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3354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644671.7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件智能双机器人检测磨抛系统及加工方法,主要解决了具有复杂曲面特征的异构件难以检测、磨削加工难、加工环境危害大、工人磨削效率低等问题。其中,检测磨抛系统包括传输装置、3D识别系统、工业机器人系统、激光检测装置、磨削装置、缺陷检测装置、系统控制柜和工控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实现了异构件的柔性磨抛加工,可完成对较高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的复杂曲面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05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033670.9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G01L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维力传感器测试平台,涉及传感器测试领域。所述六维力传感器测试平台包括:工作台、传感器固定机构、六维力加载机构、第一高精度双向力传感器、用于施加水平作用力的第一动力机构、第二高精度双向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施加竖直方向作用力的第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产生的力或力矩通过六维力加载机构传递到六维力传感器,以供标定、准确性测试以及动态性能测试。本发明的六维力传感器测试平台能够对六维力传感器各个方向的力与力矩依次精确加载,也可实现九组复合力、力矩的精确加载,且六维力加载机构的可契合旋转式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交叉方向上力加载带来的形变所引起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05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33670.9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G01L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维力传感器测试平台,涉及传感器测试领域。所述六维力传感器测试平台包括:工作台、传感器固定机构、六维力加载机构、第一高精度双向力传感器、用于施加水平作用力的第一动力机构、第二高精度双向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施加竖直方向作用力的第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产生的力或力矩通过六维力加载机构传递到六维力传感器,以供标定、准确性测试以及动态性能测试。本发明的六维力传感器测试平台能够对六维力传感器各个方向的力与力矩依次精确加载,也可实现九组复合力、力矩的精确加载,且六维力加载机构的可契合旋转式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交叉方向上力加载带来的形变所引起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212330659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308968.8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构件智能双机器人检测磨抛系统,主要解决了具有复杂曲面特征的异构件难以检测、磨削加工难、加工环境危害大、工人磨削效率低等问题。其中,检测磨抛系统包括传输装置、3D识别系统、工业机器人系统、激光检测装置、磨削装置、缺陷检测装置、系统控制柜和工控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实现了异构件的柔性磨抛加工,可完成对较高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的复杂曲面加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013365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20069022.4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G01L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六维力传感器测试平台,涉及传感器测试领域。所述六维力传感器测试平台包括:工作台、传感器固定机构、六维力加载机构、第一高精度双向力传感器、用于施加水平作用力的第一动力机构、第二高精度双向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施加竖直方向作用力的第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产生的力或力矩通过六维力加载机构传递到六维力传感器,以供标定、准确性测试以及动态性能测试。本实用新型的六维力传感器测试平台能够对六维力传感器各个方向的力与力矩依次精确加载,也可实现九组复合力、力矩的精确加载,且六维力加载机构的可契合旋转式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交叉方向上力加载带来的形变所引起的误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