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模态迭代融合的三维点云超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851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1154465.8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点云超分领域,公开了基于多模态迭代融合的三维点云超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采用Unet特征提取模块对低分点云和K次触觉点云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将低分点云特征和K次触觉特征再进行迭代融合,经过K次迭代融合后的特征与原有低分点云一起送入Transformer编码器模块,经过特征重排操作和坐标重建得到高分点云;迭代融合包括,首次迭代融合时输入为低分点云特征和首次触觉特征,第k+1次迭代的输入为k次迭代融合的特征加上第k次触觉特征。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多次触觉信息对低分点云超分任务的辅助作用,提高了高分辨率点云的质量,并且在实验中观察不同迭代次数的效果,得到迭代次数最优值K。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手机“刷脸”会议注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2282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1301566.2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手机“刷脸”会议注册方法,会议发起方发起会议,会议参与方参加会议,参与方并将自身的基本信息和照片上传到系统中,该基本信息和照片分别记为注册基本信息和注册照片;通过网络爬虫采集挖掘科研人员的公开信息,公开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照片和科研信息,记为公开基本信息和公开照片,将注册基本信息、注册照片、公开基本信息、公开照片作为存储信息;将存储信息存储进MongoDB数据库中作为数据对比库;识别时,使用者输入待识别照片,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将待识别照片与数据对比库中的注册照片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将待识别照片对应的科研人员的存储信息向使用者推送,从而帮助使用者获取科研人员的科研信息。

    一种基于蛋白质液芯回音壁模共振的毛细管微腔电流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986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504571.1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蛋白质液芯回音壁模共振的毛细管微腔电流传感器,该毛细管微腔电流传感器包括扫频激光器、偏振控制器、毛细管微腔-锥形光纤耦合单元、光电探测器和反馈单元,扫频激光器、偏振控制器、毛细管微腔-锥形光纤耦合单元、光电探测器通过光纤熔接的方式相连接,反馈单元将光电探测器测得的光功率和扫频激光器的光功率进行运算输出回音壁模式共振谱。该传感器利用灌注微量蛋白质溶液的高Q值毛细管微腔作为传感单元,利用液芯蛋白质分子的导电特性增强回音壁模共振对外加电场的感知能力,实现电场的快速、高灵敏度测试,具有体积微小、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性。

    一种触觉辅助点云超分辨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354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61648.2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点云超分辨率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机器学习的触觉辅助三维点云超分辨率方法。克服了高倍点云超分辨率时输入低分辨率点云信息过少导致重建出的高分辨率点云边缘效果不佳的问题,利用局部触觉信息改善点云超分辨率效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含有局部触觉信息的点云超分辨率数据集;步骤2、使用构建出的点云特征提取模块将输入到神经网络的低分辨率点云和局部触觉点云做特征提取并融合;步骤3、以监督学习的方式使用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步骤4、将低分辨率点云和局部触觉点云输入到训练好的网络中,生成高分辨率点云。

    一种触觉辅助点云超分辨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354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661648.2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点云超分辨率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机器学习的触觉辅助三维点云超分辨率方法。克服了高倍点云超分辨率时输入低分辨率点云信息过少导致重建出的高分辨率点云边缘效果不佳的问题,利用局部触觉信息改善点云超分辨率效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含有局部触觉信息的点云超分辨率数据集;步骤2、使用构建出的点云特征提取模块将输入到神经网络的低分辨率点云和局部触觉点云做特征提取并融合;步骤3、以监督学习的方式使用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步骤4、将低分辨率点云和局部触觉点云输入到训练好的网络中,生成高分辨率点云。

    一种基于蛋白质液芯回音壁模共振的毛细管微腔电流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98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910504571.1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蛋白质液芯回音壁模共振的毛细管微腔电流传感器,该毛细管微腔电流传感器包括扫频激光器、偏振控制器、毛细管微腔‑锥形光纤耦合单元、光电探测器和反馈单元,扫频激光器、偏振控制器、毛细管微腔‑锥形光纤耦合单元、光电探测器通过光纤熔接的方式相连接,反馈单元将光电探测器测得的光功率和扫频激光器的光功率进行运算输出回音壁模式共振谱。该传感器利用灌注微量蛋白质溶液的高Q值毛细管微腔作为传感单元,利用液芯蛋白质分子的导电特性增强回音壁模共振对外加电场的感知能力,实现电场的快速、高灵敏度测试,具有体积微小、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性。

    一种基于多模态迭代融合的三维点云超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851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54465.8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点云超分领域,公开了基于多模态迭代融合的三维点云超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采用Unet特征提取模块对低分点云和K次触觉点云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将低分点云特征和K次触觉特征再进行迭代融合,经过K次迭代融合后的特征与原有低分点云一起送入Transformer编码器模块,经过特征重排操作和坐标重建得到高分点云;迭代融合包括,首次迭代融合时输入为低分点云特征和首次触觉特征,第k+1次迭代的输入为k次迭代融合的特征加上第k次触觉特征。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多次触觉信息对低分点云超分任务的辅助作用,提高了高分辨率点云的质量,并且在实验中观察不同迭代次数的效果,得到迭代次数最优值K。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6826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45527.3

    申请日:2023-07-11

    Inventor: 刘蕾蕾 张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带通滤波器,包括介质基片一面的两微带线传输结构、两微带‑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过渡结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结构以及两波长钩型短截线、介质基片另一面的两个不相连的金属地结构;两个微带线传输结构分别位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结构两侧,两个微带‑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过渡结构分别位于两个微带线传输结构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结构之间并相互连接,两个钩型短截线分别与两个微带线传输结构连接。利用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结构的低通特性在加上调节四分之一短截线和背部金属地来抑制带通滤波器低频部分形成的片上带通滤波器,具有尺寸小、易于加工,传输损耗小、串扰小的特点。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手机“刷脸”会议注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2282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301566.2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手机“刷脸”会议注册方法,会议发起方发起会议,会议参与方参加会议,参与方并将自身的基本信息和照片上传到系统中,该基本信息和照片分别记为注册基本信息和注册照片;通过网络爬虫采集挖掘科研人员的公开信息,公开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照片和科研信息,记为公开基本信息和公开照片,将注册基本信息、注册照片、公开基本信息、公开照片作为存储信息;将存储信息存储进MongoDB数据库中作为数据对比库;识别时,使用者输入待识别照片,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将待识别照片与数据对比库中的注册照片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将待识别照片对应的科研人员的存储信息向使用者推送,从而帮助使用者获取科研人员的科研信息。

    一种用于蛋白质分子表面改性增强型的微腔电流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210534215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20875480.4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蛋白质分子表面改性增强型的微腔电流传感器,该微腔电流传感器包括扫频激光器、偏振控制器、毛细管微腔-锥形光纤耦合单元、光电探测器和反馈单元,扫频激光器、偏振控制器、毛细管微腔-锥形光纤耦合单元、光电探测器通过光纤熔接的方式相连接,反馈单元将光电探测器测得的光功率和扫频激光器的光功率进行运算输出回音壁模式共振谱。该传感器利用灌注微量蛋白质溶液的高Q值毛细管微腔作为传感单元,利用液芯蛋白质分子的导电特性增强回音壁模共振对外加电场的感知能力,实现电场的快速、高灵敏度测试,具有体积微小、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