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81298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310120364.9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G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公开了一种合成点柄粘盖牛肝菌菌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组织分离法,在无菌条件下取点柄粘盖牛肝菌的菌柄与菌盖之间的组织接种于PD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得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将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与PDA试管斜面培养基分离,得到纯净的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将纯净的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与无菌水混合后用搅拌机搅碎得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剂;将待栽培板栗无菌苗的根系沾满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剂后移栽在培养钵中,培养钵中填充有真菌与无菌土的混合物,7天-10天后向培养钵中浇灌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剂进行补接,然后以水浇灌,栽培三个月至一年,从板栗苗木的根系上得到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根。
-
公开(公告)号:CN103314782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38366.8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红汁乳菇菌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组织分离法,在无菌条件下取红汁乳菇的菌柄与菌盖之间的组织接种于PD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待所述PDA试管斜面培养基组织块儿上长出菌丝后,将其转接到WY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进行避光培养,并通过培养后得到纯净红汁乳菇菌丝、红汁乳菇液体菌剂与固体菌剂,将上述纯净红汁乳菇菌丝、红汁乳菇液体菌剂与固体菌剂分别接种到一年苗龄的板栗无菌苗之根系上培育至少三个月,从板栗无菌苗之根系上得到红汁乳菇菌根。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培育板栗菌根苗获得红汁乳菇子实体,为人工栽培红汁乳菇菌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方便了人工栽培。
-
公开(公告)号:CN103181298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120364.9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G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点柄粘盖牛肝菌菌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组织分离法,在无菌条件下取点柄粘盖牛肝菌的菌柄与菌盖之间的组织接种于PD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得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将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与PDA试管斜面培养基分离,得到纯净的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将纯净的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与无菌水混合后用搅拌机搅碎得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剂;将待栽培板栗无菌苗的根系沾满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剂后移栽在培养钵中,培养钵中填充有真菌与无菌土的混合物,7天-10天后向培养钵中浇灌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剂进行补接,然后以水浇灌,栽培三个月至一年,从板栗苗木的根系上得到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根。
-
公开(公告)号:CN117652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11367.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菇混合菌种栽培料及其应用和香菇定向定量的栽培方法。本发明以所述香菇混合菌种栽培料进行香菇的栽培可以保证香菇菌种的萌发和高质量发菌,缩短香菇的出菇时间。以所述香菇混合菌种栽培料为基础,结合刺孔和全遮光的技术特征,能够定点定量的控制香菇子实体的形成,解决了传统出菇模式下憋袋、丛生和爆出等多个香菇出菇问题;能够有效降低香菇子实体的畸形率,试验证明,采用本发明中的栽培方法可以将香菇子实体的畸形率由40%降至10%以内,提高子实体产品的质量;同时,本发明中的栽培方法简单、易操作适用于香菇的工厂化栽培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31478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238366.8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红汁乳菇菌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组织分离法,在无菌条件下取红汁乳菇的菌柄与菌盖之间的组织接种于PD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待所述PDA试管斜面培养基组织块儿上长出菌丝后,将其转接到WY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进行避光培养,并通过培养后得到纯净红汁乳菇菌丝、红汁乳菇液体菌剂与固体菌剂,将上述纯净红汁乳菇菌丝、红汁乳菇液体菌剂与固体菌剂分别接种到一年苗龄的板栗无菌苗之根系上培育至少三个月,从板栗无菌苗之根系上得到红汁乳菇菌根。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培育板栗菌根苗获得红汁乳菇子实体,为人工栽培红汁乳菇菌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方便了人工栽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