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22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358738.5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5(Sialic acid‑binding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15,Siglec‑15)蛋白的核酸适配体,所述的核酸适配体包括如SEQ IDNO:1至SEQ ID NO: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的核酸适配体能够提供Siglec‑15蛋白的快速、精准检测,同时适配体能够阻断其与T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恢复T细胞增殖活性,从而使得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正常化,且不会引起严重的自身免疫反应。Siglec‑15核酸适配体可作为药物用于肿瘤微环境高表达Siglec‑15的癌症,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核酸药物,可能对抗PD‑L1治疗无效的患者有效,进而补充现有肿瘤诊断和免疫治疗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544951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1040291.8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5/09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谢标记策略的新生肿瘤源外泌体选择性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非天然糖对肿瘤靶标进行糖代谢标记使得新生外泌体带有叠氮基团;2)分离外泌体或获取具有外泌体的样品;3)在步骤2)的外泌体或具有外泌体的样品中加入能与靶标蛋白以及叠氮基团反应的捕获连接体,所述的捕获连接体为DBCO‑肿瘤靶标蛋白适配体‑Biotin;4)接着加入单链DNA结合蛋白SSB;5)对修饰上捕获连接体的外泌体进行捕获及分离,得到的外泌体即定义为新生肿瘤源外泌体。本发明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外泌体表面蛋白表达的情况下在混合体系样本中靶向亲和识别新生肿瘤源外泌体,从而更有效的进行新生肿瘤源外泌体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990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35247.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生外泌体的分离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非天然糖对肿瘤细胞或肿瘤小鼠进行糖代谢标记使得新生外泌体带有叠氮基团;2)分离外泌体或获取具有外泌体的样品;3)在步骤2)的外泌体或具有外泌体的样品中加入能与叠氮基团反应的捕获连接体;4)对修饰上捕获连接体的外泌体进行分离捕捉,得到的外泌体即为新生外泌体。本发明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外泌体表面蛋白表达的情况下在混合体系样本中选择性的捕获新生成的外泌体,从而更有效的进行新生外泌体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99004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535247.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生外泌体的分离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非天然糖对肿瘤细胞或肿瘤小鼠进行糖代谢标记使得新生外泌体带有叠氮基团;2)分离外泌体或获取具有外泌体的样品;3)在步骤2)的外泌体或具有外泌体的样品中加入能与叠氮基团反应的捕获连接体;4)对修饰上捕获连接体的外泌体进行分离捕捉,得到的外泌体即为新生外泌体。本发明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外泌体表面蛋白表达的情况下在混合体系样本中选择性的捕获新生成的外泌体,从而更有效的进行新生外泌体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12254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58738.5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5(Sialic acid‑binding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15,Siglec‑15)蛋白的核酸适配体,所述的核酸适配体包括如SEQ IDNO:1至SEQ ID NO: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的核酸适配体能够提供Siglec‑15蛋白的快速、精准检测,同时适配体能够阻断其与T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恢复T细胞增殖活性,从而使得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正常化,且不会引起严重的自身免疫反应。Siglec‑15核酸适配体可作为药物用于肿瘤微环境高表达Siglec‑15的癌症,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核酸药物,可能对抗PD‑L1治疗无效的患者有效,进而补充现有肿瘤诊断和免疫治疗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1465599.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08
Abstract: 自适应时间步长有限元法在电子器件热仿真中的应用方法,属于热场仿真领域。包括步骤:1)构建仿真的几何模型,选定模型中的材料参数;2)对仿真的几何模型进行子区域分割、非相容网格剖分;3)读取子区域网格,对三维模型进行预处理,设定边界条件及材料参数,选取基函数阶数,生成子区域系统矩阵,得到空间离散后的含时矩阵方程组;4)对时间进行离散,自适应时间迭代,求解温度场量,绘制温度分布,并计算求解误差;5)若温度场量的结果不收敛,或误差较大,则通过调整子区域交界面的稳定项系数来修正结果;同时检查设定的迭代误差,重复步骤3)~4),至获得准确的温度场分布。可减少迭代次数及模型运行时间,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87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53121.6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织细胞外囊泡的原位捕获和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载体上修饰抗体,所述抗体能够和组织中的囊泡结合;步骤二,组织进行切片,并在步骤一的载体上进行孵育,使囊泡被载体上修饰的抗体捕获;步骤三,添加核酸适配体,所述的核酸适配体具有一识别区以及一延长链,所述识别区能够识别捕获到的囊泡的膜蛋白;步骤四,利用核酸适配体延长链作为模板,进行RCA反应;步骤五,加入荧光探针,使其与步骤四的RCA产物结合,从而产生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组织细胞外囊泡的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65599.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08
Abstract: 自适应时间步长有限元法在电子器件热仿真中的应用方法,属于热场仿真领域。包括步骤:1)构建仿真的几何模型,选定模型中的材料参数;2)对仿真的几何模型进行子区域分割、非相容网格剖分;3)读取子区域网格,对三维模型进行预处理,设定边界条件及材料参数,选取基函数阶数,生成子区域系统矩阵,得到空间离散后的含时矩阵方程组;4)对时间进行离散,自适应时间迭代,求解温度场量,绘制温度分布,并计算求解误差;5)若温度场量的结果不收敛,或误差较大,则通过调整子区域交界面的稳定项系数来修正结果;同时检查设定的迭代误差,重复步骤3)~4),至获得准确的温度场分布。可减少迭代次数及模型运行时间,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35510.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74 , G01N33/58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分型分析方法,通过肿瘤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PD‑L1+、EpCAM+)与免疫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PD‑L1+、EpCAM‑)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的不同,设计PD‑L1蛋白识别适体PD‑L1‑L、EpCAM蛋白识别适体EpCAM‑L以及分子信标Connector。当DNA探针识别细胞外囊泡时,肿瘤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的Cy5‑PD‑L1‑L适体荧光淬灭,Connector的荧光信号恢复,而免疫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无响应,从而对两种细胞外囊泡进行分型分析。本发明方法的优势在于,使用基于双适体与双开关的策略可对不同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进行分型分析,并且避免了单种适体识别可造成的假阳性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91228.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2 , G06F17/16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高效的三维集成电路电热耦合仿真技术,涉及电热多物理场仿真。1)建立三维几何模型,选定模型中材料参数、边界条件;2)对几何模型分区域不同密度的四面体网格剖分,相邻子区域之间为非相容网格;3)读取网格信息,预处理,设定边界条件及材料参数,生成各个子区域系统矩阵和交界面上的连接矩阵,得到空间离散后的含时矩阵方程组;4)进行自适应时间迭代,求解电势场量,得到节点上电势值;5)计算能量耗散得到热源,求解温度场量得到节点上的温度值;6)判断电势、温度场量的结果是否达到收敛,若是则绘制各个电势、温度分布,并计算求解误差;若否则通过调整子区域交界面的稳定项系数修正结果,重复步骤4)~5)至收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