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i-p-i-n型可见-红外双波段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513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26535.5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p‑i‑n型可见‑红外双波段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探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衬底上生长TiO2薄膜作为第一电子传输层;在第一电子传输层上生长Sb2S3薄膜作为第一本征吸收层;基于固相配体交换法在第一本征吸收层上形成PbS‑EDT量子点薄膜作为空穴传输层;基于液相配体交换法在空穴传输层上形成PbS‑IBr量子点薄膜作为第二本征吸收层;第二本征吸收层上沉积ZnO薄膜作为第二电子传输层;暴露部分导电玻璃衬底,制备分别接触第二电子传输层和衬底的两组金属电极。本发明实现了在单个器件中进行电压偏置调节切换的可见与红外双波段光电探测,极大地扩宽了光谱探测范围及其应用领域。

    一种镜头装配耦合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2613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888945.5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吴之旭 唐荣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镜头装配耦合方法及系统,涉及数字成像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轴对称视场照明情况下,通过模拟仿真技术计算历史耦合镜片的失调参数、以及定群组误差下的点扩散函数的仿真特征参数;提取各视场的历史耦合镜片的点扩散函数的真实特征参数,并计算真实特征参数与仿真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基于差异值和失调参数,根据深度学习算法,构建差异值和失调参数的映射模型;将当前耦合镜片的当前差异值输入映射模型中,得到当前耦合镜片的当前失调参数和当前定群组误差;根据当前失调参数和当前定群组误差,对当前耦合镜片进行校正耦合,实现镜头装配耦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模量传递函数进行镜头装配耦合测量,准确率低下的问题。

    用于两路飞秒结构光场产生的光路系统及产生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71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076679.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两路飞秒结构光场产生的光路系统及产生方法和应用,光路系统包括环形光路分束组件、结构光场生成组件和光路合束组件,所述环形光路分束组件用于将来自飞秒激光器的一束光分为传播方向一致的两束光;来自环形光路分束组件的两束光经过结构光场生成组件后将生成两路结构光;所述光路合束组件用于将结构光场组件生成的两路结构光合成为一束结构光。本发明相较现有技术,在提高空间结构光场生成效率的同时能够调控更多的空间参量,具体可调控的空间参量为4个,并且对于脉冲激光能够额外调控脉冲时间间隔参量。

    一种基于面积规划的动态焦斑阵列飞秒激光并行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0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33881.6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面积规划的动态焦斑阵列飞秒激光并行加工方法,步骤1:把所需加工的图案变为二值化图像;步骤2:将待加工图像分割成m个待加工子区域;步骤3:获得焦斑点阵图序列;步骤4:获得对应的计算全息图序列;步骤5:计算出计算全息图序列中每幅计算全息图在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加载时间,并根据加载时间将计算全息图序列制作成视频流,并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上;步骤6:形成焦斑阵列的动态序列,在材料内部或表面形成所需加工的图案。本发明通过对待加工区域进行面积规划,将待加工区域划分为所需加工点扫描数量一致的多个区域,然后对所有区域进行动态焦斑生成与扫描,实现复杂图案的均匀化并行加工。

    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的智能光学主动装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880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637363.6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的智能光学主动装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试并确定系统失调量范围;S2:获取并记录当前装调状态下的点扩散函数;S3:根据点扩散函数椭率计算算法确定点扩散函数在不同视场下的椭率变化;S4:获得当前椭率及其参数的Zernike系数,并与当前失调量组成具有对应关系的输入输出数据对;S5:根据神经网络算法构建Zernike系数与失调量所组成的数据集,获得符合标准正态分布的待训练数据集;S6:搭建双层人工神经网络,按照神经网络各超参数的灵敏度确定神经网络各超参数范围。本发明利用焦面点扩散函数计算器件失调与主镜变形的方法,降低系统硬件复杂度并提高系统失调量/主镜变形量的计算精度,辅助光学系统装调过程。

