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判定WC和Co在湿磨过程中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156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310113221.5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判定WC和Co在湿磨过程中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在湿磨过程中直接取湿磨混合料浆,先水洗后加水超声分散;再取分散好的溶液做激光粒度分布测试,测定不含成型剂的WC、Co混合料在湿磨过程中的粒度分布,观察激光粒度分布曲线是否存在双峰,若有双峰说明WC、Co混合粉体有结团,WC、Co未分散开,若无双峰说明WC、Co已分散开,二者混合均匀。本发明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进行测定,以曲线有无双峰来判定WC、Co是否在湿磨过程中混合均匀,简便易操作,判定更快速、高效,判定成本更低,并且在湿磨过程中即可取样测定,对湿磨过程中WC、Co是否混合均匀可实现实时监控,以此及时调整湿磨时间。

    一种基于UG NX二次开发的数控刀片周边磨加工参数化编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478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266130.4

    申请日:2015-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G NX二次开发的数控刀片周边磨加工参数化编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周边磨床三维仿真模型,搭建磨床运动链,确定加工坐标系方向并绘制刀片毛坯模型,绘制砂轮三维模型并参数化,对刀片周边磨削工艺进行分解并建立相应工序刀片周边轮廓数学模型,推导各道工序砂轮加工轨迹数学模型,使用C++编写刀轨模型程序文件,使用C#编写参数化界面,通过参数化界面对程序内变量赋值,绘制轨迹点,仿真加工验证刀轨是否合理,通过后处理生成可直接用于磨床加工的G代码。利用上述方法,最终实现数控刀片周边磨削刀轨的参数化编程。具有通用性强、编程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的特点。

    一种低压渗氮法制备富氮功能梯度金属陶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014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71310.X

    申请日:201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渗氮法制备富氮功能梯度金属陶瓷的方法,本方法所述金属陶瓷为Ti(C,N)基金属陶瓷,以Ti(C,N)和/或TiC,TiN为主要硬质相,以Co和/或Ni等铁族金属为粘结相。本专利方法是将金属陶瓷烧结体装入真空一体炉中,在真空烧结状态下,以3~7℃/min的升温速度升至预置的渗氮温度,所述预置的渗氮温度为1200~1400℃;当炉体温度达到预置的渗氮温度时,采用氮气分压工艺进行渗氮,控制分压压力为2000~6000Pa,保温2~6h后,在氮气气氛下冷却,获得表面富氮功能梯度金属陶瓷。本发明方法具有投资小,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易于实现工业化转化。

    一种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0979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349714.3

    申请日:2014-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化学成分(wt%)为:Co+Cr:15~50,其中,Co:Cr=7:3,其余为纳米Al2O3:50~85。使用上述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制成的产品,制备工艺如下:以纳米Al2O3做为基体原料,混合Co、Cr做为增韧相、粘结相;采用湿磨工艺进行原料混合,将原料粉末在球磨罐中球磨48~72小时,以水或酒精做为湿磨介质,使原料混合均匀;采用热压烧结,烧结温度为1450℃~1550℃,压力150~200MPa,保温保压1h以上,得到产品。本发明具有强度高,抗氧化及热高温耐腐蚀性能和组织稳定性好,成本较为低廉的特点,适用于高温下抗氧化耐腐蚀用零部件。

    一种基于UGNX二次开发的数控刀片周边磨加工参数化编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478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66130.4

    申请日:2015-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19 G05B19/4083 G05B2219/362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G NX二次开发的数控刀片周边磨加工参数化编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周边磨床三维仿真模型,搭建磨床运动链,确定加工坐标系方向并绘制刀片毛坯模型,绘制砂轮三维模型并参数化,对刀片周边磨削工艺进行分解并建立相应工序刀片周边轮廓数学模型,推导各道工序砂轮加工轨迹数学模型,使用C++编写刀轨模型程序文件,使用C#编写参数化界面,通过参数化界面对程序内变量赋值,绘制轨迹点,仿真加工验证刀轨是否合理,通过后处理生成可直接用于磨床加工的G代码。利用上述方法,最终实现数控刀片周边磨削刀轨的参数化编程。具有通用性强、编程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的特点。

