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08266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410781586.X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陕西汉机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转子型线的设计方法,涉及平面啮合型线的设计。可用于齿轮、螺杆转子、蜗杆、铣刀等类似产品的设计。利用包络原理计算了平面啮合型线的轨迹包络面,基于经典Bresenham算法原理用指定的颜色点亮了轨迹包络面在屏幕像素点阵中的最佳逼近像素点,通过轨迹包络面的位姿和整体轮廓放大倍数的调整实现了对其边界条件的设定,进一步放大轨迹包络面,并利用直线斜率控制了轨迹包络面的自动分段,通过捕捉屏幕像素点阵中指定颜色的临界像素点实现了平面啮合型线高精度数据的提取。能简单、快速实现平面啮合型线的设计,而且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83479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69935.4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已知螺旋面计算成形刀具廓形的数字螺旋面包络法,涉及螺旋面产品成形刀具。确定工件螺旋面的结构和参数,即螺旋面方程;建立工件螺旋面与成形刀具的空间坐标关系,求其坐标变换矩阵及其工件螺旋面在成形刀具坐标系下的表达式;根据工件与成形刀具之间的运动关系,确定工件螺旋面的包络运动轨迹,得到螺旋面簇的方程;在基于OpenGL开发的图形软件中绘制螺旋面簇,并得到螺旋面包络面簇在成形刀具某一轴向平面内的截形,即成形刀具廓形,提取该截形的数据,即完成成形刀具廓形设计。可替代传统解析计算理论进行成形刀具的设计。仅需定义一种螺旋面及其与成形刀具的运动关系,即可得到该螺旋面在该运动关系下对应的成形刀具廓形。
-
公开(公告)号:CN10462566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815240.7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167 , B23P15/14 , B23F5/202 , B23F23/06 , B23Q3/00 , B23Q2703/02
Abstract: 一种谐波减速器柔轮双向鼓形齿廓的数控加工方法,涉及谐波减速器。将粗加工过的柔轮毛坯在精密车床上加工成柔轮半成品;将得到的柔轮半成品套在液性塑料薄壁套筒夹具上进行定位和夹紧,采用螺母和垫片固定柔轮杯底,然后在精密数控车床上车制出沿齿向的齿顶鼓形面;采用精密对正仪使配有齿轮刀具的数控精密插齿或滚齿机床与车制后的工件精密对中,并用椭圆芯轴夹具对柔轮进行定位;在数控插齿或滚齿机上通过多轴联动控制对柔轮沿齿向的齿厚鼓形面进行加工,加工时椭圆芯轴夹具长轴方向固定,并确保刀具轴线的中点在加工时始终与椭圆芯轴的长轴对齐,同时柔轮围绕椭圆芯轴转动,通过齿轮刀具与柔轮的展成运动加工出柔轮齿廓。
-
公开(公告)号:CN103438828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365949.7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检测螺杆转子端截形的方法,涉及螺杆转子的检测。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高精度、非接触式、寿命长的测量优势,使其沿着转子理论端截形运动以保持等距测量。建立螺杆转子转动坐标系与激光位移传感器移动平台所在坐标系的运动关系,计算出转子端截形各型值点的法向矢量,通过旋转螺杆转子避免了测量过程中被测点被其它轮廓遮挡的干涉现象以及被测点法向矢量与激光射出方向的夹角超出激光位移传感器可精确测量的角度范围的问题。可有效提高检测精度,获得螺杆转子端截形的高精度检测,亦可实用于螺旋面相对开阔产品的端截形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9082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45769.X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陕西汉机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23/00 , B24B41/062
