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球藻凝胶保存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67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4026.4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炔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球藻凝胶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将小球藻藻种接种于TAP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每天监测微藻藻细胞密度,将微藻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待用;(2)制备凝胶:海藻酸钠的浓度为1%‑5%,称取2g海藻酸钠溶于100ml水中,在100℃恒温水浴锅边加热边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将其放于无菌生物柜使用紫外杀菌,冷却待用;(3)制备小球藻凝胶:将步骤(2)中的凝胶加入到步骤(1)中,搅拌均匀,得到小球藻凝胶,将小球藻凝胶转移至密闭试管或者密封袋;(4)保存:将密封好的小球藻凝胶放置于多种环境条件保存。本发明能够较大程度的保存微藻的活性,并且能够较快的活化微藻,将微藻用于固碳实验。

    一种将烟道气中CO2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0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42403.8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减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烟道气中CO2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藻养殖:建立微藻养殖设施,利用CO2烟道气进行微藻的养殖,同时采用烟气处理废弃物如脱硫脱硝废液替代部分营养盐;(2)微藻浓缩:采用超滤的形式对微藻培养液进行浓缩,浓缩后的上清液重新返回微藻养殖设施,补充营养盐后继续养殖微藻;浓缩后的微藻湿料作为鱼饲料待用;(3)鱼类养殖:建立鱼类养殖设施,并与微藻养殖设施连通,同步养殖鱼类,将CO2转化为易采收的鱼类蛋白。该方法采用藻鱼协同技术进行生物固碳,利用CO2进行微藻养殖,并进一步利用微藻养殖鱼类,进而将CO2转化为易于捕捉的鱼类,最终实现将CO2转化为有机物。

    一种基于燃煤电厂的小球藻高效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1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93956.5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燃煤电厂的小球藻高效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小球藻在实际烟气条件下培养到特定浓度,接种至柱状反应器中;(2)经过优化的特定烟气培养条件;(3)经过优化的反应器装置与微纳米曝气系统。所述的烟气由燃煤电厂净烟气管道供给,主要成分为mg/m733SO‑x79%N、重金属2、13‑16%COCu2‑42μ、g/L4‑7%O以及2、40.Pb0.0‑150.‑0.0 3μmg/mg/L等3NO。x烟气的湿、1.5‑4.5 度、溶解度、流量等因素对微藻养殖有显著影响,通过加设烟气预处理系统,优化曝气气液比,优化光配方,添加微纳米曝气技术等手段,大幅提高烟气的利用率。对比实验室培养基及模拟烟气培养,显著提高小球藻的生长速率和固碳速率。

    一种处理燃煤电厂烟气的微纳米曝气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21471436U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23036841.1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燃煤电厂烟气的微纳米曝气生物反应器,包括柱状生物反应器、微纳米曝气设备、PH传感器、OD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柱状生物反应器呈中空圆柱形结构,其顶部设有进气口和进料口,其内腔顶部连接有所述PH传感器、OD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其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微纳米曝气装置通过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柱状生物反应器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对电厂烟气的湿度进行了去除,提高了烟气的传输效率,强化了烟气从气相对液相的传质效果,避免了溶解度过低逸散的情况,提高了反应体系中微藻的光合作用,实现了对电厂烟气的高效捕集、储存和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