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231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310633884.X

    申请日:2013-12-02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可溶于第一液相溶剂的金属(M)源,并用该第一液相溶剂配置成金属离子Mx+)溶液,所述金属源中的金属元素M包括Mn、Co、Ni、Fe以及V中的一种或几种;选取碳酸锂作为沉淀剂,配置成碳酸锂溶液或碳酸锂悬浊液;将所述金属离子溶液和所述碳酸锂溶液或碳酸锂悬浊液并流进入反应釜形成混合溶液进行沉淀反应,并通过调节所述金属离子溶液的流量和所述碳酸锂溶液或碳酸锂悬浊液的流量调节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得到碳酸盐沉淀物;以及将所述碳酸盐沉淀物与锂源均匀混合后进行烧结,即获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231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33884.X

    申请日:2013-12-02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可溶于第一液相溶剂的金属(M)源,并用该第一液相溶剂配置成金属离子(Mx+)溶液,所述金属源中的金属元素M包括Mn、Co、Ni、Fe以及V中的一种或几种;选取碳酸锂作为沉淀剂,配置成碳酸锂溶液或碳酸锂悬浊液;将所述金属离子溶液和所述碳酸锂溶液或碳酸锂悬浊液并流进入反应釜形成混合溶液进行沉淀反应,并通过调节所述金属离子溶液的流量和所述碳酸锂溶液或碳酸锂悬浊液的流量调节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得到碳酸盐沉淀物;以及将所述碳酸盐沉淀物与锂源均匀混合后进行烧结,即获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AIE分子作为探针在碳材料负极的检测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968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718977.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AIE分子作为探针在碳材料负极的检测中的应用,所述检测的检测对象包括碳材料负极的嵌锂和表面析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AIE分子为羟基修饰的AIE分子;所述碳材料负极采用的碳材料为具有吸光性质的碳材料;所述碳材料负极为锂离子电池中的碳材料负极,所述锂离子电池为钴酸锂电池、镍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或锂二氧化锰电池。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与嵌锂后形成的插层化合物或表面析锂发生反应,且反应前后AIE发生荧光颜色和强度的变化,而与碳材料本身接触时由于共轭平面结构会导致AIE荧光淬灭,从而检测、标定出插层化合物和表面析锂的形貌、分布和浓度。

    光刻胶、光刻胶组合产品及光刻胶图案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337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0987312.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刻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刻胶、光刻胶组合产品及光刻胶图案化的方法。光刻胶,包括有机溶剂、光致酸产生剂及氧化锆纳米颗粒成膜树脂,将丙醇锆与不饱和有机羧酸混合加热制备所述氧化锆纳米颗粒成膜树脂。光致酸产生剂能够引发氧化锆纳米颗粒成膜树脂团聚,且具有式I和/或式II所示结构,其中R1~R8独立地选自‑H、‑CH3、甲氧基、乙氧基或羟基乙氧基。所述光刻胶光刻成型速率快、加工图案的特征尺寸能够达到纳米级。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所述光刻胶的光刻胶组合产品及光刻胶图案化的方法。#imgabs0#。

    复合涂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1536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721396.8

    申请日:2023-06-16

    Inventor: 何向明 王莉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涂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其中,复合涂层电极包括:负极集流体;第一涂层,附着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所述第一涂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所述第一活性物质为磷碳复合材料;第二涂层,附着于所述第一涂层的表面,所述第二涂层包括第二活性物质,所述第二活性物质的膨胀系数小于所述第一活性物质的膨胀系数。电池工作过程中,位于第一涂层膨胀系数较小的第二涂层能够“箍住”第一涂层以抑制磷碳涂层的膨胀,避免长循环过程中负极活性物质剥离集流体,相较于纯磷碳电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涂层电极能够改善磷碳体系电池的体积膨胀问题,延长电池循环寿命。

    负极电极及电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536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720876.2

    申请日:2023-06-16

    Inventor: 何向明 王莉

    Abstract: 一种负极电极及电池,所述负极电极中的活性物质材料为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复合磷碳材料和硬碳。通过将磷碳复合材料与硬碳混合使用,能够大幅提升磷碳体系电池的循环性能和改善体积膨胀问题,从而锂离子电池能够有效兼顾高能量和高功率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避免“锂枝晶”在负极表面的析出,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地,硬碳的添加有利于改善磷碳负极片的加工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