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燃料混合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6362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711146876.7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氨燃料混合装置,包括: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具有上游端、中间段和下游端,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上游端的直径且不大于下游端的直径,中间段开设有液氨入口,该文丘里管的上游端通入空气;和热交换通道,该文丘里管的中间段位于该热交换通道内。该氨燃料混合装置通过文丘里效应将液氨燃料吸入空气流中,实现氨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并且通过热交换通道将液氨气化释放的冷量加以回收。

    氨燃料混合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6362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46876.7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氨燃料混合装置,包括: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具有上游端、中间段和下游端,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上游端的直径且不大于下游端的直径,中间段开设有液氨入口,该文丘里管的上游端通入空气;和热交换通道,该文丘里管的中间段位于该热交换通道内。该氨燃料混合装置通过文丘里效应将液氨燃料吸入空气流中,实现氨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并且通过热交换通道将液氨气化释放的冷量加以回收。

    氨燃料燃烧咀及具有该燃烧咀的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207716413U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21525707.X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氨燃料燃烧咀,包括内层套管、中层套管和外层套管,内层套管的出口端、中层套管的出口端和外层套管的出口端依次嵌套,中层套管的出口端包裹所述内层套管的出口,内层套管的入口端通入含有氨气的燃料,中层套管的入口端通入最小点火能量低于氨气的燃料,外层套管的入口端通入空气。本实用新型氨燃料燃烧咀能解决氨燃料难以点燃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燃烧咀的燃烧器。

    燃料混合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207716421U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21546200.2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混合组件,包括: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具有上游端、中间段和下游端,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上游端的直径且不大于下游端的直径,中间段开设有氨燃料入口,该文丘里管的上游端通入空气,通过文丘里效应将氨燃料吸入空气流中,实现氨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其中,该燃料混合组件的中间段开设有辅助燃料入口,进一步将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吸入,以加速氨燃料的燃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燃烧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三层套管燃烧咀及具有该燃烧咀的燃烧器和锅炉

    公开(公告)号:CN207716420U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21526864.2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层套管燃烧咀,包括内层套管、中层套管和外层套管,内层套管的出口端、中层套管的出口端和外层套管的出口端依次嵌套,内层套管的入口端通入含有氨气的混合气,中层套管的入口端通入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外层套管的入口端通入空气。该燃烧咀可以实现含有氨气的混合气与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充分混合,从而解决氨燃料没有完全燃烧造成的燃料浪费问题,并且显著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燃烧咀的燃烧器和锅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