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0033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1216735.7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哑铃型含氟聚磷腈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利用热稳定好的埃洛石和含氟聚磷腈对聚合物材料的阻燃效应,将其设计并合成一种具“哑铃型”特殊结构的多功能性杂化阻燃剂。本发明的哑铃型含氟聚磷腈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的原料低价易得,合成制备简易。作为管塞的含氟聚磷腈聚合物,在燃烧时有机膦氮系可充分起到捕捉自由基,抑制燃烧并促进成炭和稀释气体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722238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0962469.7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含氨多苯基单体与含环氧基团单体的环氧开环反应,固化制备具有荧光性能的环氧树脂。该方法所制备的环氧树脂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射蓝绿光荧光,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及其机械性能,在发光二极管(LED)的封装领域等具有潜在应用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07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16936.7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氮、硼共掺杂纳米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端基分别为邻苯二酚基团及苯硼酸基团的单体,通过缩合反应制备出硼酸酯微球,随后加入过渡金属盐,利用过渡金属离子与邻苯二酚基团间的配位力,将过渡金属离子引入到硼酸酯微球中,接着对其高温煅烧,在将硼酸酯微球碳化的同时,还原出负载的过渡金属。再加以高浓度的盐酸刻蚀,二次高温碳化后即可得到过渡金属、氮、硼共掺杂纳米复合电催化剂。本发明最终得到的纳米复合电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与商业Pt/C催化剂相近,并且催化稳定性和耐甲醇性要优于Pt/C。
-
公开(公告)号:CN10718097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352804.1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碳/贵金属纳米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以多氨基化合物分别与3,4‑二羟基苯甲醛、4‑甲酰苯硼酸反应,合成出具有邻苯二酚基团、苯硼酸基团的单体,然后借助邻苯二酚与硼酸间的缩合反应制备含氮、硼元素的硼酸酯聚合物微球,再向其中添加贵金属配合物,利用邻苯二酚基团与贵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贵金属离子取代了硼酸基团而在交联网络中留下了孔洞;接着利用高温煅烧的方式碳化,以热还原的方式将微球中的贵金属配合物还原成贵金属纳米颗粒,最终形成了多孔碳/贵金属纳米杂化材料。该方法不仅在碳纳米微球中负载了贵金属纳米颗粒,且协同掺杂了硼、氮元素,在提升碳纳米材料的电容和电催化性能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655652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823302.1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G77/395 , C08G77/398 , C08G77/06 , C08L83/08 , C08L63/00 , C08L23/12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杂化POSS阻燃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化学结构式为:其中R为:-H或 以低聚多面体倍半硅氧烷(POSS-NH2)为原料通过“顶点-打开”、“顶点-盖帽”以及亲核取代化学反应得到。合成制备的POSS衍生物由于同时含硅、磷和锆三种阻燃元素,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阻燃剂来改性各种聚合物,从而扩展聚合物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820707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201586.7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127/12 , C09D175/04 , C09D167/08 , C09D167/00 , C09D5/33 , C09D7/61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掺杂的防辐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功能涂料。防辐射涂料按质量比的组成:基体树脂40~70;石墨烯0.1~0.5;八苯基胺基聚倍半硅氧烷0.1~0.5;Fe3O4纳米粒子1~5;Al2O3纳米粉1~5;CaCO3 5.0~10;消泡剂0.5~1;分散剂0.5~1;成膜助剂0.5~3.0;溶剂10~30。制备方法:按石墨烯掺杂的防辐射涂料的组分配比取石墨烯、Fe3O4纳米粒子、Al2O3纳米粉和CaO3混合,再加入溶剂形成A组分;将消泡剂、分散剂和成膜助剂加入到基体树脂中混合后形成B组分;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即得石墨烯掺杂的防辐射涂料。工艺简单,防辐射效果显著,不含危害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05820707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01586.7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127/12 , C09D175/04 , C09D167/08 , C09D167/00 , C09D5/33 , C09D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63/00 , C08K2201/011 , C09D5/004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5 , C09D127/12 , C09D167/00 , C09D167/08 , C09D175/04 , C08L83/04 , C08K13/02 , C08K3/04 , C08K2003/2227 , C08K2003/265 , C08K2003/2275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掺杂的防辐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功能涂料。防辐射涂料按质量比的组成:基体树脂40~70;石墨烯0.1~0.5;八苯基胺基聚倍半硅氧烷0.1~0.5;Fe3O4纳米粒子1~5;Al2O3纳米粉1~5;CaCO35.0~10;消泡剂0.5~1;分散剂0.5~1;成膜助剂0.5~3.0;溶剂10~30。制备方法:按石墨烯掺杂的防辐射涂料的组分配比取石墨烯、Fe3O4纳米粒子、Al2O3纳米粉和CaO3混合,再加入溶剂形成A组分;将消泡剂、分散剂和成膜助剂加入到基体树脂中混合后形成B组分;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即得石墨烯掺杂的防辐射涂料。工艺简单,防辐射效果显著,不含危害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0569396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90116.8
申请日:2016-02-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93/00 , C08F220/14 , C08F220/28 , C08L53/00 , C08K9/04 , C08K7/00 , C08K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93/00 , C08F220/14 , C08F220/28 , C08F2220/282 , C08F2220/286 , C08K3/08 , C08K7/00 , C08K9/04 , C08K2003/0831 , C08K2201/011 , C08L53/00
Abstract: 具有自修复性能的金纳米棒与聚合物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先采用配体交换法使得制备的纳米金棒表面具有反应性氨基,再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制备链段比例可调的P(MMA-co-AAEM)-b-POEGMA共聚物,最终将金纳米棒掺杂入聚合物中,借助氨基与聚合物之间形成的亚胺键及氢键作用,实现金纳米棒在聚合物中的良好分散,获得杂化材料。金纳米棒有效的光-热转化性能,使得该杂化材料可在近红外光的作用下进行缺损自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911075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95514.6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2/20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盐催化石墨化氮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具有邻苯二酚基团的单体与能电离出Fe3+的铁盐混合反应,借助邻苯二酚与Fe3+间的配位作用制备聚合物交联网络,再以高温煅烧的方式碳化,此过程中Fe3+催化聚合物形成高度石墨化的碳层,被还原成铁单质或铁的化合物并负载在碳层上,在利用酸处理碳载体上负载的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后,即得到石墨化氮掺杂碳纳米材料。本方法反应过程简单,条件温和;既将铁盐作为构筑交联网络的配体使用,又将铁盐作为催化剂使用;制备出的高度石墨化的氮掺杂碳纳米材料不仅有异质元素氮的掺杂,还主要由石墨化的碳层组成,在碳纳米材料的负载和催化性能等方面展现出潜在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69396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090116.8
申请日:2016-02-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93/00 , C08F220/14 , C08F220/28 , C08L53/00 , C08K9/04 , C08K7/00 , C08K3/08
Abstract: 具有自修复性能的金纳米棒与聚合物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先采用配体交换法使得制备的纳米金棒表面具有反应性氨基,再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制备链段比例可调的P(MMA‑co‑AAEM)‑b‑POEGMA共聚物,最终将金纳米棒掺杂入聚合物中,借助氨基与聚合物之间形成的亚胺键及氢键作用,实现金纳米棒在聚合物中的良好分散,获得杂化材料。金纳米棒有效的光‑热转化性能,使得该杂化材料可在近红外光的作用下进行缺损自修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