    面向LiFi通信的全息光栅光波导平面聚光系统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9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68677.2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LiFi通信的全息光栅光波导平面聚光系统的设计方法,其通过全息光栅对入射光进行聚光与偏转,通过光波导对全息光栅衍射光进行光路折叠;该方法步骤包括:S1依据平面聚光系统要求,选择全息光栅与可见光探测器之间的不同集成方式;S2设计全息光栅可见光汇聚偏转初始系统;S3全息光栅光波导聚光系统设计;S4通过光线追迹求解全息光栅出射光线的传播矢量与光栅周期常数;S5计算全息光栅的衍射效率;S6录制全息光栅与测试。本发明通过低成本的全息光栅替代传统的折射/反射式聚光功能,同时偏转入射光线,实现与光波导的耦合;通过光波导反复折叠光路实现可见光通信聚光系统的超薄化设计;并提升探测器的使用效率。

    一种基于面积规划的动态焦斑阵列飞秒激光并行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0756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310033881.6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面积规划的动态焦斑阵列飞秒激光并行加工方法,步骤1:把所需加工的图案变为二值化图像;步骤2:将待加工图像分割成m个待加工子区域;步骤3:获得焦斑点阵图序列;步骤4:获得对应的计算全息图序列;步骤5:计算出计算全息图序列中每幅计算全息图在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加载时间,并根据加载时间将计算全息图序列制作成视频流,并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上;步骤6:形成焦斑阵列的动态序列,在材料内部或表面形成所需加工的图案。本发明通过对待加工区域进行面积规划,将待加工区域划分为所需加工点扫描数量一致的多个区域,然后对所有区域进行动态焦斑生成与扫描,实现复杂图案的均匀化并行加工。

    一种镜头装配耦合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26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88945.5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吴之旭 唐荣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镜头装配耦合方法及系统,涉及数字成像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轴对称视场照明情况下,通过模拟仿真技术计算历史耦合镜片的失调参数、以及定群组误差下的点扩散函数的仿真特征参数;提取各视场的历史耦合镜片的点扩散函数的真实特征参数,并计算真实特征参数与仿真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基于差异值和失调参数,根据深度学习算法,构建差异值和失调参数的映射模型;将当前耦合镜片的当前差异值输入映射模型中,得到当前耦合镜片的当前失调参数和当前定群组误差;根据当前失调参数和当前定群组误差,对当前耦合镜片进行校正耦合,实现镜头装配耦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模量传递函数进行镜头装配耦合测量,准确率低下的问题。

    三维光量子芯片模组的制备方法及三维光量子芯片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16449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722530.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光量子芯片模组的制备方法及三维光量子芯片模组,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光量子芯片基底;在所述光量子芯片基底的端面沉积TiO2层,后在所述TiO2层上涂覆光刻胶形成光刻胶层;在所述光量子芯片基底上制备光量子芯片,并在所述光量子芯片基底的端面边缘的不同部位加工多个穿过所述TiO2层和光刻胶层的定位波导;根据所述定位波导的位置进行对应的电子束曝光的加工,后依次进行显影、刻蚀以在所述光量子芯片基底上形成光耦合超透镜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三维光量子芯片的耦合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基于星载天线的高精度快速空间环境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664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569053.6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星载天线的高精度快速空间环境感知方法,S1:圆极化天线进行左旋圆极化发射,得到天线的频率‑驻波比数据集A;S2:圆极化天线进行右旋圆极化发射,得到天线的频率‑驻波比数据集B;S3:计算理论环境下的空间环境中该圆极化天线在左旋圆极化发射模式下电子密度‑频率‑驻波比参数数据集C和在右旋圆极化发射模式下电子密度‑频率‑驻波比参数数据集D;S4:将数据集A与数据集C进行匹配,得到最匹配的行对应的电子密度值Nl,将数据集B与数据集D进行匹配,得到最匹配的行对应的电子密度值Nr;S5:对Nl和Nr取加权平均值得到电子密度N。本发明可在不积累的情况下快速、高精度感知空间环境中的电子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