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241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90285.2

    申请日:2025-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在栽培基质中引入红玉米芯、酵母渣、巨菌草等可再生农业废弃物,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污染,可以满足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优化了杏鲍菇的养分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易推广的多形状杏鲍菇的培育方法,采用不同形状模具对杏鲍菇的生长方向提供精准约束,通过温度、湿度、气流和光照的精准调节,优化了杏鲍菇的生长条件,显著提高了菇体的生长速率和质量,实现了菇体的形态定制化培育,该方法操作简单,即使普通菇农都能容易实现,有助于提高杏鲍菇的市场价值,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杏鲍菇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弹齿拨禾轮式食用菌菌棒捡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864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73685.0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弹齿拨禾轮式食用菌菌棒捡拾装置,具体涉及菌棒旋转捡拾技术领域,包括捡拾箱、旋转轴、两个轴承套以及倾斜调节旋转捡拾机构;其中倾斜调节旋转捡拾机构包括多个拨禾轮、多个拾取弹齿条、联动块、套接滑块、滑框以及拾取限位板,还包括铲动拾取调节机构和限位拾取调节组件。本发明通过倾斜调节旋转捡拾机构,具有多个拾取弹齿条能够倾斜嵌入到指定深度的拾取位置,菌棒在拾取过程中可以从土壤深度位置进行彻底旋转捡拾取出,大幅度提高菌棒拾取可调精确性,菌棒拾取更加彻底,拾取效果更好的优点,从而解决了导致菌棒拾取可调精确性较差,拾取不够彻底,拾取效果较差的问题。

    一种壳聚糖菌渣生物材料板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08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0322.5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菌渣生物材料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制备平菇栽培培养基,由以下原料加水而成:棉籽壳、玉米芯、虾壳壳类废弃物、麦麸、石灰、石膏;将平菇栽培培养基搅拌均匀后,在自然状态下发酵11d,得到发酵培养料,放入聚丙烯菌袋中,90℃巴氏灭菌,然后将平菇菌种接入灭菌后的培养料并发酵,平菇管理出菇后,将菌渣烘干后粉碎、筛选,将筛选后的菌渣均匀放置在置于刚性模具中热压,得到壳聚糖菌渣生物材料板。本发明制备的生物复合材料板具有良好的的抑菌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可以在无需额外添加抑菌剂下在日常环境使用。

    一种香菇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207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82439.X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菇栽培基质,按质量配比包括:木屑30~60份,玉米芯10~40份、玉米秸秆粉10~40份、麦麸18份、轻质碳酸钙0.1~1份、石膏0.1~1份、白糖0.1~1份;一种香菇栽培方法,它包括:1)装袋:称量各原料,混合,加水,调节含水量,装袋;2)接种:灭菌,冷却降温,得到香菇培养基;将香菇栽培菌种接种于灭菌的栽培基质中培养;3)发菌及转色;4)出菇:转色完成后形成原基,脱袋,刺激出菇;5)子实体形成:在温度为18~30℃、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的条件下形成香菇子实体;用此方法得到的香菇,其生物学效率为63.59%;本发明减少资源消耗;可根据生产实际需求,调整配方。

    一种干品玉木耳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1195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589176.X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品玉木耳的制作方法,它包括:1)采收:采收前停止浇水2.5~3.5 h,使得耳片含水量小于95%;挑选大小4cm~5cm的成熟耳片,去除杂质;2)预冷:密封,在0℃~4℃下预冷1.5~3 h;3)烘干:耳片单层均匀平铺摆放,在35~65℃下烘干2.5~6h,使耳片含水量≤14%,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4)密封:将冷却的干耳片分装,密封,得到玉木耳干品;采用本发明的干燥方法,加工时间短、提高效率、不影响产品品质;经检测,烘干所获得干耳片商品颜色性状较好;烘干温度对玉木耳干耳片的产量无影响。

    一种灵芝种植用高效除病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63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8376.7

    申请日:2025-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灵芝种植技术领域,一种灵芝种植用高效除病菌装置及方法,灵芝种植用高效除病菌装置包括压力箱体,压力箱体的内部设有若干放置箱,在压力箱体的长度延伸方向上,若干放置箱等间距设置,在压力箱体的宽度延伸方向上,压力箱体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箱门;压力箱体的内部还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若干加热板,相邻两个放置箱之间设有一个加热板,放置箱与加热板之间存在间隙,加热板朝向放置箱的侧壁上设有加热条,放置箱朝向加热条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本发明在使用时,当灵芝种植用培养料的碎屑向下掉落后,碎屑不会与加热条接触,更不会与加热条粘在一起,加热条不会对碎屑的清理工作造成阻碍,还延长了加热条的使用寿命。

    一种生物法脱木质素提高甲烷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7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89872.6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法脱木质素提高甲烷产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糙皮侧耳菌丝对竹粉进行脱木质素预处理,再利用糙皮侧耳菌丝预处理的竹粉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甲烷。糙皮侧耳生长过程中分泌出大量漆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等木质纤维素分解酶,破坏竹粉中木质素的内部结构并将部分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分解为较小分子,随后进行厌氧发酵培养,糙皮侧耳预处理后的竹粉能够使底物降解类菌群选择性聚集并优化微观空间生态位,使得甲烷化类菌群更易与真菌预处理后的竹粉进行松散结合,糙皮侧耳预处理后的竹粉厌氧发酵的甲烷总产量比竹粉直接发酵的总产量提升了16.2%。

    黄靛牛肝菌人工菌根苗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4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92865.1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黄靛牛肝菌人工菌根苗及其合成方法,涉及菌类人工栽培领域。黄靛牛肝菌人工菌根苗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黄靛牛肝菌的母种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生长出菌丝后,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S2、确定步骤S1所得菌丝为黄靛牛肝菌后,将菌丝转移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黄靛牛肝菌菌液,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S3、确定步骤S2所得黄靛牛肝菌菌液中的菌丝为黄靛牛肝菌后,将黄靛牛肝菌菌液接种至马尾松无菌苗的根部,经过3~12个月的培养,培育出黄靛牛肝菌人工菌根苗。本发明实现菌丝的快速增殖和人工菌根的形成,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保菌种的纯净性,为黄靛牛肝菌的人工栽培提供技术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