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48649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102350.3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道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该道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包括多个加载机构,多个加载机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加载机构包括:支撑门架、滑动组件和加载组件,支撑门架包括水平支撑梁,水平支撑梁沿第二方向设置且沿第三方向具有滑动的滑动状态和静止的静止状态;滑动组件设置于水平支撑梁且沿第二方向在水平支撑梁上滑动;加载组件包括伸缩缸和加载头,伸缩缸的一端与滑动组件铰接,伸缩缸的另一端与加载头固接,伸缩缸始终沿第三方向驱动加载头移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该设备解决了当前道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无法提供重型加载力的问题。

    一种道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486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2350.3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道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该道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包括多个加载机构,多个加载机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加载机构包括:支撑门架、滑动组件和加载组件,支撑门架包括水平支撑梁,水平支撑梁沿第二方向设置且沿第三方向具有滑动的滑动状态和静止的静止状态;滑动组件设置于水平支撑梁且沿第二方向在水平支撑梁上滑动;加载组件包括伸缩缸和加载头,伸缩缸的一端与滑动组件铰接,伸缩缸的另一端与加载头固接,伸缩缸始终沿第三方向驱动加载头移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该设备解决了当前道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无法提供重型加载力的问题。

    一种海洋动力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366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0331.1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模拟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海洋动力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该海洋动力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包括试验箱、海水侵蚀单元、气候模拟单元和力加载装置,试验箱的底部设置有仿海底结构模型,仿海底结构模型用于支撑试验件;海水侵蚀单元包括承装有海水的沉淀池和循环机构,循环机构能将沉淀池内的海水在沉淀池和试验箱内循环流动,循环机构还能控制试验箱内海水的水位和流速;气候模拟单元能够对试验件进行紫外线照射、高温照射、海风模拟和雨雾模拟中的一种或多种;力加载装置用于对试验件加载预设方向的力。通过该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可以模拟复杂的海洋气候环境下的力加载试验,进而方便人们对岛礁基础设施、海底隧道等的研究。

    一种工字钢桩-钢面板-高聚物复合层的挡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796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434326.7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字钢桩‑钢面板‑高聚物复合层的挡土结构,所述挡土结构包括钢面板、钢桩与高聚物防渗层,所述钢桩垂直焊接于所述钢面板的一侧;所述高聚物防渗层填充与所述钢面板的另一侧。本发明优点在于,高聚物注浆的存在,就像在钢板后增加了一个超薄的“弹性压缩层”,有效控制了土体的变形空间,土压力会首先作用于高聚物防渗层,然后作用于钢板挡土结构,高聚物注浆材料的弹性形变,可使主动土压力减小,进而导致挡土结构的的弯矩和剪力减小,以致在自身抗弯刚度不变的情况下,挡土结构的变形量也相应减小。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施工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87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40032.2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库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及其施工方法,立体车库包括车库顶和车库底,车库顶和车库底之间还布置有支护结构、升降系统、载车台系统和停车台;支护结构包括立柱、支护桩、支撑梁单元和冠梁,冠梁与各支护桩的顶端装配;相邻的两个支护桩之间还连接有钢面板,钢面板朝向土体的壁面为土体支撑面,钢面板的朝向车库空间的壁面形成立体车库的墙面,各层支撑梁单元上均间隔布置有多个停车台。支护结构的挡土部分作为地下立体车库的外墙,而支撑梁单元、立柱则可以组成地下立体车库的框架和主要承重构件,将停车台布置在支撑梁单元上,从而使得支护结构的墙体与地下车库的墙体合二为一,有效地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一种风电桩基调平装置及调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49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29443.9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桩基调平装置及调平方法,其中风电桩基调平装置包括布设在风电桩基周围的若干伸缩锚固件;所述伸缩锚固件用于支撑和调平风电桩基,其包括伸缩组件和锚头,所述伸缩组件用于调整伸缩锚固件的长度,其一端与风电桩基连接,另一端与锚头连接,所述锚头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风电桩基的水平和竖向承载力,并实现风电桩基的调平。

    一种应用于悬跨海缆的动态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26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41552.5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缆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悬跨海缆的动态保护装置,其包括多个保护单元,多个保护单元用于套设在海缆的外侧并沿所述海缆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相邻的保护单元按角度变化呈错位排布,加强导流效果,保护单元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护部、分流部和海缆夹套,外护部、分流部和海缆夹套同轴设置,分流部呈中空结构,分流部的外侧与外护部铰接,分流部的内侧与海缆夹套连接,海缆夹套用于套设在海缆上;该装置通过中空的分流部分流以及导流槽分流,实现多层级消减分流,大大减少来流强度,可适应性强;分流部的外侧与外护部铰接,利用外护部的随流摆动,破坏尾流漩涡的形成,达到抑制涡激振动的效果,从而保护海缆。

    海缆保护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277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6484.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缆保护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嵌套连接的护筒组件;单个护筒组件包括套筒、连接在套筒两端的嵌套连接结构和置于套筒外表面的环形导流结构,各套筒、嵌套连接结构均为中空结构且用于海缆沿轴向穿过;各嵌套连接结构包括母端和子端,连接同一套筒的母端、子端分别用于与连接不同套筒的对应子端、母端嵌套连接;各母端由两个对称的半球型母端单元组成,各子端由两个对称的半球型子端单元组成;各环形导流结构包括环形底座和多个带有间隔凸起的导流板,环形底座套在对应的套筒外表面,各导流板固定在环形底座上的相应区域,所述环形底座为可开合的结构。本发明旨在实现海缆的防弯曲保护。

    注浆路基水-汽-热耦合仿真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725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38251.0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浆路基水‑汽‑热耦合仿真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构建路基水‑汽‑热耦合几何模型;获取路基水‑汽‑热耦合过程的偏微分方程,并建立各物理场之间的相互关系;设置温度和水分边界条件;对路基水‑汽‑热耦合几何模型进行映射与自由三角形网格划分,得到网格化模型;选取初始数据,对网格化模型进行仿真求解,得到水‑汽‑热耦合仿真结果,以分析双层聚氨酯注浆保温结构对路基温度分布、冻融循环深度和水分迁移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对双层聚氨酯注浆保温结构路基在水‑汽‑热耦合作用下的全面模拟,量化分析聚氨酯保温层对路基性能的影响,为道路工程技术研究和路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风机综合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15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36376.7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机综合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风机综合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风机基础上的防撞装置和防冲刷装置,所述防撞装置与防冲刷装置连接;所述防撞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圈和多个防撞件,所述第一固定圈套设在风机基础上,多个所述防撞件设置在第一固定圈上;所述防冲刷装置为锥形结构,其包括第二固定圈、铺设于锥体侧面的锥面轮胎结构和平铺于锥体底面的平铺轮胎结构,所述锥面轮胎结构一端与第二固定圈连接,另一端与平铺轮胎结构抵接。本发明具有防撞和防冲刷功能,能够实现风机的一体化综合防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