    一种采用温度控制的烧结Nd-Fe-B系磁铁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5747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390077.5

    申请日:2012-10-11

    Inventor: 永田浩 吴冲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温度控制的烧结Nd-Fe-B系磁铁的制作方法,是在制造烧结磁铁中氧含量为2500ppm以下的Nd-Fe-B系烧结磁铁的工序中,在用惰性气体密闭的空间下进行磁场中成形的工序中,将惰性气体气氛的温度控制在25℃~50℃进行磁场成形。该方法通过对完全密闭环境中惰性气体气氛的温度进行特殊设定,能够使磁铁的取向度提高,Br、(BH)max增大,也可大大减少破裂、缺角、裂纹等。

    一种用液相渗透法制备的粒度梯度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872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69898.1

    申请日:201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液相渗透法制备的粒度梯度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优化晶粒抑制剂在生坯表面附着方式,变更其扩散方式,优化高温扩散的烧结和时间,从而制备出了梯度层≥0.2mm,最厚可达6mm以上的粒度梯度合金。该方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过程易控制,生产成本低,其制备的WC-Co粒度梯度硬质合金,粒度梯度层厚度≥0.2mm,最厚可达6mm以上,芯部WC晶粒的平均大小约为表层WC晶粒的平均大小的1.05~1.5倍,表层Hv1硬度约为芯部Hv1硬度的1.03~1.2倍,且此合金不存在Co的梯度变化,表面WC粒度较小,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芯部WC粒度较大,具有较好的韧性,合金有着充足的加工余量,可以更容易的应用到各种产品中。

    烧结钕-铁-硼磁铁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42419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210339562.X

    申请日:2012-09-12

    Inventor: 永田浩 吴冲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钕-铁-硼磁铁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是在制造烧结磁铁中氧含量为2500ppm以下的Nd-Fe-B系烧结磁铁的工序中,在粉碎中的惰性气体中的氧含量为1000ppm以下的条件下进行粉碎的工序中,在分级步骤之后,增加混合步骤将原来已分离出来的超细粉重新混合到成品粉碎粉中,一同进入后续的加工工序。该方法可使后续的烧结工序不易发生异常晶粒成长(AGG),此外还可节约宝贵的稀土,以及通过节省材料使得在价格定价方面极具竞争力。

    一种数控磨刀机专用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286209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174251.2

    申请日:201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磨刀机专用夹具,包括车刀柄和压板;压板呈门框形;车刀柄的一端设有刀片槽,该刀片槽含有立面和底面;压板的中间通过螺丝固定在车刀柄上,并使压板的一端能够抵压于装入刀片槽的数控刀片;在车刀柄上设有一凸台,压板的另一端的内侧钩靠在车刀柄的凸台上,压板的一端设为球形结构,压板的一端通过球形结构压贴在装入刀片槽的数控刀片上。该结构具有锁紧力好,重复定位精度高,刀片槽耐磨损程度高,平面度及平行度容易保证,数控刀片的刃磨角度易于保证的特点,保证了超硬刀具数控刀片刃磨加工的形状、尺寸一致性,提高刃磨效率及产品合格率。

    三轴联动磨床砂轮快速对刀调中心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4162839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229825.0

    申请日:2014-0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轴联动磨床砂轮快速对刀调中心机构,包括扣紧件、卡盘、调节臂、对位棒和调机棒,扣紧件和卡盘通过紧固件扣合在一起,卡盘和扣紧件之间形成可固定在砂轮轴上的轴卡孔,调节臂以可沿砂轮轴方向调节的方式固定在卡盘的下端,对位棒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调节臂上,对位棒的中心轴与砂轮的径向平行,对位棒的一端形成尖锥点而另一端1/2圆柱,对位棒的中心轴位于对位棒1/2圆柱的平面中,调机棒具有供工作头主轴夹头夹持的夹持端和1/2圆柱调节端,调机棒的中心轴位于调机棒1/2圆柱调节端的平面中。本发明避免采用目测不准确而导致槽型变形,实现快速对刀调中心,避免反复做样品再测绘然后补偿数据的繁琐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