.8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提供了SlNAC61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在调控番茄耐盐性的应用。本发明成功构建了SlNAC61过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番茄植株中,筛选出SlNAC61过表达株系。在盐胁迫条件下,发现SlNAC61过表达植株的叶片氧化损伤程度较轻,这暗示了SlNAC61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植株体内ROS的积累来影响植物的耐盐性。此外,经过长时间的盐胁迫处理后,SlNAC61过表达株系的萎蔫程度相对较轻,且株高、茎粗、根鲜重和根干重降低的比率也低于野生型植株MT。这表明SlNAC61基因过表达能够增强番茄植株的耐盐性,为后续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耐盐番茄品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146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42285.6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里酚‑沙棘油‑壳聚糖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属于蔬果保鲜的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沙棘浆果和种子压碎,得到果浆液。果浆液用蒸馏机提取3小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然后减压旋蒸浓缩去除有机试剂,用无水氯化钙进一步干燥得到沙棘油。将百里酚、沙棘油分别溶解在乙醇中,得到25mg/mL百里酚溶液和20μL/mL沙棘油溶液。将10g壳聚糖溶解在乳酸溶液中,得到壳聚糖溶液。将百里酚溶液、沙棘油溶液混合后,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连续搅拌,得到乳液。乳液倒入培养皿中,在25℃下干燥70~80h。通过该复合薄膜兼具抗菌和抗氧化功能,在抑制病原菌生长的同时也防止草莓储存过程中的氧化损伤,同时有效防止草莓的营养成分的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866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32988.8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在调控番茄耐盐性中的应用,SlJUBL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SlJUBL2编码的SlJUBL2转录因子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过表达载体,所述过表达载体包含所述SlJUBL2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所述SlJUBL2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应用在调控番茄耐盐性和培育耐盐转基因植物中。本发明将过表达载体导入后得到的阳性过表达植株的耐盐性高于野生型植株的耐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3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35830.9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脚踏臂摆滑雪仿生企鹅,包括:仿生企鹅滑雪构态机体,机体包括身躯主体,位于身躯主体两端的头部和尾部、对称分布在身躯主体两侧的鳍脚部和后脚部,身躯主体中安装有切雪平衡机构、蹬雪前行机构及降速急刹机构;针对身躯主体的侧腹曲线、身躯主体的前胸曲线、后脚部的脚趾尖曲线、鳍脚部的外缘曲线、鳍脚部的内缘曲线、尾部的曲线和尾部中间内凹脊线进行拟合度大于0.9的仿生设计;进行了身躯主体多层刚弹柔耦合仿生材料组装设计,综合形态、结构、材料及功能仿生设计,使该装置在获得仿生企鹅滑雪机动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的运动优势基础上,兼顾了观感及触感逼近真实企鹅,同时还配备多种娱乐组件,提高使用该装置的雪上运动乐趣。
-
公开(公告)号:CN10804076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1369569.5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间种薄荷和苦楝防控黄精病虫害的方法,具体涉及黄精种植过程中生物防控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在整平的耕地上盖上厚度为4~7cm的复合土壤,并开设多条排水的沟渠;a2、耕地上按行距35~50cm、株距20~30cm挖取坑深6~8cm的种植坑用于深埋黄精块状根;b2、在相邻两个埋入黄精块状根间隙中间种薄荷幼苗和苦楝幼苗,按照一行薄荷幼苗,一行苦楝幼苗进行种植,薄荷幼苗和苦楝幼苗之间的行距为15~25cm、株距为8~17cm;本发明通过间种薄荷和苦楝使黄精幼苗免遭害虫的咬食及病原真菌的侵扰,在提高黄精产率的同时,也使得种植出来的黄精更加环保无毒害,对食用者无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97943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976632.0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12N15/31 , C07K14/37 , C12Q1/6895 , G01N33/68 , C12R1/645
Abstract: 一种与致病力相关的灰霉病菌基因BcSEP5及其应用属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来自灰霉病菌的控制侵染结构发育和致病性的基因BcSEP5,由1571个核苷酸组成的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提供的BcSEP5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由385个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BcSEP5基因可在植物抗灰霉病基因工程领域中应用;来自灰霉病菌的控制侵染结构发育和致病性基因BcSEP5所编码的蛋白质可作为靶标在设计和筛选抗灰霉病菌药剂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2467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69545.X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病虫害咬食黄精幼苗的栽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中草药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耕地经翻地后,于土壤表面平铺干草,充分燃尽后,将耕地整平;S02、在整平的耕地上均匀盖上复合土壤;S03、将盖上复合土壤的耕地开沟分割成厢块,所述厢块周边开设厢沟;S04、在厢块上按行距35~50cm、株距20~30cm挖取坑深6~8cm的种植坑,随后在种植坑中埋入经消毒处理的黄精块状根;S05、在种植有黄精的耕地表面铺上3~5cm厚的干燥松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使黄精幼苗免遭害虫的咬食且栽培过程中不使用农药,使得种植出来的黄精更加环保无毒害,对食用者无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9794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76632.0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37 , C12Q1/6895 , C12Q2600/136 , C12Q2600/158 , G01N33/68 , G01N2333/37
Abstract: 一种与致病力相关的灰霉病菌基因BcSEP5及其应用属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来自灰霉病菌的控制侵染结构发育和致病性的基因BcSEP5,由1571个核苷酸组成的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提供的BcSEP5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由385个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BcSEP5基因可在植物抗灰霉病基因工程领域中应用;来自灰霉病菌的控制侵染结构发育和致病性基因BcSEP5所编码的蛋白质可作为靶标在设计和筛选抗灰霉病菌药剂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70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44618.7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37
Abstract: 一种与致病力相关的灰霉病菌基因BcNop53及其应用属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来自灰霉病菌的控制菌丝生长及致病性的基因BcNop53,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由1366个核苷酸组成;提供的BcNop53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由437个氨基酸组成;BcNop53基因可在植物抗灰霉病基因工程领域中应用;通过对灰霉病菌控制菌丝生长及致病性的蛋白质BcNop53进行缺失、突变或修饰,而使其致病力发生缺陷,可作为靶标在设计和筛选抗真菌药剂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483147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44572.9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88 , C12Y401/01037
Abstract: 一种与致病力相关的灰霉病菌基因BcUdc1及其应用属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来自灰霉病菌的控制分生孢子萌发和致病性的基因BcUdc1,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由1323个核苷酸组成;提供的BcUdc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由364个氨基酸组成;BcUdc1基因可在植物抗灰霉病基因工程领域中应用;通过对灰霉病菌控制分生孢子萌发和致病性的蛋白质BcUdc1进行缺失、突变或修饰,而使其致病力发生缺陷,可作为靶标在设计和筛选抗真菌药剂中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