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40162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072387.6
申请日:2008-12-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2
Abstract: 一种甲壳素溶致液晶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提供一种以离子液体为溶剂溶解甲壳素,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可作为纺丝原液应用于制备液晶纺丝或液晶薄膜的甲壳素溶致液晶的制备方法。在无水的条件下将熔融的离子液体与促溶剂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混合溶液,促溶剂的加入量为离子液体质量分数的5%~9%;取离子液体质量分数的3%~20%的甲壳素,加入混合溶液中,掺和均匀后加热至完全溶解,得到半透明粘稠液体的甲壳素溶致液晶。
-
公开(公告)号:CN101423208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072228.6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一种亲有机溶剂的碳纳米管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可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亲有机溶剂的碳纳米管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将碳纳米管按质量体积比为0.1~12mg/ml,加入到浓度为1%~20%的壳聚糖衍生物溶液中,得悬浊液;将悬浊液采用超声波处理;将超声波处理过的悬浊液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后取其底部沉淀物;将沉淀物烘干干燥后即得到碳纳米管微胶囊。制得的碳纳米管微胶囊使用和携带运输方便,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在需要时将碳纳米管微胶囊通过简单的超声处理即可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中。
-
公开(公告)号:CN1908260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10088083.5
申请日:2005-08-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D01F9/22
Abstract: 聚丙烯腈基碳芯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聚丙烯腈基碳芯,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连续纤维用的高导电率聚丙烯腈基碳芯的方法。提供一种具有工艺性能好、强度高、导电性能和直径容易控制的采用CVD法制备连续SiC纤维用碳芯的方法。步骤为:制备含有一维高导电率碳的PAN纺丝液;由纺丝液纺丝制备原丝;在氧化性气氛中交联,制备预氧化丝;在惰性气氛中碳化,制备碳化纤维;在惰性气氛下石墨化,制备石墨化碳芯。提高了PAN基碳纤维的导电率,高度取向的一维高导电率碳由于其本身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远远高于PAN基碳纤维,因此还可以提高PAN基碳纤维的强度,改善CVD的工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59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67314.1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D01F9/145
Abstract: 一种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碳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一种所制得的沥青基碳纤维的机械性能优异,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性能稳定等优点的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将各向异性沥青与各向同性沥青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升温,在熔融状态下恒温机械搅拌,冷却得混合沥青原料,再放入熔融纺丝机喷丝料桶中,装入沥青碳纤维成型装置,在保护气下升温至熔融纺丝温度,在喷丝口处得原丝,再放在载样台上,放入高温炉,设置升温程序,进行氧化处理,结束后自然冷却,即得氧化纤维。把经过交联处理过的氧化纤维放在载样台上,放入高温炉内,设置升温程序,通入惰性气体保护,开始碳化处理,结束后自然冷却,即得沥青基碳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123524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070608.6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D133/08 , C09D133/14 , C08K5/541
Abstract: 一种硅丙涂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涂料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具有高硬度及耐磨性能,可用于塑胶、木器表面涂装的硅丙涂料的制备方法。1)将甲苯或异丁醇或二者的混合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回流;2)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单体混合,然后加入单体总质量0.1%~10%的引发剂,搅拌溶解,混合均匀;3)将步骤2中的混合单体溶液以一次性加入或滴加的方式加进反应器内,保温2~3h,停止反应,得丙烯酸树脂;4)将丙烯酸树脂与固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543646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111637.7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羟基磷灰石原位增强壳聚糖棒材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生物复合材料。提供一种具有高力学性能,可生物降解,可吸收,可作为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羟基磷灰石原位增强壳聚糖棒材的制备方法。按磷酸钙盐与壳聚糖粉末质量比为2%~25%,将磷酸钙盐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再加入壳聚糖粉末,搅拌分散均匀,配制成壳聚糖/乙酸溶液;在模具内壁涂抹上一层壳聚糖/乙酸溶液,然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沉淀,形成壳聚糖膜,作为原位沉析的模板;将壳聚糖/乙酸溶液注满模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脱去模具,浸泡至形成壳聚糖凝胶棒;将壳聚糖凝胶棒在蒸馏水中浸泡至中性,烘干,即得到半透明、微黄的羟基磷灰石原位增强壳聚糖棒材。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192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70606.7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壳聚糖增强棒材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力学性能高,可生物降解,可吸收,可作为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壳聚糖增强棒材的制备方法。壳聚糖粉末加到预先分散有聚乳酸短纤维的乙酸溶液中,搅拌配成壳聚糖/乙酸溶液;在模具内壁涂抹一层壳聚糖/乙酸溶液,然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沉淀,形成壳聚糖膜作为原位沉析的模板;将壳聚糖/乙酸溶液注满模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脱去模具,浸泡至形成完全的壳聚糖凝胶棒;将壳聚糖凝胶棒在蒸馏水中浸泡至中性,烘干,即得到透明、微黄的聚乳酸短纤维增强的壳聚糖增强棒材。
-
公开(公告)号:CN10140759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810072230.3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有机溶剂分散液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将碳纳米管进行分散的方法。提供一种通过壳聚糖衍生物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处理,以获得可长时间不易团聚的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有机溶剂分散液的方法。将碳纳米管按质量体积比为0.1~12(mg/mL),加入到浓度为1%~20%(w/v)的壳聚糖衍生物溶液中,得悬浊液;将悬浊液采用超声波处理;将超声波处理过的悬浊液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后的上层清液即为碳纳米管-有机溶剂分散液。其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不会破坏碳纳米管自身的表面结构,分散效果优,保持分散的时间长。通过多种壳聚糖衍生物溶液的处理,可以得到分散效果不同的碳纳米管分散液,以适应多种不同有机溶剂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1504350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10111263.9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压汞仪样品室密封的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压汞仪样品室密封的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能重复使用、不污染样品,用于压汞仪样品室密封的方法。在压汞仪石英玻璃样品池磨口平面和作为电极的不锈钢接触组件平面间设一中空环状垫片,垫片的内外直径大小同石英玻璃样品池磨口处,厚度0.1~1.0mm。垫片可以是高分子材料垫片、软金属垫片或石墨垫片。采用垫片代替真空油脂实现样品室的密封,由于垫片是形状规则的固体薄片,具有很好的形变和缓冲能力,操作简单,不会污染样品,而且垫片可重复使用。另外,由于垫片的厚度和直径可控,因此注入的汞质量相对稳定,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同时安全可靠,可避免样品池破裂。
-
公开(公告)号:CN101504350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111263.9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压汞仪样品室密封的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压汞仪样品室密封的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能重复使用、不污染样品,用于压汞仪样品室密封的方法。在压汞仪石英玻璃样品池磨口平面和作为电极的不锈钢接触组件平面间设一中空环状垫片,垫片的内外直径大小同石英玻璃样品池磨口处,厚度0.1~1.0mm。垫片可以是高分子材料垫片、软金属垫片或石墨垫片。采用垫片代替真空油脂实现样品室的密封,由于垫片是形状规则的固体薄片,具有很好的形变和缓冲能力,操作简单,不会污染样品,而且垫片可重复使用。另外,由于垫片的厚度和直径可控,因此注入的汞质量相对稳定,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同时安全可靠,可避免样品池破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