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复合吸液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560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320295.0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复合吸液芯及其制备方法,其为管状结构,包括一金属外套管和金属多孔流道,金属多孔流道的外壁与金属外套管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金属多孔流道由粒径40~180μm的金属粉末颗粒经固相烧结而成,其表面和内部均具有平均孔径为10-100μm的多孔孔隙结构,其内壁面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20~60个长度与所述金属多孔流道的轴向长度相同的吸液凹槽;所述吸液凹槽包括一内嵌槽体和一狭缝,内嵌槽体通过狭缝与所述金属多孔流道的腔体相连通。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有效弥补了单一沟槽或烧结吸液芯的缺点,提高了毛细压力,降低了液体回流阻力、提高了渗透率,同时吸液凹槽有效削弱了蒸汽流动对液体流动的逆向剪切,从而大幅提高热管的传热性能。

    基于红外热像观察的热管吸液芯毛细流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9480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27468.4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像观察的热管吸液芯毛细流动测量方法及装置,通过吸液芯固定组件将吸液芯一端固定,利用移动调整组件实现吸液芯的移动,将吸液芯另一端浸入液体工质中,采用红外热像仪通过玻璃罩孔精确监测吸液芯内液体弯液面流动过程,处理监测记录以定量获得毛细流动距离及流动速率。本发明利用液体工质与吸液芯金属基体及多孔介质发射率差异导致红外热像不同显示的特点,有效克服了传统毛细流动测量方法的缺陷,尤其适合无色透明液体在热管吸液芯内毛细流动过程的定量精确监测,实验装置简单,测量精度高,为热管吸液芯毛细性能的测试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并实现了红外热像方法由传统热测量向毛细流动应用领域的拓展。

    一种热管复合吸液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560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20295.0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复合吸液芯及其制备方法,其为管状结构,包括一金属外套管和金属多孔流道,金属多孔流道的外壁与金属外套管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金属多孔流道由粒径40~180μm的金属粉末颗粒经固相烧结而成,其表面和内部均具有平均孔径为10-100μm的多孔孔隙结构,其内壁面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20~60个长度与所述金属多孔流道的轴向长度相同的吸液凹槽;所述吸液凹槽包括一内嵌槽体和一狭缝,内嵌槽体通过狭缝与所述金属多孔流道的腔体相连通。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有效弥补了单一沟槽或烧结吸液芯的缺点,提高了毛细压力,降低了液体回流阻力、提高了渗透率,同时吸液凹槽有效削弱了蒸汽流动对液体流动的逆向剪切,从而大幅提高热管的传热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