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仿真花冲裁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661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12080.5

    申请日:2015-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艺仿真花冲裁装置及其方法,所述冲裁装置包括机架、用于输送待冲裁布料的送料机构、用于冲压送料机构输送来的待冲裁布料以裁切出仿真花花瓣的冲压机构、用于置放仿真花花瓣的花架机构以及用于将冲压机构所冲裁形成的仿真花花瓣下移至花架机构的落花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冲压机构、花架机构、落花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本发明将待冲裁布料装入送料机构,将花架机构装入推盒机构,通过控制送料机构的送料电机运转速度、冲压机构凸模上下移动频率、推杆下移层厚及花架机构切换频率实现全自动花瓣冲裁与收集,真正实现全自动冲裁及一人多机操作模式。

    工艺仿真花冲裁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661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510812080.5

    申请日:2015-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艺仿真花冲裁装置及其方法,所述冲裁装置包括机架、用于输送待冲裁布料的送料机构、用于冲压送料机构输送来的待冲裁布料以裁切出仿真花花瓣的冲压机构、用于置放仿真花花瓣的花架机构以及用于将冲压机构所冲裁形成的仿真花花瓣下移至花架机构的落花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冲压机构、花架机构、落花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本发明将待冲裁布料装入送料机构,将花架机构装入推盒机构,通过控制送料机构的送料电机运转速度、冲压机构凸模上下移动频率、推杆下移层厚及花架机构切换频率实现全自动花瓣冲裁与收集,真正实现全自动冲裁及一人多机操作模式。

    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0834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77634.7

    申请日:201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噻吩-苯并噻二唑p-n结构的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通过调节p型给电子基元噻吩和n型受电子基元苯并噻二唑的数量和含量,来精确调控目标材料的带隙,并在其烷基链进行修饰,实现其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在有机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其结构如下式I所示:本发明中设计的材料通过Suzuki反应合成单体,合成工艺简单,易于量产,易于纯化。该类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光谱热稳定性能和无定形成膜稳定性能,还具有比较窄的光学能隙,可以吸收更宽波谱范围内的太阳光,可以作为活性材料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一种基于光编码技术的人体三维数据采集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823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11331.X

    申请日:2014-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编码技术的人体三维数据采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转盘,转盘四周放置支架,全身扫描仪,半身扫描仪,面部五官扫描仪,分别安放在三个支架上,三个扫描仪尾端的数据线接入计算机,计算机内含用于模型采集、融合、修复与增强的配套软件工具。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精度高、扫描时间短,结合不同类型扫描仪的优点,采用分工操作,目的明确,可获取高精度的人物面部五官,头部轮廓、头发细节和全身表面轮廓等人体特征三维模型。对于不同扫描仪采集到的特征三维模型,通过软件融合拼接可获得高精度人体三维模型,无需进行后续模型处理。多组扫描仪同时工作,大大减少了扫描时间。

    工艺仿真花出花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11066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12509.0

    申请日:2015-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1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艺仿真花出花装置及其方法,用于转移花盘,包括安装座、旋转驱动机构、直线往复驱动机构以及吸盘;旋转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且旋转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通过支架与直线往复驱动机构连接,而直线往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则与吸盘固定;支架在旋转驱动机构的动力驱动下,带动吸盘绕旋转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做旋转运动;支架在直线往复驱动机构的动力驱动下,带动吸盘相对于支架做往复直线移动;所述吸盘上布置有若干个吸嘴,各吸嘴通过导管与气源连通。因此,本发明克服了手工拢花填充及搬运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地解决了拢花填充耗时长、工人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一种芴基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247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140405.0

    申请日:2013-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芴基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该方法构筑的“日”字形框架结构材料作为新一代有机半导体应用于有机电子器件。该材料结构如下:该类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格式反应和付克反应合成单体,原料廉价,合成方法简便;(2)具有高热稳定性和玻璃化温度;(3)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高的溶解度;(4)二芳基芴堆积作用具有良好的光电活性。该类芴基有机框架材料可应用于薄膜器件如有机发光显示、有机光存储、有机光伏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有机激光等有机电子领域。利用本发明材料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发光效率、耐电压稳定性等方面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一种窄带隙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083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79710.8

    申请日:2014-03-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C07D417/14 H01L51/0071 H01L51/00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窄带隙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噻吩-苯并噻二唑p-n结构的新型窄带隙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通过调节p型给电子基元噻吩和n型受电子基元苯并噻二唑的数量和含量,来精确调控目标材料的带隙,并在其烷基链进行修饰,实现其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在有机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其结构如下式I所示:本发明中设计的材料通过Suzuki反应合成单体,合成工艺简单,易于量产,易于纯化。该类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光谱热稳定性能和无定形成膜稳定性能,还具有比较窄的光学能隙,可以吸收更宽波谱范围内的太阳光,可以作为活性材料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一种芴基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2473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40405.0

    申请日:2013-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芴基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该方法构筑的“日”字形框架结构材料作为新一代有机半导体应用于有机电子器件。该材料结构如下:该类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格式反应和付克反应合成单体,原料廉价,合成方法简便;(2)具有高热稳定性和玻璃化温度;(3)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高的溶解度;(4)二芳基芴堆积作用具有良好的光电活性。该类芴基有机框架材料可应用于薄膜器件如有机发光显示、有机光存储、有机光伏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有机激光等有机电子领域。利用本发明材料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在亮度、发光效率、耐电压稳定性等方面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一种基于熔融沉积技术的金属3D产品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479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42712.9

    申请日:2015-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熔融沉积技术的金属3D产品生产方法,主要应用于熔融沉积型3D打印设备。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用导线将温控器、调压器、继电器、高温加热棒、温度传感器连接成一个闭环回路;模型导入打印软件中,设置打印参数;设置温控器的温度值及调压器输出电压值;打印条件到时主控制板控制喷头装置、送料装置、载物台运动实现产品打印,得到的模型再进行后期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调压器、温控器配合继电器控制高温加热棒加热来实现金属丝材、金属合金丝材的熔融;不采用激光加热方式,避免了打印成本高,打印时间长等问题;利用温控器、继电器、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闭环控制,避免因温度波动范围大造成打印失败。

    一种扫描隧道显微镜减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358018U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20846634.4

    申请日:2014-12-26

    Inventor: 徐磊 王龙 庞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扫描隧道显微镜减震装置,主要应用于常温下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设备。该减震装置包括框架、横梁、钢丝拉簧、调节平台、载物台、橡胶垫。在该装置下,钢丝拉簧一端悬挂在横梁上,另一端悬吊调节平台。载物台通过螺栓与调节平台固定在一起,通过旋钮螺栓可将载物台调平;橡胶垫放置在减震框架的四个角,使整个框架端正平稳。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易装卸,生产成本低,且能够满足常温下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的减震调平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