Abstract: 一种用于加工螺杆转子螺旋槽的复合定位顶尖装置,涉及一种用于机床的辅助设备。设有头架和尾架,所述头架设有阴顶尖、头架阳顶尖和压缩弹簧,所述尾架设有尾架阳顶尖、凸轮、手柄、弹簧和导向套;所述阴顶尖固定在机床进给轴上,阴顶尖的轴线与机床进给轴上的盲孔轴线重合;头架阳顶尖贯穿阴顶尖内孔和机床进给轴盲孔,锁在阴顶尖上的限位螺栓对头架阳顶尖进行轴向限位;在头架阳顶尖底部和机床进给轴盲孔之间设有压缩弹簧,用于提供转子轴向锁紧力;尾架阳顶尖套上弹簧后插入固定在机床上的导向套中,凸轮和手柄安装在同一轴上,转动手柄带动凸轮转动,同时迫使与凸轮接触的尾架阳顶尖在导向套内沿其轴线移动,用于提供转子轴向锁紧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43882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65949.7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检测螺杆转子端截形的方法,涉及螺杆转子的检测。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高精度、非接触式、寿命长的测量优势,使其沿着转子理论端截形运动以保持等距测量。建立螺杆转子转动坐标系与激光位移传感器移动平台所在坐标系的运动关系,计算出转子端截形各型值点的法向矢量,通过旋转螺杆转子避免了测量过程中被测点被其它轮廓遮挡的干涉现象以及被测点法向矢量与激光射出方向的夹角超出激光位移传感器可精确测量的角度范围的问题。可有效提高检测精度,获得螺杆转子端截形的高精度检测,亦可实用于螺旋面相对开阔产品的端截形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478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510114726.2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陕西汉机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21/00
Abstract: 基于恒定接触力的直纹面自适应测量方法,涉及曲面零件测量。首先对被测表面进行网格划分,对被测复杂曲面单元节点进行接触力和测头坐标的获取,通过次梯度的大小和方向变化对其恒定接触力的探针位移变化进行预测;在进行表面测量时重复利用平行测量路径上单元节点的位置坐标,有效提高测量效率;无需更换测量硬件设备即可自适应完成由直纹面构成的复杂曲面测量,实用性强,可有效提高测量效率减少操作流程。能够实现基于恒定接触力的直纹面自适应的测量方法,同时,使用单元法对测点进行直接半径补偿,使用次梯度法预测第二个接触点的调节位移,在路径规划中,对单元交叉节点测量数据进行重复使用,有效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47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14726.2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B21/00
Abstract: 基于恒定接触力的直纹面自适应测量方法,涉及曲面零件测量。首先对被测表面进行网格划分,对被测复杂曲面单元节点进行接触力和测头坐标的获取,通过次梯度的大小和方向变化对其恒定接触力的探针位移变化进行预测;在进行表面测量时重复利用平行测量路径上单元节点的位置坐标,有效提高测量效率;无需更换测量硬件设备即可自适应完成由直纹面构成的复杂曲面测量,实用性强,可有效提高测量效率减少操作流程。能够实现基于恒定接触力的直纹面自适应的测量方法,同时,使用单元法对测点进行直接半径补偿,使用次梯度法预测第二个接触点的调节位移,在路径规划中,对单元交叉节点测量数据进行重复使用,有效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08266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81586.X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平面啮合型线的设计方法,涉及平面啮合型线的设计。可用于齿轮、螺杆转子、蜗杆、铣刀等类似产品的设计。利用包络原理计算了平面啮合型线的轨迹包络面,基于经典Bresenham算法原理用指定的颜色点亮了轨迹包络面在屏幕像素点阵中的最佳逼近像素点,通过轨迹包络面的位姿和整体轮廓放大倍数的调整实现了对其边界条件的设定,进一步放大轨迹包络面,并利用直线斜率控制了轨迹包络面的自动分段,通过捕捉屏幕像素点阵中指定颜色的临界像素点实现了平面啮合型线高精度数据的提取。能简单、快速实现平面啮合型线的设计,而且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3737491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15516.3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4B4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4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螺杆转子数控磨床几何误差的补偿方法,涉及数控磨床。利用成形砂轮刀具刃形计算方法计算磨削螺杆转子所需要的成形砂轮,并用该成形砂轮对螺杆转子毛坯进行磨削加工;用螺杆转子测量仪对加工后的螺杆转子进行齿廓测量,得到转子实际型线的坐标点和转子的齿廓误差数据;将转子齿廓误差数据一一对应加载到理论转子型线的各个型值点的法向量上,新组成的型值点构成一条新转子型线,该新转子型线即为补偿转子型线,包含有机床几何误差的转子型线;采用误差补偿方法对转子的齿廓误差实施补偿,补偿后重新磨削得到的转子;用螺杆转子测量仪再次对螺杆转子进行齿廓测量,得到测量报告;通过多次补偿,螺杆转子精度能够达到0.005mm以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