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84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29977.8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消声装置及消声车轮,包括壳体和消声腔,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消声口,所述消声腔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消声腔的一端与所述消声口连通,另一端呈封闭状;其中,至少一对所述消声单元相邻设置,且该对所述消声单元的所述消声口相对设置,相邻所述消声单元的消声腔分别采用不同的共振频率。由此,本发明中的车轮消声装置采用双腔并联再依次串联的分布方式,不仅能均匀的逐级降噪,方便设计消声管段与平衡管段的长度,还能够有效的保证轮胎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71411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87580.8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0C19/00 , B60B27/00 ,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声装置及车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控制体,其中,壳体内设有腔室,壳体上设有开口,控制体包括旋转体和旋转轴,具体地,旋转轴同轴连接于旋转体的端部,旋转体设于腔室内,旋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挡板,挡板、旋转体的外侧壁与腔室的内侧壁之间会形成共振腔,共振腔与开口连通,开口的尺寸与共振腔的尺寸相同,由此,该共振腔便形成了一个四分之一波长管。由此,本申请通过将四分之一波长管轴向长度上的改变转换为空间中圆弧长度的改变,在占用的空间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却可以极大的改变四分之一波长管的长度,有利于改变消声装置的消声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74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15416.3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0C19/00 , G10K11/172 , B60B21/12 , B60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声装置、消声轮毂及车轮,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本体内的消声管和消声腔,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消声口,所述消声管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消声管的一端与所述消声口连通,所述消声腔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消声腔与所述消声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消声腔内设有若干个弹性挡板。由此,通过设置若干个弹性挡板后,可以增强声波耗散效果,有效地加强了共振噪声的衰减效果,即使当入射声波频率远离共振器固有频率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消声作用,从而可以在宽频范围内降低轮胎空腔共振声,极大地提高了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605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002796.X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将吸声材料平齐安装在刚性背板中,并在吸声材料上方设置一个点声源;在由点声源入射到刚性背板和吸声材料组成的反射面上产生的散射声场中设置测点,利用声压‑质点振速传感器测量获得测点处的声压和质点振速;根据测量得到的测点处声压和质点振速,计算测点处的声阻抗;基于边界元法构建声学模型,建立测点处的声阻抗与吸声材料的归一化表面法向声阻抗之间的关系;根据已知的测点处声阻抗以及声学模型,结合一种迭代算法计算获得吸声材料归一化表面法向声阻抗,以此获得吸声材料的反射系数及吸声系数。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宽频范围内有限大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95374.1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B60C99/00 , G06F113/08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轮胎空腔共振噪音的参数设计方法,是将抑制轮胎空腔共振噪音在轮胎内表面贴附的吸声材料等效成满足Delany‑Bazley‑Miki理论模型的流体;再构建基于多域边界元法构建轮胎空腔声模态分析的声学模型;然后使用围道积分法求解非线性特征值问题的特征值,计算内部贴附吸声材料的轮胎空腔特征频率;最后基于轮胎空腔特征频率虚部来表征抑制轮胎空腔共振噪音效果,从而设计出抑制轮胎空腔共振噪音的多孔材料的最佳流阻率、厚度和宽度。本发明能计算内部贴附吸声材料的轮胎空腔频率,为选取抑制轮胎空腔共振噪音的吸声材料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03516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35167.3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10K1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吸声超材料,是具有中空直管的双端口结构,根据不对称吸收的原理在中空直管的各个侧壁上分别设置各狭缝谐振器组;狭缝谐振器组是由各谐振器在沿声波入射方向上并联组成,谐振器由一个缝隙和与缝隙相连通的背腔所组成,缝隙的开口朝向中空直管的内腔;将目标吸声频段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各频段,各狭缝谐振器组在各中空直管的侧壁上一一对应进行设置,形成各吸声侧壁,由各吸声侧壁一一对应实现在各频段中的单向吸声,由此实现宽带连续的单向吸声和宽带双向隔声。
-
公开(公告)号:CN1129769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508487.4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0C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宽频噪音抑制构造,其特征是:在由轮胎和轮辋形成的环形轮胎空腔内设置若干共振器组合体,共振器组合体安装在轮辋表面;各共振器组合体包括单腔共振器和双腔共振器,均为亥姆霍兹共振器;单腔共振器是由一个共振器空腔和一个连通孔构成,其连通孔将轮胎空腔和共振器空腔相连通;双腔共振器包括两个共振器空腔和两个连通孔,其中一个连通孔将轮胎空腔和相应的共振器相连通,另一连通孔将两个共振器空腔相连通。本发明将亥姆霍兹共振器进行串并联组合,将单频亥姆霍兹共振器产生的次级峰进一步降低,实现了在更宽频范围内降低轮胎空腔共振噪声,达到很好的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0662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81397.X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频低噪声充气轮胎胎面花纹,是在轮胎的接地胎面上设置纵沟和共鸣器;其纵沟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其共鸣器包括单腔共鸣器和双腔共鸣器;且单腔共鸣器和双腔共鸣器一一间隔并联布置在纵沟的一侧;单腔共鸣器是由单腔颈和单腔体构成,双腔共鸣器是由前段共鸣器和后段共鸣器串联组成。本发明采用亥姆霍兹共鸣器串并联组合式花纹,不仅能够在宽频范围内控制轮胎管腔共振噪声,还能有效降低共鸣器旁接纵沟产生的共振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198108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97880.2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负刚度的弹性-迟滞低频大位移隔振器,上平台和下平台由各拱形梁弹簧相连接,使上平台相对于下平台仅沿轴向相对运动;设置在下平台上、并由内外磁环和电磁线圈构成的电磁负刚度弹簧与第二及第三薄片弹簧并联构成实时可调的电磁双稳态机构,将电磁双稳态机构与固连在上平台上的第一薄片弹簧串联配置;在低频大位移振动激励下,电磁双稳态机构在两个平衡点间往复突跳而耗能产生弹性-迟滞现象,实现高效隔振;由内外磁环提供永磁负刚度,调节电磁线圈中通入电流的大小能够实现电磁负刚度性能的实时调控,以此获得理想的电磁双稳态特性,实现主被动一体化隔振,本发明尤其适用于低频大位移隔振、缓冲的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60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97879.X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负刚度的双稳态非线性能量肼,其中磁环与中心杆、上下对压弹簧沿轴向能够相对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运动,由上下对压弹簧为系统提供支撑;上下磁环和上下线圈分别对中磁环施加吸引力构成在线可调的电磁负刚度弹簧,通过电磁负刚度弹簧与上下对压弹簧并联构成双稳态非线性能量肼;上下线圈未通电时,调节上下磁环与中磁环间距离即可调节永磁负刚度性能;上下线圈通电时,调节上下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和上下线圈与中磁环间距离,可实时调节电磁负刚度性能;本发明应用电磁负刚度弹簧实现具有两个平衡点的非线性能量肼,拓宽了吸振频带、降低了能量输入阀值,可实现多模态振动靶能量的单向传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