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感知的汽车前视车辆和行人防碰撞预警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6043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595388.8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805 G06N3/0445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觉感知的汽车前视车辆和行人防碰撞预警系统及方法,对汽车前视摄像头获取的视频进行逐帧读取,并运用训练级联分类器,实现对视频帧中的车辆、行人进行识别,并同时结合直线检测,来对识别结果进行过滤,去除非车辆、非行人部分,利用深度DBN网络完成对本车前方车辆、行人信息的判定。确认前车、行人位置后,将图像坐标转换为车体坐标,从而得到本车与前车、本车与前面行人的相对距离及相对角度,计算出安全时距,再运用卡尔曼滤波器预测车辆、行人位置,如果小于安全时距,则发出警报。本发明可以实现更加有效和准确的车辆行人识别,从而更准确地进行防碰撞预警。

    一种仿生机械足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2814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711105824.5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机械足,由支撑底座和数个机械趾骨组成,在使用及加载时,机械趾骨下段末端的橡胶滚轮最先与地面接触,起到减震效果,之后机械趾骨下段向四周打开,底盖触地,继续加载后底盖上连接的压缩弹簧将受到向上的支撑力而产生形变,从而达到缓冲蓄能的效果,同时增大整个机械足的接触面积,确保稳定性,此时为机械足在一般粗糙路面上行走的状态,若越过临界点(连杆水平时)继续加载,连杆向上运动,对拉簧产生拉力从而带动机械趾骨下段进行向底盖中心回收的运动,实现通过多石路面时的包络效果,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生物刚性的支撑结构和柔性的自适应结构,使其在一般路面及多石路面都可正常工作,具有较好的通过性。

    一种仿生机械足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28140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1105824.5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机械足,由支撑底座和数个机械趾骨组成,在使用及加载时,机械趾骨下段末端的橡胶滚轮最先与地面接触,起到减震效果,之后机械趾骨下段向四周打开,底盖触地,继续加载后底盖上连接的压缩弹簧将受到向上的支撑力而产生形变,从而达到缓冲蓄能的效果,同时增大整个机械足的接触面积,确保稳定性,此时为机械足在一般粗糙路面上行走的状态,若越过临界点(连杆水平时)继续加载,连杆向上运动,对拉簧产生拉力从而带动机械趾骨下段进行向底盖中心回收的运动,实现通过多石路面时的包络效果,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生物刚性的支撑结构和柔性的自适应结构,使其在一般路面及多石路面都可正常工作,具有较好的通过性。

    视觉感知的汽车前视车辆和行人防碰撞预警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6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710595388.8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觉感知的汽车前视车辆和行人防碰撞预警系统及方法,对汽车前视摄像头获取的视频进行逐帧读取,并运用训练级联分类器,实现对视频帧中的车辆、行人进行识别,并同时结合直线检测,来对识别结果进行过滤,去除非车辆、非行人部分,利用深度DBN网络完成对本车前方车辆、行人信息的判定。确认前车、行人位置后,将图像坐标转换为车体坐标,从而得到本车与前车、本车与前面行人的相对距离及相对角度,计算出安全时距,再运用卡尔曼滤波器预测车辆、行人位置,如果小于安全时距,则发出警报。本发明可以实现更加有效和准确的车辆行人识别,从而更准确地进行防碰撞预警。

    一种仿生机械足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74536U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21493761.0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仿生机械足,由支撑底座和数个机械趾骨组成,在使用及加载时,机械趾骨下段末端的橡胶滚轮最先与地面接触,起到减震效果,之后机械趾骨下段向四周打开,底盖触地,继续加载后底盖上连接的压缩弹簧将受到向上的支撑力而产生形变,从而达到缓冲蓄能的效果,同时增大整个机械足的接触面积,确保稳定性,此时为机械足在一般粗糙路面上行走的状态,若越过临界点(连杆水平时)继续加载,连杆向上运动,对拉簧产生拉力从而带动机械趾骨下段进行向底盖中心回收的运动,实现通过多石路面时的包络效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生物刚性的支撑结构和柔性的自适应结构,使其在一般路面及多石路面都可正常工作,具有较好的通过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