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8826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7646.2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K14/435 , C12N15/70 , C12N1/21 , C12Q1/37 , C12R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3595 , C12N15/70 , C12N2800/101 , C12Q1/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分选酶Sortase A活性的底物蛋白,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底物蛋白是用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制备,不需要化学合成和修饰,一般实验条件下就可制备,成本低、周期短,且不受化学合成技术的限制,底物蛋白的制备成功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检测分选酶Sortase A活性的底物蛋白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底物蛋白表达载体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选酶Sortase A活性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19104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0595053.1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片段,所述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体pPlasmid‑Clearance,所述载体pPlasmid‑Clearance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在接合转移载体pEF01的抗性基因区域插入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片段构建而成,所述接合转移载体pEF0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片段和载体pPlasmid‑Clearance可以逆转环境及动物内菌群中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耐药菌的耐药性,阻断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传播,在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上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10618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00000.X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31/216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原酸的新用途,将绿原酸作为Sortase A抑制剂进行应用,包括绿原酸直接添加以及以绿原酸为主要成分的植物提取物为添加物用于治疗病原菌感染。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绿原酸添加剂量远低于其MIC的浓度下即可有效抑制SortaseA的活性,从而抑制其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来有效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的感染。这种以毒力因子为靶标的作用机制有别于传统的抗生素,不易产生耐药性,也与现有抗生素没有交叉耐药性,因此对现在临床耐药病原菌感染也能有效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8121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73195.0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45/00 , A61K31/352 , A61K31/546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生素协同治疗药物技术领域,涉及杜鹃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制备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杜鹃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制备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杜鹃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体外协同治疗效果,可以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协助清除体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本发明对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619104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95053.1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11 , C07K14/245 , C12N1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片段,所述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体pPlasmid-Clearance,所述载体pPlasmid-Clearance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在接合转移载体pEF01的抗性基因区域插入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片段构建而成,所述接合转移载体pEF0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片段和载体pPlasmid-Clearance可以逆转环境及动物内菌群中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耐药菌的耐药性,阻断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传播,在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上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