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721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982261.2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0265 , H01M8/1004 , H01M8/1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仿生游隼流道结构,其上表面为若干个仿生游隼腹部流线型的不对称波形单元组成的周期结构,下表面呈水平状。本发明的立体三维结构流道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双极板中不仅可以强制反应气体冲击膜电极,使其更容易进入电池内部,更易均匀扩散,迫使更多氧气进入催化层,提高电池催化层氧气浓度,提高电池最大功率密度,同时能会产生一个水平快速气流,对生成的液态水有吹扫效果,兼具优秀的除水能力,还可以利用其减阻流线型结构极大降低流道压降差,减小系统寄生功率,提高燃料电池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4902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761904.0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0265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可控形变双极板及流道结构动态调控方法。该双极板包括依次设置的阳极板体、基板、PMDS介电膜和阴极板体;所述阳极板体在靠近基板的一侧设有冷却液流道,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PMDS介电膜设置若干柔性球突,所述阴极板体上设有贯通流道;所述柔性球突的凸起面设置于贯通流道内,所述柔性球突的凹陷腔通过通孔与冷却液流道连通。本发明能够实现“一板三流场”结构,即将阳极反应物流场、阴极反应物流场和冷却液流场统一,且PMDS介电膜及其柔性球突具有较好的弹性模量,能使双极板流场结构发生可控形变,提高燃料电池排水、散热性能,强化燃料电池传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4721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82261.2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0265 , H01M8/1004 , H01M8/1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仿生游隼流道结构,其上表面为若干个仿生游隼腹部流线型的不对称波形单元组成的周期结构,下表面呈水平状。本发明的立体三维结构流道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双极板中不仅可以强制反应气体冲击膜电极,使其更容易进入电池内部,更易均匀扩散,迫使更多氧气进入催化层,提高电池催化层氧气浓度,提高电池最大功率密度,同时能会产生一个水平快速气流,对生成的液态水有吹扫效果,兼具优秀的除水能力,还可以利用其减阻流线型结构极大降低流道压降差,减小系统寄生功率,提高燃料电池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490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61904.0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0265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可控形变双极板及流道结构动态调控方法。该双极板包括依次设置的阳极板体、基板、PMDS介电膜和阴极板体;所述阳极板体在靠近基板的一侧设有冷却液流道,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PMDS介电膜设置若干柔性球突,所述阴极板体上设有贯通流道;所述柔性球突的凸起面设置于贯通流道内,所述柔性球突的凹陷腔通过通孔与冷却液流道连通。本发明能够实现“一板三流场”结构,即将阳极反应物流场、阴极反应物流场和冷却液流场统一,且PMDS介电膜及其柔性球突具有较好的弹性模量,能使双极板流场结构发生可控形变,提高燃料电池排水、散热性能,强化燃料电池传质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